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163  216171  216177  216181  216187  216189  216193  216199  216201  216207  216213  216217  216219  216223  216229  216231  216237  216241  216243  216247  216249  216253  216255  216257  216258  216259  216261  216262  216263  216265  216267  216271  216273  216277  216279  216283  216289  216291  216297  216301  216303  216307  216313  216319  216321  216327  216331  216333  216339  216343  216349  216357  447348 

(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卷)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解析] 根据地球公转方向(逆时针)可以判断该示意图为北极上空投影图,甲为近日点(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由甲到乙期间太阳由南半球向北移动,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从图中可以判断地球在甲位置时,处于近日点附近,北半球为冬季,黄河流域为枯水期,南极昆仑站正值极昼时期,潘帕斯草原一片葱绿(南半球为夏季),因三峡水库处于枯水期,水量较小,流速较慢,水质较清。

[答案] 1.B 2.C

试题详情

16.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的外部圈层由      构成。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圈的底部,  圈的上部和  圈的全部。

(3)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圈层是  ,使其具有保温作用的主要温室气体是    等。近年来,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也可强烈吸收红外辐射,它的更主要的破坏作用是破坏大气中的  层,使到达地面的  增加,给地球环境和  带来极大危害。

(4)若B(深度为20千米)处发生地震,其地震波速通过莫霍界面时如何变化?

[答案] (1)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2)大气 岩石 水

(3)大气圈 CO2 水汽 臭氧 紫外线 人类健康

(4)突然降低。

试题详情

15.如下图所示,根据美国某地发生地震的有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岩层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和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叫做震中。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分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材料二 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差与震中到地震台之间距离的关系。

材料三 美国部分城市位置图。

(1)根据材料二和下表中P波、S波到达三城市的时间差,完成下表。

城市
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差
与震中的距离(km)
丹佛
2分10秒
1 200
休斯敦
3分55秒
 
迈阿密
5分40秒
 

(2)根据三城市与震中的距离,在图中用符号“▲”标出震中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3)该震中附近多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的关联性最强的是( )

①泥石流 ②滑坡 ③干旱 ④海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结合材料二中的坐标图以及表中所提供的时间差,通过简单的读图和计算,可得出休斯敦、迈阿密这两个城市与震中的距离,然后以这三个城市为圆心,以与震中的距离(结合图中的比例尺)为半径,分别作出三个圆,那么这三个圆的交点即为震中所在位置。不难发现,该震中位于美国的西部地区,该地区处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因此,为地震多发地区。地震会诱发滑波、泥石流,如果地震发生在海洋,还可能诱发海啸,但地震不会诱发气象灾害中的干旱。

[答案] (1)2 600 4 000(正负误差100)

(2)见上图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或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4)D

试题详情

14.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共造成8万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千多亿元,据国家地震局有关专家分析,此次强烈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剧烈作用导致。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等圈层名称。

(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________之中;生物圈占有________圈的底部、________圈的全部和________圈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________、相互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4)请据图分析地壳厚度的特点。

[解析] 从地球圈层的分布可知大气圈、水圈、地壳、生物圈的分布。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上部。从图中可知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答案] (1)图略

(2)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3)氮 氧 循环运动 大气 水 岩石 渗透 影响

(4)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试题详情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等厚度线分布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40”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地势第二级与第三级阶梯交界处

C.我国地壳厚度呈现出自东南向西北由薄到厚的变化趋势

D.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的地壳平均厚度由厚到薄

13.下列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的是( )

[解析] 图中数据显示:青藏高原地壳平均厚度大于52 km,内蒙古高原厚度次之,东北平原地壳平均厚度低于40 km。图中“52”等厚度线大约为我国地势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交界处。a外围等值线为42,而其两侧分别为42和44,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这一判断规则,a处地壳厚度应小于42 km;同理b处大于38 km,故a-b沿线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图是A图。

[答案] 12.D 13.A

试题详情

人民网2009年2月12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9年02月12日01时34分,在印度尼西亚塔劳群岛(北纬3.9度,东经126.6度)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千米,震中100千米范围内无较大城市。据此回答10-11题。

10.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1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解析] 第10题,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纵波、横波在这个不连续面下,其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第11题,塔劳群岛地震的震源深度为30千米,据此判断此次地震震源位于上地幔。

[答案] 10.A 11.B

试题详情

读下图,完成8-9题。

8.B圈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 )

A.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

B.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C.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D.海洋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9.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大气  B.水

C.岩石和土壤  D.生物

[解析] 据图可知B圈为广布于陆地、海洋、大气、生物体内的水圈。生物是组成生物圈的主要部分,而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 8.B 9.D

试题详情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明显震感。据此回答6-7题。

6.关于5月12日汶川地震,叙述错误的是( )

A.释放的能量约为6级地震的900倍

B.北京高楼居民比底层居民更能感觉震动

C.震源较浅是破坏程度大的重要因素

D.与通海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同属一个地震带

[答案] D

7.关于人类活动与地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的原因都与人类活动有关

B.人类活动诱发的地震多为破坏性地震

C.发生在海底的地震不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D.人类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减轻地震的破坏程度

[答案] D

试题详情

2006年11月13日备受国际地质科学界关注的世界第一口白垩纪大陆科学钻井“松科1井”完成科学钻井,深度5 000米。其是研究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完成4-5题。

4.此科研井的深度在什么层(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5.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各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B.只有大气圈和岩石圈有联系

C.研究地球内部圈层只有通过地质钻探

D.地球各圈层相互联系

[解析] 地壳的厚度平均是17千米,“松科1井”深度只有5 000米,所以在地壳。通过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来研究温室气候变化,说明地球各圈层是相互联系的。

[答案] 4.A 5.D

试题详情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1-3题。

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B.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

D.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答案] B

2.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

A.地幔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幔

[答案] D

3.从地壳到地心( )

A.压力越来越大  B.温度越来越低

C.密度越来越小  D.波速越来越快

[解析] 从地壳到地心,压力越来越大;波速越来越小,其中S波传递不到古登堡界面之下;内地核的密度较大。

[答案] 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