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水稻、②玉米、③小麦、④棉花
B.①天然橡胶、②冬小麦、③咖啡、④剑麻
C.①咖啡、②水稻、③甜菜、④黄麻
D.①油棕、②玉米、③甜菜、④高粱
18.②③两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 )
A.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 B.都是粗放型经营
C.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农业生产单产高,但商品率低
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读图完成19-2l题。
14.苏瓦与阿洛菲两地比较 ( )
A.日期相同,区时时刻阿洛菲早
B.日期苏瓦早,区时时刻两地相同
C.日期苏瓦早,区时时刻阿洛菲早
D.日期苏瓦晚,区时时刻阿洛菲早
15.图示时刻,地球上分届两个日期的范
围之比约为 ( )
A.1:11 B.1:5
C 1:7 D 7:17
16.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可能的是( )
A.青海湖鸟岛游人如织
B.墨累一达令盆地的农民忙着收割小麦
C.北半球副极地低压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D.贵阳地区多阴雨连绵天气
右图中的圆形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农作物在北半球的分布区。
11.图中所示形成最早的城市形态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有关上述四幅图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是火车一电车时期 B.②是高速公路一火车时期
C.③是汽车时期 D.④是步行一马车时期
13.符合城市化过程发展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面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地区地质历史上至少发生过几次地震(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10.根据图形分析,图中地震裂缝处可能存在或形成的物质是 ( )
A.岩浆岩 B.化石 C.断层 D.水源
下表是我国北方几个城市气温日较差平均状况。读表回答7-8题。
|
青岛 |
济南 |
开封 |
西安 |
太原 |
兰州 |
日温差≥15℃的日数 |
0.4 |
74.6 |
71.8 |
91.1 |
156.8 |
174.0 |
最大日温差(℃) |
16.3 |
26.0 |
25.2 |
28.1 |
29.2 |
30.2 |
7.表中数据说明华北地区 ( )
A.受海洋影响较大 B.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
C.大陆性较强 D.太阳高度日变化在全国最大
8.西安与太原相比,日温差≥15℃的日数相差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太阳高度的变化 B.纬度高低
C.离海远近 D.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
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
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
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图4是“某地区地层剖
读某城市工业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至T5阶段,读图回答5-6题。
5.工业区布局变化的最大影响在 ( )
A.减轻市区环境压力 B.缓解市区交通紧张
C.降低城市经济实力 D.强化城市聚落功能
6.图中工业布局T5变化主要原因是 ( )
A.地租 B.交通 C.劳动力 D.政策
3.图示的冻土分布特点是 ( )
A.季节冻土水平分布的范围小 B.不连续多年冻土带多分布在高纬地区
C.季节冻土多分布在极地附近 D.中高纬度的多年冻土随纬度增高而增厚
4.符合冻土分布区的描述是 ( )
A.多沼泽分布 B.年平均气温很低
C.土壤很贫瘠 D.植被覆盖率低
1.读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位于图中 (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该日昼长为 ( )
A .19.5小时 B. 21. 5小时 C. 17.5小时 D. 1 8小时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为珠穆朗玛峰南坡的是 (填A或B),
判断理由是什么?(3分)
(2)登山队员从积雪冰川带沿南坡下山,依次经历的
自然带有高山荒漠带、高山草甸草原带、
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带。这种变化体现了 分异规律。该地域
分异与山地所处的 、 等因素密切相关。(6分)
(3)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的高度比北坡低,其原因是什么?(3分)
28.右图中a、b、c为等值线,若数值a>b>c,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假设该图示为等温线图,则:
① 该区域位于 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 ____。(3分)
② 若该地位于陆地,等温线弯曲是地形所致,则该处地形是
__________(山谷、山脊)。(1分)
(2)假设该图示为等高线图,则:
① 下图所示的剖面图中,属CD剖面图的是( )(2分)
② B处气压比D处_______,说明气压与海拔的关系:
_____ _。(3分)
(3)假设该图示为等压线图,且位于北半球,则A点吹______风,该地天气状况 __ ____。(2分)
(4)假设该图示为等压面图,且该处在低空,则该处地面温度比周边温度____ __,空气垂直方向流向为
________(上升、下沉)。(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