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166  216174  216180  216184  216190  216192  216196  216202  216204  216210  216216  216220  216222  216226  216232  216234  216240  216244  216246  216250  216252  216256  216258  216260  216261  216262  216264  216265  216266  216268  216270  216274  216276  216280  216282  216286  216292  216294  216300  216304  216306  216310  216316  216322  216324  216330  216334  216336  216342  216346  216352  216360  447348 

下图是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图。读图完成4-6题。

4.甲代表的水体是

( )

A.雨水                   B.沼泽水

C.冰川融水                D.地下水

5.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6.近年来,鄱阳湖区实行退耕还湖,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A.a、b都变小              B.a、b都不变

C.a在丰水期变小           D.b在枯水期变大

[解析] 长江与鄱阳湖之间水体补给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地表水的互相补给,另一种是通过地下水互相补给。a、b表示地表水体之间的补给,一般长江讯期时出现a情况、枯水期时出现b情况,即鄱阳湖对长江水有一定的调节作用。a由长江水补给鄱阳湖,应该是长江水位较高时的情况,每年夏季是长江的汛期,故6-7月一般长江水流向鄱阳湖;近年来鄱阳湖实行退耕还湖使湖区面积扩大,则鄱阳湖的容水量增加,必然出现的变化是鄱阳湖对长江水的调节作用增强,即a、b数值变大。

[答案] 4.D 5.C 6.D

试题详情

(2010年泰安模拟)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所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

3.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 流域内开荒种田扩大

[解析] 第1题,结合降雨量与径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最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第2题,结合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推断为东南地区的河流。第3题,结合选项,如果①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②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如果②早于①,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调节。

[答案] 1.A 2.D 3.C

试题详情

23.(2009年乌鲁木齐测验)下图中圆表示晨昏圈,所示区域全部为夜半球,且a点与c点纬度相同。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在图中用“?”标注出极点位置;并画出图示范围内过c点的完整经线。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北京时间是  

(3)此时a地的昼长为  小时;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4)a、c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  ;将a、b、c三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为  

(5)此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双项选择)( )

A.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

B.澳大利亚农民正忙于收割小麦

C.南极地区出现“南极臭氧洞”

D.正值青海湖鸟岛候鸟产卵孵化期

[答案] (1)图略(过a、c点作圆,圆心为极点;连接b、c)。

(2)10°N,20°W 21时20分

(3)0 20°

(4)2 220千米 a=b=c

(5)AD

试题详情

22.(2009年盐城调研)甲、乙两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是________图。甲图中的虚曲线是________线。乙图此时A地的人发现天已经亮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的________作用。

(2)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甲图分析,30°N地区比30°S地区太阳能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9年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薄膜(可薄到1微米)电池材料,只需敷上墙壁就可以集能发电。这种材料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集能效率最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乙 晨昏 散射

(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从太阳直射点向周围逐渐递减 先变慢再变快

(3)此时30°N地区太阳高度更大 日照时数更长

(4)青藏高原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 睛天多,削弱作用弱

试题详情

21.(2009年浙江六校模拟)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质、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从成因来看,该地区的岩石主要属于________。

(3)图中河谷低地是该地区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为解决农业灌溉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①处修建一座水库。请说明选址的合理性。

(4)如果把图中四个村落中的某个建设成为小城镇,那么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___,理由是什么?

[答案] (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2)沉积岩

(3)盆地地形,蓄水量大;坝址位于峡谷处,工程量小,地势较高,可自流灌溉。

(4)乙村 位于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开阔;两河交汇处(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试题详情

下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和太阳位置示意图,分析判断19-20题。

19.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正南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正南时即为正午时,也就是日出、日落的中间时刻,所以由图判定③是。

[答案] C

20.图中X、Y的时间可能是( )

A.8∶00、17∶00  B.8∶10、17∶10

C.8∶20、17∶00  D.7∶50、17∶10

[解析] 5∶10-6∶40时间间隔为90分钟,所以②与X间隔也为90分钟,为8∶00,Y与④间隔也为90分钟,所以为17∶10。

[答案] B

试题详情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17-18题。

17.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答案] B

18.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正值夏季

B.b地昼短夜长

C.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D.d地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 C

试题详情

冲出太阳系,探索地外文明,了解宇宙演化规律,是人类的梦想。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14-16题。

14.2004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表面发现了( )

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

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

C.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

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15.人类近期掀起太阳系“探测热”的目的是( )

A.了解太阳系的演化过程,解答行星进化及生命存在条件等基本问题

B.向太空移民

C.开展太空旅游

D.开采太阳系矿产

16.宇航员若能在轨道舱内长期停留,需每天进行体育锻炼,下列适用于宇航员进行锻炼的是( )

A.哑铃    B.弹簧拉力器

C.单杠  D.跑步机

[解析] 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因为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因为水是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人类掀起太阳系“探测热”的目的是了解太阳系的演化过程,解答行星进化及生命存在条件等基本问题。在太空中,由于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最好的体育锻炼器材是弹簧拉力器。

[答案] 14.C 15.A 16.B

试题详情

(2010年西城区抽样)下图中圆圈为纬线圈(66°34′),它穿过两个大陆的北部,纬线圈中心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据图完成12-13题。

12.当纬线圈内各地太阳高度角始终大于0°时( )

A.尼罗河正处于枯水期

B.北京地区昼夜长短相等

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13.对图中甲地的叙述可信的是( )

A.位于东半球的陆地上

B.能够看到大面积的阔叶林

C.处于环球自然灾害带上

D.具有极昼现象等旅游资源

[解析] 由图中纬线圈(66°34′)穿过两个大陆的北部可知,纬线圈为北极圈;由中心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零可知,中心点为北极点。当纬线圈内各地太阳高度角始终大于0°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北半球为夏至日;此时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图中中心点为北极点,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甲地位于135°W经线上。甲地位于北极圈上,有极昼现象发生,故有极昼现象等旅游资源。

[答案] 12.C 13.D

试题详情

(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读图完成9-11题。

9.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

A.80 m  B.110 m

C.170 m  D.220 m

10.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11.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

A.道路③  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

[解析] 考查学生判读地形剖面图,定点、定线能力。由题目文字表述可知甲、乙两地有三条道路相连,故三条道路的起止点应该是甲乙两地。读图可知三条道路的起止点海拔分别为150 m和260 m。可直接读图看出三条道路的长度和坡度变化特点。道路①最长。且山区道路多为“之”字型,不可能是直线。根据道路选线原则,道路不可能过地势最高点。故可排除A、B、C。使用大型运输车运输重型机械设备,应尽量选择坡度小的道路,以保证运输安全。读图可知道路①在三条道路中是起伏最小的。

[答案] 9.B 10.D 11.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