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6、(1) ①地中 (2分) ③苏伊士 (2分) 乙 (2分)
(2)特点:冬温(2分)多雨(2分);夏热(2分)干旱(2分)。分布:南北纬300-400(2分)大陆西岸(2分)地中海沿岸(2分)
(3)陇海-兰新线(2分)连云港(2分);意义:沟通大西洋东岸地区与太平洋西岸地区(亚欧大陆东西岸)之间的联系。(4分)
(4)速度慢(2分)运量大(2分)投入少(2分)成本低(2分)。
15.(1) 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2)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强烈挤压,地壳不断隆升;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
(3) 水量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4) 开发利用主要表现为开发其水能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开发水能时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
(5) 三江并流、丽江古城
14、
(1)甲航线货船上货物以工业业制成品为主;乙航线货船上货物以矿物产品为主 (2分)
(2)非洲石油储量大,日开采量多,但本地区消费少,有较多石油供出口。(2分)
(3)距离中亚比非洲近;可通过管道输送,这样更安全、更可靠;我国与中亚各国关系友善。(2分)(答出两点即可)
①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
②实行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量,节约能源,减少浪费;
③加强我国水能、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开发,努力开发各种新能源;
④拓宽能源进口渠道等。(4分)
(4)右 该海区位于东南信风带.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航向会偏离东南方向 (6分)
(5)乙 甲 甲航线靠近非洲大陆一旦出现海上事故,便于救援;东南信风受马达加斯加岛阻挡,在莫桑比克海峡处风浪较小 (8分)
解析:从图中可以读出这样一个信息,70°S纬线上0时日出,由此可以判定此时70°S纬线上发生了极昼,太阳直射点在20°S纬线上。
第4题:此时,东十区区时为12时,就可以计算出12时所在的经线度数是150°E。
第5题:从图中可以读出甲乙丙丁的日出时间分别是0时、2时、4时、6时,由此可以计算出它们的昼长分别是24时、20时、16时、12时。
第6题:只要计算出此时的0时在西二区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有14个时区已经进入新一天。
第7题:虽然已经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150°E,20°S),但并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也就不能确定具体的时间,A、B两个选项也就不能选。C选项就更错,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
16.(36分)图6是西亚及其周边地区图。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
图6
(1)填空:图6中的①是 海。③是 运河。图7中反映伊兹密尔气候特征的是 图。(6分)
(2)简述伊兹密尔的气候特点及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14分)
(3)图6中铁路②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组成部分。写出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和东端港口名称,简述该铁路对世界交通运输的意义。(8分)
(4)回答:通过图6中③处的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相比有何特点?(8分)
2009年高三实验班高考地理复习练习卷(二)答案
15.(36分)图2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2,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叙述图示区域地形的突出特征。(6分
(2)简要说明形成该区域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12分)
(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8分)
(4)在开发利用M河时,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8分)
(5)图示区域中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分)
图中a为纬线,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完成12-13题。
12.若Q地5时30分日出,a的纬度为15°,这时的月份可能是
A.12月 B.2月 C.6月 D. 10月
13.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仍夕阳西下,这一季节
A.长江流域油菜花盛开 B.美国大平原麦翻金浪
C.潘帕斯草原绿野千里 D.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图5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解析:第9题:等高线愈密集坡度愈大。
第10题:首先根据纬度计算该地在冬至日正午的正午太阳高度,其次根据测量处处两点相对高度计算出两地的水平距离。
下图是东亚地区2005年1月1日某时500百帕等压面天气图。读图回答8-9题。
8、等压面上A点的风向应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9、这种情况下决定风向的力应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平衡力
D、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平衡力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