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5分钟,100分)
17.(探究创新题)下图①是非洲大陆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图②上下两部分别是非洲西部沿海A-L各地1月份和7月份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②中甲月份表示的是________月份,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找出A、L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及其原因。(4分)
(3)M、K两地同处在回归线附近,但两地植被类型差异显著。试分析形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4)A、L两地植被类型相同,但L地面积狭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解析] (1)根据A地的降水量可推断季节。(2)A、L两地为地中海气候。(3)从大气环流、洋流等方面分析形成M、K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4)受陆地面积制约,L地地中海气候分布面积狭小。
[答案] (1)7 A地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
(2)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或雨热不同期);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3)M地受暖流影响,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且处于迎风坡;K地受寒流影响,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或吹离岸风)。
(4)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L地位于30°S附近,向南陆地狭小。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2分)
(2)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______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5)常年吹C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常年受B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解析] 本题考查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天气、气候的影响。由题干可知:①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②风带中风的方向与垂直气流。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三圈环流的过程,掌握近地面的风带、气压带分布及其变化影响。从图示看,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都在平均位置以南,尤其是赤道低气压带已越过赤道至南半球。根据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季节位移的规律,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另外,从A、B两地的气流状况来看,A从低纬流向高纬,是由温度高处流向温度低处,水汽因降温而容易凝结。所以,一般来说,A地比B地降水丰富。C气流来自暖热的30°上空,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至60°附近与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相遇,因暖轻而爬升。从图示看,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主要有赤道地区和南北纬60°附近地区,两者上升的原因不同,赤道因气温高,气流对流旺盛;南北纬60°因不同性质的气流相遇形成极锋,暖空气被迫抬升。气流上升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两地多阴雨天气。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主要是极地和南北纬30°附近地区,两地气流下沉的原因不同。极地因气温低,空气冷重而下沉;南北纬30°则因空气在高空聚集,密度增大而下沉。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答案] (1)冬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
(2)丰富 A处(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B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
(3)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暖而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4)南北纬60° 赤道地区 低 多阴雨天气 南北纬30° 极地地区 高 多晴朗天气
(5)终年温和湿润 终年炎热干燥
(2009年北京东城模拟)下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14.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 )
A.信风 B.西风
C.夏季风 D.台风
15.乙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D.特色瓜果种植业
[解析] 第13题,从图形中气温的变化看,两地都在南半球。据图判断,甲地气温高的1、2、11、12月份,降水较少,所以是地中海气候。第14题,给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带来水汽的是西风。第15题,乙地常年降水都很少,只适宜在盛夏季节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
[答案] 13.B 14.B 15.D
(2010年潍坊抽测)下表是36°N-38°N两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单位:小时)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低于100米。分析回答11-12题。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M地 |
6.0 |
6.4 |
7.1 |
7.4 |
7.9 |
7.3 |
5.9 |
7.2 |
7.3 |
7.1 |
6.3 |
5.9 |
N地 |
4.2 |
4.8 |
5.9 |
7.7 |
9.4 |
11.2 |
11.7 |
11.0 |
9.2 |
6.7 |
5.1 |
4.1 |
11.M地4、5月份日平均日照时数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太阳高度大 B.昼长夜短
C.气温较高 D.晴天多
[解析] 根据两地的纬度、海拔以及各月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可知,M地位于北半球大陆东岸,属于温带气候,该地4-5月份的太阳高度(昼长、气温)等都没有6-7月份大(长、高),但4-5月M地降水量小、晴天多,故日平均日照时数最多;到了7月份,进入了雨季,日照时数反而减少。
[答案] D
12.N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解析] N地的纬度与M地相差不大,但12月、1月的日平均日照时数远小于7月,它最有可能位于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冬季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答案] C
(2010年湖北联考)读图,回答8-10题。
8.图示时期可能是
(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9.a、b、c、d数值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 )
A.a>b>c>d B.b>a>c>d
C.a<b<c<d D.c>a>b>d
10.R河流域最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
A.甘蔗 B.棉花
C.玉米 D.水稻
[解析] 第8题,图示海域盛行西南风,应是北半球的夏,故应选7月,第9题,图中西南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离岸季风加剧了气候的干旱;索马里南部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偏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故降水量排序为a<b<c<d。第10题,由于该地区气候较干旱,不适宜种植水稻。
[答案] 8.C 9.C 10.D
(2010年青岛质检)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6-7题。
6.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解析] 由图可知,②地的气压差异比①地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比①地大,风力也较①地大。
[答案] B
7.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解析] 该季节海洋上的气压较高,为北半球的夏半年;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的地区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此季节受来自南半球的由东南信风偏转而成的西南风的影响。
[答案] B
5.(2008年高考广东地理卷) 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
( )
A.南北纬80°附近 B.南北纬60°附近
C.南北纬40°附近 D.南北纬30°附近
[解析] 南北纬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属于无风带。40°-60°为中纬西风带,80°附近为极地东风带。
[答案] D
4.下列现象可以用来说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的是
( )
①30°-40°大陆西岸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②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③在相同的纬度上,由于海陆分布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气候 ④30°-40°大陆东岸形成季风环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地球上的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但南半球因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受这一影响较小,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30°-40°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的。
[答案] B
3.(2010年湖南联考)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伦敦将承办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据此结合下图,北京与伦敦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其决定性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地形起伏
C.大气环流 D.洋流性质
[解析] 北京和伦敦的纬度位置接近,而大气环流形势差异明显,分别受西风和季风环流影响。
[答案] 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