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5979  215987  215993  215997  216003  216005  216009  216015  216017  216023  216029  216033  216035  216039  216045  216047  216053  216057  216059  216063  216065  216069  216071  216073  216074  216075  216077  216078  216079  216081  216083  216087  216089  216093  216095  216099  216105  216107  216113  216117  216119  216123  216129  216135  216137  216143  216147  216149  216155  216159  216165  216173  447348 

7.(福建省湖雷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  我国西部某区域图

   资料二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资料三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

省区
年代
山东省
青海省
2000年
9079万
518万
2006年
9309万
548万

(1)根据资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        ,原因是          

(2)根据资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的该地自然环境主要特征。  

(3)根据资料三,青海省与同纬度的山东省相比,2000年至2006年人口增长率    (大、小)。根据两省的现状,可以推断出青海省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

(4)青海湖,面积约为4500多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最令人称道的还是鸟岛,在青海湖鸟岛生活着191种十几万只鸟类。如果没有青海湖,柴达木的风沙将会吞噬大半个中国。请依据材料分析青海湖的生态价值。

答案  (1)逐渐降低   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

(2)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   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3)大   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水平、生活消费水平、地区的开放程度(任答3点)

(4)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控制西部沙漠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给分)

试题详情

6.(四川省成都市2010届高三入学考试)关于图示地区的国土整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区大量种植茶树、马尾松,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B.保塬、护坡、固沟是该地区防止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C.平原地区大力发展“鱼塘一台田模式”,可防止低地易涝的问题

D.  增施化肥、添加熟石灰是有效改良当地土壤的重要措施之一

答案  A

试题详情

(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四校元旦联考)甲乙两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3-5题。

         甲                       乙

3.该区域从甲图到乙图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

  A.士壤更肥沃     B.热量充足    C.降水更丰沛     D.光照更充足

4.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将使区域内(   )

  A.年总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减少 

C.地带性植被改变             D.自然灾害减少

5.图中反映的问题,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   )

  A.调整作物布局              B.改善能源结构 

C.提高消费水平             D.推广无氟冰箱

答案  3. B  4.A   5.B

试题详情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1650---1780年该区域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注重生态保护

C.农业结构复杂               D.经历了移民开垦

2、进入20世纪该区域(   )

A.气候持续干旱                B.实施了退耕还林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大力发展畜牧业

答案  1、D  2、B

试题详情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三角角的基塘生产,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据此回答8-9题。

8.导致该地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B.技术条件提高  

    C.当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D.交通条件改善

9.基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是                            (   )

    A.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多            B.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    

    C.调整劳动力的投入          D.布局向粤西地区的转移

答案  8.C  9.B

题组二

试题详情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图为我国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情况图,读图回答6-7题:

6.由于政策原因,我国耕地逐年减少,生态退耕减少耕地比重最大的一年出现在(   )

  A.1998年      B.2000年       C.2002年       D.2003年

7.由于耕地数量的减少,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应重点做好(   )

  A.确保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        B.控制人口数量

C.科学种粮提高单产             D.植树造林保护生态

答案  6.D  7.C

试题详情

(安徽省2010届高三两地三校国庆联考试题)读“我国四个牧区超载起至年份、超载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表2) 和 “四个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图7),完成4-5题。

                    表2

地区
超载起至年份(年)
超载持续时间(年)
年平均超载率(%)
西藏牧区
1964-2000
37
47
青海牧区
1970-2000
31
18
甘肃牧区
1973-2000
28
20
四川牧区
1982-2000
19
10

   (注:图中统计数据截止至2000年。)

图7
 
 

4.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   )

A.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

B.四个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C.四个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持续上升趋势

D.2000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5.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B.经济贫困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唯一原因

C.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可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D.只要控制超载现象,就能够完全控制草原退化

答案   4.B  5.C

试题详情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2-3题。

2.对图示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在a、b、c、d四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

A. a地--种草护坡          B. b地--沟头防护 

C. c地--打坝建库          D. d地--修筑梯田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2.C  3.B

试题详情

(山东省青州一中2010届高三综合训练题)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5-6题。

5.有关图中从I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从Ⅲ到Ⅳ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

答案  5.C 6.D

7. (2010年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 20 分)图5 为我国某地区1995 年土地利用状况和2050 年土地利用预期变化图。读图,回答:

( l )分析一月O ℃ 等温线分布的变化及其原因。(8分)

( 2 )本这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4 分)

( 3 )导致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8 分)

答案  (1)一月0ºC等温线向北推移,且东部向北弯曲(4分)   气候变暖;西部受地形影响,气温较同纬度的东部低(4分)   .

(2)耕地和林地(4分)

(3)可能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使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可能由于农业科技水平提高,人们通过培育良种等技术改革,扩大了水稻的种植范围;可能由于政策导向或市场需求扩大了水稻的种植范围等(8分)

8.(26分)(宁夏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2)简述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3)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乙。

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6分)

(4)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6分)

答案  共26分(1)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2分) A地降水量大。(2分) 原因:A地距海更近,受海洋的影响更大(2分);地处山地迎风坡(2分)(或者B地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地处山地背风坡)。

(2)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3分)

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等。(3分)

(3)不合理。(2分)  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2分)秸秆作饲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2分)

(4)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农作侵入牧区,过度开垦使得草地变成旱地;(2分)草场面积缩小,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荒漠化进一步加剧;(2分)农作区需要较多劳动力,又会造成新一轮的过度垦牧。(2分)

题组一

1.(山西省康杰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关于我国各地区国士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B.东北地区: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

C.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一台田”模式

D.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

答案  D

试题详情

4.治理乙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B.开展小流域治理

C.推广洁净煤技术             D.改良种植品种,增加作物的抗寒能力

答案  3.A  4.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