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福建省湖雷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 我国西部某区域图
资料二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资料三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
省区 年代 |
山东省 |
青海省 |
2000年 |
9079万 |
518万 |
2006年 |
9309万 |
548万 |
(1)根据资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 ,原因是 。
(2)根据资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的该地自然环境主要特征。
(3)根据资料三,青海省与同纬度的山东省相比,2000年至2006年人口增长率 (大、小)。根据两省的现状,可以推断出青海省环境人口容量较小,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
(4)青海湖,面积约为4500多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最令人称道的还是鸟岛,在青海湖鸟岛生活着191种十几万只鸟类。如果没有青海湖,柴达木的风沙将会吞噬大半个中国。请依据材料分析青海湖的生态价值。
答案 (1)逐渐降低 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
(2)昼夜温差大,地势起伏大(天气多变) 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3)大 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文化水平、生活消费水平、地区的开放程度(任答3点)
(4)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控制西部沙漠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给分)
6.(四川省成都市2010届高三入学考试)关于图示地区的国土整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区大量种植茶树、马尾松,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B.保塬、护坡、固沟是该地区防止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C.平原地区大力发展“鱼塘一台田模式”,可防止低地易涝的问题
D. 增施化肥、添加熟石灰是有效改良当地土壤的重要措施之一
答案 A
(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2010届高三四校元旦联考)甲乙两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完成3-5题。
甲 乙
3.该区域从甲图到乙图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原因主要是( )
A.士壤更肥沃 B.热量充足 C.降水更丰沛 D.光照更充足
4.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将使区域内( )
A.年总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减少
C.地带性植被改变 D.自然灾害减少
5.图中反映的问题,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 )
A.调整作物布局 B.改善能源结构
C.提高消费水平 D.推广无氟冰箱
答案 3. B 4.A 5.B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1650---1780年该区域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注重生态保护
C.农业结构复杂 D.经历了移民开垦
2、进入20世纪该区域( )
A.气候持续干旱 B.实施了退耕还林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大力发展畜牧业
答案 1、D 2、B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三角角的基塘生产,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据此回答8-9题。
8.导致该地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B.技术条件提高
C.当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D.交通条件改善
9.基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是 ( )
A.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多 B.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
C.调整劳动力的投入 D.布局向粤西地区的转移
答案 8.C 9.B
题组二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图为我国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情况图,读图回答6-7题:
6.由于政策原因,我国耕地逐年减少,生态退耕减少耕地比重最大的一年出现在( )
A.1998年 B.2000年 C.2002年 D.2003年
7.由于耕地数量的减少,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应重点做好( )
A.确保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 B.控制人口数量
C.科学种粮提高单产 D.植树造林保护生态
答案 6.D 7.C
(安徽省2010届高三两地三校国庆联考试题)读“我国四个牧区超载起至年份、超载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表2) 和 “四个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图7),完成4-5题。
表2
地区 |
超载起至年份(年) |
超载持续时间(年) |
年平均超载率(%) |
西藏牧区 |
1964-2000 |
37 |
47 |
青海牧区 |
1970-2000 |
31 |
18 |
甘肃牧区 |
1973-2000 |
28 |
20 |
四川牧区 |
1982-2000 |
19 |
10 |
(注:图中统计数据截止至2000年。)
|
4.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 )
A.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越大
B.四个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C.四个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持续上升趋势
D.2000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5.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B.经济贫困是导致草原退化的唯一原因
C.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放养区,可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D.只要控制超载现象,就能够完全控制草原退化
答案 4.B 5.C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2-3题。
2.对图示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时,在a、b、c、d四地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
A. a地--种草护坡 B. b地--沟头防护
C. c地--打坝建库 D. d地--修筑梯田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2.C 3.B
(山东省青州一中2010届高三综合训练题)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5-6题。
5.有关图中从I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从Ⅲ到Ⅳ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
答案 5.C 6.D
7. (2010年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 20 分)图5 为我国某地区1995 年土地利用状况和2050 年土地利用预期变化图。读图,回答:
( l )分析一月O ℃ 等温线分布的变化及其原因。(8分)
( 2 )本这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4 分)
( 3 )导致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8 分)
答案 (1)一月0ºC等温线向北推移,且东部向北弯曲(4分) 气候变暖;西部受地形影响,气温较同纬度的东部低(4分) .
(2)耕地和林地(4分)
(3)可能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使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可能由于农业科技水平提高,人们通过培育良种等技术改革,扩大了水稻的种植范围;可能由于政策导向或市场需求扩大了水稻的种植范围等(8分)
8.(26分)(宁夏银川一中2010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2)简述C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其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3)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乙。
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6分)
(4)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6分)
答案 共26分(1)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2分) A地降水量大。(2分) 原因:A地距海更近,受海洋的影响更大(2分);地处山地迎风坡(2分)(或者B地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地处山地背风坡)。
(2)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3分)
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等。(3分)
(3)不合理。(2分) 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2分)秸秆作饲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2分)
(4)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农作侵入牧区,过度开垦使得草地变成旱地;(2分)草场面积缩小,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荒漠化进一步加剧;(2分)农作区需要较多劳动力,又会造成新一轮的过度垦牧。(2分)
题组一
1.(山西省康杰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关于我国各地区国士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B.东北地区: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
C.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一台田”模式
D.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
答案 D
4.治理乙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B.开展小流域治理
C.推广洁净煤技术 D.改良种植品种,增加作物的抗寒能力
答案 3.A 4.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