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 风向即风吹来的方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在高空,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风向偏转90度,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偏转角度小于90度,最终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4. 摩擦力大,风速小,风向偏转角度小,与等压线夹角大。反之亦然。
1.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产生了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风力(即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气压差/距离)成正比,与地面摩擦系数呈负相关。风力的大小,通常用蒲福风级来表示。 2. 气压场中的空气质点,一般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垂直于风向右侧,南半球垂直于风向左侧,随纬度增高而变大。只改变风向,不能改变风速)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不仅能改变风向,还可减小风速)。
8. 万能公式:近地面低气压→上升气流→阴雨天气 近地面高气压→下沉气流→晴燥天气
3. 高、低气压“高”、“低”比较的前提条件是都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是指相对于某一海拔高度的同一水平面而言。近地面,一般气温高气压值低,气温低气压值高。近地面和上空的高、低气压正好相反。 4. 等压面表示三维空间气压值的分布,同一等压面上气压值相等,任一等压面的数值总是比其上面的等压面数值要大。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气压,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气压。 5. 等压线表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的分布,同一条等压线上气压值相等。 6. 高、低气压的形成原因有两种:一是热力原因(如赤道低压、极地高压、热低压、冷高压等),另一是动力原因,由大气运动造成(如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等)。 7. 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原动力。太阳辐射高低纬度的差异,是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1. 气压:即单位面积空气柱的重量。同一垂直方向上,气压值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 影响气压值大小的因素:大气密度、海拔高度(大气厚度)空气的运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大陆上夏季气压最低,冬季气压最高,年较差大;海洋以及高山高原相反。
3. 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稍多);全年少雨--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 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夏季多雨--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降水较少,夏雨稍多。
1. 大气降水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上升冷却促使水汽凝结、足够的凝结核(尘埃杂质)。 2. 降水多少的分析: 低气压带控制--多上升气流--多雨;高气压带控制--多下沉气流--少雨。 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如西风带)--多雨;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如信风、极地东风)--少雨。 气流从海洋吹来--多雨;气流从大陆吹来--少雨。暖湿气流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暖流经过--多雨;寒流经过--少雨。干旱地区高山相对多雨,形成“湿岛”。城市因热岛效应影响,降水比郊区稍多。
2. 由于热容量差异,同一纬度气温夏季大陆高于海洋,冬季大陆低于海洋,导致等温线发生弯曲,大陆上等温线1月前后向南弯曲(凸出),7月前后向北弯曲(凸出),海洋上相反。 3.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故大陆上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弯曲或出现低值中心,一般是受山地或高原的影响。等温线向低温方向弯曲或出现高值中心,一般为高大山脉背风(指冬季风)处或盆地地形。 4. 海洋上暖流经过,气温高,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弯曲。寒流经过,气温低,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弯曲。 5. 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7月份20°N-30°N的沙漠地区,炎热中心为撒哈拉沙漠;最冷的地方在7月份的南极大陆;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在1月份的西伯利亚。
1. 受地球球体形状影响,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气温基本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东西延伸,北半球南高北低,南半球北高南低。
1. 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理论上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左右。 2. 逆温:若对流层局部出现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即某一高度气温高于正常值,称为逆温。一般逆温层上热下冷,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不利于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加剧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逆温按成因可分为:
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②地形逆温:在盆地和谷地中,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③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少,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主要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④锋面逆温:在锋面上,如果冷暖空气的温度差异比较显著,由于暖空气位于锋面之上,而冷空气位于锋面之下,也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