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5384  215392  215398  215402  215408  215410  215414  215420  215422  215428  215434  215438  215440  215444  215450  215452  215458  215462  215464  215468  215470  215474  215476  215478  215479  215480  215482  215483  215484  215486  215488  215492  215494  215498  215500  215504  215510  215512  215518  215522  215524  215528  215534  215540  215542  215548  215552  215554  215560  215564  215570  215578  447348 

(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卷)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解析] 根据山脊概念--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结合等高线图即可判断山脊基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

[答案] A

1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解析]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结合西北坡的等高线密集程度判断即可。

[答案] B

试题详情

(2010年长沙质检)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8-10题。

8.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图中四个居民点均位于沿河地带,都靠近水源,其中②③④三地位于河谷平原地区,地势较低,易受水患影响,而①地位于地势稍高的鞍部地带,受水患影响小。

[答案] A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图中河流干流从西北流向东南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解析] 图中最易发展成城镇的点应是位于河流交汇处的③地;M点与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故B选项不正确;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指示,河流的干流从西南向东北流,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时先穿越山脊再经过河谷,地势起伏很大,故本题的答案为D。

[答案] D

10.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

A.368 m               B.488 m

C.678 m               D.708 m

[解析] 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400 m≤h<600 m。

[答案] B

试题详情

7.(2009年湖南益阳模拟)关于下图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村在b村的西南方

B.c、d两条小河画得都正确

C.e处用水方便,宜建造纸厂

D.从a村到b村规划的公路不应走直线

[解析] 根据指向标判断a村位于b村的正南方;d处是山脊,不能形成小河;e位于河流上游又靠近a村,不宜建造纸厂;图中a、b村规划公路跨山脊,故错,应沿等高线绕过山脊。

[答案] D

试题详情

6.以下四幅经纬网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

[解析] 在经纬网地图上相同度数的经线和相同度数的纬线组成的图中,所表示的实际范围大小是一样的,所以可根据经纬度差来判断实际范围的大小。四幅图中表示的实际范围由小到大依次是A<B<C<D。在图幅相等的情况下,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

[答案] A

试题详情

(2010年盐城调研)读图,N为北极点,大圆为经线圈,ACB为赤道, 据此完成4-5题。

4.假如一架飞机从A飞到B,实际最短的飞行线路是                                            ( )

  5.按最短飞行路线飞行,该飞机从A到B的飞行方向是               ( )

A.西→东              B.南→北→南

C.东南→东→东北       D.东北→东→东南

[解析] 第4题,从A飞到B的最短飞行线路应是过AB的大圆上的劣弧,但是赤道,理论上都是过AB的大圆的弧,但题干中是“实际最短线路”,地球两极稍扁,极半径较赤道半径短21千米。第5题,因为最短飞行线路是指沿经线圈的飞行,从A到N(北极点)是向北飞,从N到B是向南飞。

[答案] 4.A 5.B

试题详情

3.读三幅经纬网示意图,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⑤

[解析] ①②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中,则两点坐标分别为(30°S、30°W),(0°、0°);③在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中,其坐标为(30°N、30°E);④⑤坐标分别为(30°S、30°W),(60°N、90°E),则坐标相同的是①④。

[答案] B

试题详情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据此回答1-2题。

1.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 )

A.一百万分之一         B.一千万分之一

C.五百万分之一         D.五千万分之一

2.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 )

A.20厘米                 B.40厘米

C.60厘米              D.80厘米

[解析] 考查地球相关数据及比例尺的计算。第1题,赤道的实地长是40 000千米,计算可知此地球仪的比例尺。第2题,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应当约是此地球仪大圆周长的1/4。

[答案] 1.D 2.A

试题详情

16.(2009年淮北模拟)如下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ab表示晨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_______,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6分)

(2)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是________。(4分)

(3)假设线段ab与该经线夹角为15°,那么直射点在__________。(4分)

(4)假设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要说明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6分)

[解析] (1)全球日期变化的经线一条是日界线--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而晨昏线与赤道所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或者18时,据此判断M点为0时所在经线,N点为日界线--180°经线,又由于相邻的两条经线相差6小时,N点在M点的东侧,故N点为6时,ab线为晨线;据地方时计算公式,算出与北京时间在同一日期范围,在90°E向东到180°。(2)晨昏线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相等。在太阳直射赤道时,与经线重合,夹角为0度;在太阳直射回归线时为最大,为23°26′,因此其范围在0°-23°26′。(3)当线段ab与经线夹角为15°,且为晨线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15°S,此时90°E为0时,90°W为12时,即太阳直射的经度,直射点坐标为15°S°,90°W。(4)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即为23°26′,太阳直射23°26′S,这一天北半球昼短夜长,晨昏线将纬线划分的两部分达最大,昼最短,夜最长,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答案] (1)180° 90°E-180° (2)0°-23°26′

(3)15°S,90°W

(4)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

试题详情

(2009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15题。

13.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     ( )

A.中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欧

14.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 )

A.滇           B.湘

C.皖           D.鄂

15.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大-小的变化。该月是( )

A.3月           B.6月

C.9            D.12月

[解析] 第13题,若∠MON接近直角,说明太阳常年从正东方升起,位于赤道附近,该校可能位于东南亚。第14题,若某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这两天太阳直射该校,该校应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该校可能位于滇。第15题,在一年中,6月22日前后∠MON最大,12月22日前后∠MON最小。

[答案] 13.C 14.A 15.B

试题详情

(2009年厦门质检)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当北京时间6时时,太阳运动至③点,测得当时太阳高度角θ为40°。读图,完成10-12题。

10.太阳在这一天中的运动过程依次为                  ( )

A.②-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② 

D.①-④-③-②-①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有极昼现象发生,太阳应从地平线升起,升起位置为①点。

[答案] B

11.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

A.(70°S,30°E)        B.(70°N,150°W)

C.(70°S,150°W)     D.(70°N,30°E)

[解析] 当太阳位于③点时,太阳高度最大,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由于该地正巧有极昼现象,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与该地纬度互余,利用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可求出该地纬度为70°N。当北京时间6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从而确定该地经度为150°W。

[答案]B

12.该日前后                             ( )

A.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B.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元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析] 该日太阳直射20°N,应为5月份或7月份。

[答案] 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