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图分别是“东欧和北亚的植被与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及“东欧和北亚地区简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12.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与②图中甲、乙、丙、丁四线段所经地区一致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①图中草原带形成的原因是 ( )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C.冬季风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D.多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为丰富
解析 第11题,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是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结果,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12题,丁表示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甲、
乙、丙表示的都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但能体现①图中沙漠、草原带的只有乙。
第13题,①图中草原带位于里海沿岸,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
答案 11.A 12.B 13.B
(2009·江苏地理)下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9-10题。
9.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
10.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 )
A.天山天池湖滨 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C.桂林漓江沿岸 D.武夷山九曲溪边
解析 “滴水叶尖”一个考生陌生的植物学名词出现在地理高考卷中,属于新情境,但只要掌握了基本地理知识和能力,此题不属于难题。第9题,题干描述中“常年”给了考生适当的提醒。各选项中,只有D选项符合“常年”多雨的特征,由此可以排除A、
B、C选项。第10题,热带雨林“在我国较普遍出现”的地区只能是西双版纳澜沧江畔。答案 9.D 10.B
(2010·绍兴期末)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
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8.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解析 第7题,图中区域自然带的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第8题,图示区域位于中高纬度、北太平洋西岸。受千岛寒流影响,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偏低。
答案 7.A 8.B
(2010·苏北四市二联考)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双选) (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壳运动 D.地形的变化
6.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双选) ( )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联系性 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解析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大气环流(常年盛行风向)、海陆位置都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B选项;而地势却在逐渐升高,说明地壳在运动,故正确选项为CD。
第6题,从演变过程看,该区域的地形发生了变化,其他要素也跟着出现相应的变化,
如植被(森林减少,草地、荒漠出现)、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形成雨影区)等,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有联系的,也充分说明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故正确选项为BC。
答案 5.CD 6.BC
(2010·盐城二调)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3-4题。
3.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 )
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
4.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
解析 第3题,漫画反映的主题是植被破坏导致区域内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气候变干,
土地沙化更加严重。第4题,图中反映了植被破坏会引起降水减少、土地沙化、环境恶化等问题,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 3.C 4.A
(2009·天津文综)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 )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积
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
解析 第1题,从湖泊消亡过程图中可以看出,从第1幅图到第3幅图,湖泊周围的植被明显减少,受其影响,水土流失可能会加剧;从第1幅图到第3幅图,湖泊深度越来越浅,直到消亡。第2题,湖泊消亡引起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会发生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 1.D 2.A
5.(2010·江苏启东中学质检)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较坚实,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2)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水循环,在该类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浆岩可转化
为②处的沉积岩。
(3)假设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水循环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理由是
夏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岩层形态看,M处岩
层向下凹陷,为向斜。第(2)题,由图示知,该区域海洋水和陆地水之间不断发生转
化,为海陆间循环,①处岩石为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可变成沉积岩。第(3)题,在我
国东南沿海,由于夏季风使得向陆地输送的水汽量最大。
4.该河流主要分布在 ( B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
解析 读图可知,该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春汛的主要补给是季节性积雪融
水,夏汛的主要补给是大气降水,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快行冷锋的暴雨。由于夏季河流
的含沙量很大,可推知该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该河流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题组三:水循环
3.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 B )
A.台风雨 B.快行冷锋的暴雨
C.地形雨 D.准静止锋的阴雨
2.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 B )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