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5510  215518  215524  215528  215534  215536  215540  215546  215548  215554  215560  215564  215566  215570  215576  215578  215584  215588  215590  215594  215596  215600  215602  215604  215605  215606  215608  215609  215610  215612  215614  215618  215620  215624  215626  215630  215636  215638  215644  215648  215650  215654  215660  215666  215668  215674  215678  215680  215686  215690  215696  215704  447348 

49.(2007山东文综31)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
 
 
 
 

来源: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高考真题答案与解析

地  理

考点4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试题详情

48.(2008海南地理26)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

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

试题详情

47.(2008山东文综31)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下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

试题详情

46.(2008广东文基54)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  )

①山体崩塌         ②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滑坡              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45.(江苏地理27)下图14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

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该是      ,原因是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 “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     ,建议    。 

②在E、F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试题详情

44.(2009安徽文综34)根据材料和图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0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

-12.0℃,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

自然原因。

  (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试题详情

43.[答案](1)严格限制所有对水源有污染的生产活动。(必须关停也不能新建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并严格控制农业污染及其他污染。)

    (2)节约用水;革新技术,提高废水处理和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其他区域寻找水源,)进行跨流域调水;(研发新技术,加大)海水淡化(量);收集雨水。

(每答对一项得2分,但本小题总得分不能超过6分。本题若有其他答案且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1)在丙地产业选择上,既要注意保护水源质量,防止水污染,又要在一定程度内保持或增加总水量。

(2)满足乙地水源供给,一要开源,多辟水源保持林较为有效;二要节流,沿途减少水源的损耗。乙地自身的节约用水和保护有限可用水源,更具有实际意义。

     要根据题干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
 
 
 
 

来源: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试题详情

42.AD 解决淡水供给不足可采取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等措施,故AD正确。由于该国是面积较小的岛国,人工降水受大气运动影响,很难控制降在本国,故C错。岛国内部水资源分布差别较小,不宜国内跨流域调水,故B错。

试题详情

41.AB 根据题意可知该岛国淡水供应不足,可判断该国用水量大,故A正确。地下水库水的来源是雨水和地表径流,可判断该岛国降水丰富,故B正确。

     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试题详情

40.B 读图可知,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仍占绝对优势,A选项错误;水电消费有所增加,C选项错误;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与2005年的增比均为正值,说明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有所增加。

     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