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5245  215253  215259  215263  215269  215271  215275  215281  215283  215289  215295  215299  215301  215305  215311  215313  215319  215323  215325  215329  215331  215335  215337  215339  215340  215341  215343  215344  215345  215347  215349  215353  215355  215359  215361  215365  215371  215373  215379  215383  215385  215389  215395  215401  215403  215409  215413  215415  215421  215425  215431  215439  447348 

7.(09南京模拟)小陈在某国有控股公司工作,每月领取一份工资。他还持有本公司的一些股票,年底获得了股息收入。这表明,决定小陈收入的分配方式有(  )

①按劳分配     ②按需分配     ③按技术分配     ④按生产要素分配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试题详情

5.(09南昌一模)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收入的调节问题,制订了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等系列政策。这表明(  )

A.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B.社会主义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有效控制收入差距,是一项长期和而艰巨的任务

试题详情

4.(09南昌一模)刘庄人越来越形成比收入、比干劲、比贡献的良好氛围。这充分说明,按劳分配(   )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②有利于确认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

③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试题详情

13.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转轨时期,工资分配领域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1990年至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至41.4%;同期企业所得占GDP的比例从21.9%增加到29.6%。

  材料二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其后又强调“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党的十七大又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简要分析材料二体现的哲学道理。

(3)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又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的比例有所下降。

(2)①矛盾即对立统一。效率与公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要理性对待二者的关系。

②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针对效率与公平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③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在实践基础上又不断发展、深化。材料二中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过程体现了这一点。

(3)①根本上说,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③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⑤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备份题

据报道,河南新乡刘庄作为集体所有制的典型,从分配制度上改革,防止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全村人均收复8500元,还享有住房、上学、医疗等20多项福利,农民实际收入人均1万余元。据此回答4-5题。

试题详情

19.(09广东卷)41 (18分)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摞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单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经村委会协调,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收益3000元。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

材料2:2003年、2007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指标
2003年
2007年
年均增长速度
GDP
13、58万亿元
25、73万亿元
10、8%
财政收入
2、17万亿元
5、13万亿元
2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72元
13786元
9、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622元
4140元
6、8%

材料3:我国政府2008年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民生的分量越来越重。例如,在4万亿元政府投资计划中,2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①     结合材料1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7分)

②     材料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根据以上材料,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你的建议。(7分)

[解析]:考查考生对效率与公平关系、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答案要点: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①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养蟹人收益的增加,才有可能对农户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农户获得了100 元的再补偿,这不仅促进了财富的公平分配,而且随着农户收入增加蟹的消费扩大,也增加了养蟹人的收入,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②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这表现在养蟹人与农户在利益上需要相互协调。

(2)①材料2中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增长,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都低于财政收入增速、GDP增速。

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存在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3)扩大内需的措施包括  ①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②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③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⑤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⑥协调区域发展

试题详情

18. 要解决漫画中出现的问题,需要

①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③政府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分配秩序

④政府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7.请你根据我国近十年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如下),选择正确的选项

A.a点适宜增加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B.b点适宜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利率

C.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      D.d点适宜压缩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试题详情

16.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②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③要坚持再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的原则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15.( 2010月考 ) 2010年春节刚过,大批民工南下求工,与“求工难”相反的是化工、冶金等行业却存在着“招工难”的现象,原因是其工作时间长、待遇低从而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如右图)这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C.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试题详情

14.在我国连续多年的国民收入分配中,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GDP的增长速度,投资率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另一方面连续多年我国的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的增长速度。材料反映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启示我们(  )

①要提高居民收入,最终扩大消费需求   ②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

③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应高于投资的增长速度        ④要保持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适度平衡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