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09·湖南师大附中联考)瀑布,地质学上叫作跌水,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流动的河水突然地、近于垂直地跌落,这样的地区就构成了瀑布。瀑布地带河流中断。这种瀑布主要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另一种由流水的侵蚀和溶蚀等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此外,冰川对岩石的刨蚀也可造成瀑布。结合下图回答8-9题。
8.材料中说:“在河流的发育过程中,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
C.侵蚀作用 D.全球气候变暖
9.有利于图中瀑布发育的地质条件是 ( )
①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 ②断层构造带 ③河流径流季节变化 ④褶皱起伏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瀑布是由于流水流经地区下游岩性较弱易受侵蚀造成,但随着流水下蚀及溯源侵蚀瀑布最终会消失,瀑布易发生在落差大且易受侵蚀河段。
答案 8.C 9.A
7.(2008·广东地理)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解析 从图上看河流是曲流,河水对河岸的侵蚀不仅受河湾处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还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受上述两种力叠加影响的河岸,侵蚀较重。
答案 A
(2010·南京调研一)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4-6题。
4.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它们最可能属于 (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5.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 )
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6.图中城镇形态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是 ( )
A.条带状,受地形的影响
B.团块状,受交通线延伸方向影响
C.条带状,受气候条件影响
D.团块状,受地质构造特点影响
解析 第4题,选项中四种岩石只有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第5题,通过图示可以看出河谷两侧岩层一致,而河谷沉积物下的岩层与两侧岩块顶部岩层一致,说明河谷所在地区早期因断裂下陷,后来由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第6题,受山地地形及河流走向的影响,确定其城镇形态特点是条带状。
答案 4.B 5.C 6.A
(2010·淄博模拟)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的区域,应是 ( )
A.冲积平原 B.河谷平原 C.流域 D.低地
2.形成该区域的作用,主要是 ( )
A.地质作用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流水作用
3.图中字母N表示的地理事象是 ( )
A.分水岭 B.山脊 C.刃脊 D.等高线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景观图的判读。该区域主要表示河流的河水范围,为河流流域;该区域主要由流水作用形成;流域的分界线为分水岭。
答案 1.C 2.D 3.A
5.(2009·合肥质检)读“高空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两处相比,气压较高的是A处,C、D两处相比,气温较低的是D处。
(2)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顺时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3)若C、D两处的温度差为5°C,B、D两处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00米,当C处气温为6°C时,则B处的气温应为-2°C。
4.波浪型烟流出现的时间多在 ( D )
A.晴朗的夜间 B.日出前后
C.多云的夜晚 D.晴朗的白天
解析 晴朗的白天,由于近地面受热不均匀,大气不稳定,烟流呈波浪状态。
题组三:热力环流
3.下列四种烟流扩散形态,与其对应的大气状况图正确的是 ( D )
解析 大气的稳定程度决定着烟流的扩散形态,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烟流呈波浪
型;下层稳定上层不稳定时呈爬升型;下层不稳定上层稳定呈熏蒸型;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时呈平展型。
2.运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D )
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表面温度总是特别低,一般都是在零下几十度
B.从没有阴雨天气的月球上看到天空总是特别蓝
C.一般说来,在远日点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在近日点时
D.早晨与傍晚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于中午
解析 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及月球上不存在大气,也没有大气的削弱作用;近日点与远日点是相对而言的,地球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球体,地球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太阳高度角、太阳光通过大气层的距离有关,故近日点、远日点相差不大;早晨与傍晚时太阳高度角小,通过的大气层距离长,故削弱作用大于中午。
题组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2010·嘉兴期中)烟流的扩散有爬升型、熏蒸型、波浪型、平展型等不同形态,大气对流运动对烟流的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读下面四幅图,回答3-4题。
18.图甲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乙表示两个大陆的纬度分布组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图甲表示 (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其中⑦表示 带。
(2)在图乙A、B、C、D四地气候中,由图甲中⑥常年控制而形成的是 地,其气候特点是 ,该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H地与A、B、C、D四地中 的气候类型相同,成因是受图甲中
和 (填序号)交替控制。
(4)图乙中20°C等温线在大陆的西侧向 弯曲,其原因主要是受 的影响。
(5)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判断图乙中E、F两地所示的气流运动方向的正误:
E ,F 。
解析 根据气流偏转的方向可知该半球为北半球,⑦为极地东风带,⑥为西风带,在其控制下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较多,因为阴雨天气较
多,光热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但适宜牧草的生长,可发展畜牧业。H地为地中海气候与C地相同,都是在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下形成的。图乙中20°C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该区域气温较同纬度偏低,主要是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北美大陆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E地为一低压系统,气流应向中心辐合。
答案 (1)北 极地东风
(2)B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①光照和热量不足,不利于作物生长;②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畜牧业
(3)C地 ② ⑥
(4)北(低纬) 本格拉寒流
(5)错误 正确
17.(2010·厦门质检)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二 图甲为福建省7月份气温分布图,图乙为图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图。
(1)材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
(2)说出图甲由A地经戴云山、B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并根据材料一的实
验,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
(3)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消防工作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结合图乙分析,
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
解析 该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第(1)题,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两者昼
夜温度差异说明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第(2)题,结合等温线分析气温分布,结合海
陆热力性质说明差异原因。第(3)题,森林因干燥可引发火灾,福建冬春降水较少,气
候相对干燥,可能出现火灾。
答案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平原和内陆河谷气温较高,黄岗山和戴云山地区气温较低;A地处于沿海,受海洋影响显著,夏季增温较慢,气温较低。
(3)冬春。B地冬春季节风干物燥,易引发森林火灾。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