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攻坚、全民行动”。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单位GDP能耗降低的直接原因是( )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B.能源资源相对短缺
C.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D.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4.我国各行各业节能降耗运动的大力开展,充分体现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 )
A.人口战略 B.资源战略
C.环境战略 D.稳定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
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
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我国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
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②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城市蔓延
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④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2009·广东高考)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5 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持水土 B.发展旅游
C.利于浇灌 D.便于运输
14.(2009·安徽高考)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表中①、②、③、④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 )
表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建设用地 |
其他用地 |
① |
57.80 |
37.32 |
0.76 |
3.59 |
0.53 |
② |
40.96 |
25.68 |
0.16 |
11.60 |
21.60 |
③ |
30.71 |
31.15 |
0.37 |
31.86 |
5.91 |
④ |
20.16 |
50.95 |
0.56 |
7.61 |
20.72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0·温州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和气候资料。完成11-13题。
11.图中常年水域最有可能为( )
A.湖泊 B.水田 C.渤海 D.台湾海峡
12.图示地区的典型植被是( )
A.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
13.图示地区大规模种植的作物最有可能是( )
A.大豆 B.小麦 C.水稻 D.棉花
(2010·安庆模拟)读长江中下游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9-10题。
9.阶段Ⅰ,该地“地广人稀”“江南卑湿”,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①稠密的水系;②黏重的土壤;③低湿的土地;④湿热的气候;⑤起伏较大的地形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10.从阶段Ⅱ到阶段Ⅲ,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是( )
A.传统工业数量减少,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上游地区延伸
B.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布局在江南且向西延伸
C.传统工业部门减少,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分散
D.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布局在江北且向西延伸
中新网电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成就展在民族文化宫隆重举行,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五个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读我国五个自治区略图,回答6-8题。
6.我国五个自治区中,有大面积干旱区分布的是( )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7.下列关于五个自治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五个自治区都位于沿边地区
B.与②自治区相邻的国家最多
C.与⑤自治区相邻的省区最多
D.③④全属外流区,①②⑤全属内流区
8.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一组是( )
A.abef B.cehg C.dehg D.efhg
下图为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据此完成3-5题。
3.关于甲、乙两岛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岛位于东半球
B.甲岛附近水域属于太平洋
C.乙岛位于北半球
D.乙岛周围水域属于大西洋
4.关于乙岛的自然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候以热带雨林为主,全年高温多雨
B.地形以山地或丘陵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C.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
D.岛内河流密布,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
5.甲、乙两岛相比,判断公路密度较低且对应的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
A.乙岛--地形 B.甲岛--地形
C.乙岛--火山 D.甲岛--河流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