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184  216192  216198  216202  216208  216210  216214  216220  216222  216228  216234  216238  216240  216244  216250  216252  216258  216262  216264  216268  216270  216274  216276  216278  216279  216280  216282  216283  216284  216286  216288  216292  216294  216298  216300  216304  216310  216312  216318  216322  216324  216328  216334  216340  216342  216348  216352  216354  216360  216364  216370  216378  447348 

18.(2009·广东珠海5月)读下面“我国西南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是                       ( )

A.兰州         B.海口         C.上海         D.昆明

(2)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简要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营销员,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你到下列哪组城市销售最合理                                                    ( )

A.北京、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郑州            D.杭州、广州、成都

(4)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设计师,你为北京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应比

为海口设计的________,其科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蜀犬吠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成都和重庆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的贫乏,请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读图可得出昆明的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是太阳高度和气候因素。第(2)题,分析兰州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因素入手。第(3)题,销售太阳能热水器,主要考虑太阳能资源的丰富与贫乏,根据图上数据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第(4)题,太阳能热水器的受热面只有与太阳光线垂直时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辐射能。第(5)题,四川盆地太阳辐射能贫乏的原因可以从地形和气候两个因素入手进行分析。

[答案] (1)D (2)地处内陆,气候干燥,多晴天。 (3)C (4)大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比海口小 (5)四川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雨雾天较多,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所以太阳能资源贫乏。

试题详情

(2010·广东韶关2月)读下表,完成15-17题。

类地
行星
质量(地
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g/cm3)度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水星
0.05
0.056
5.46
87.9d
58.6d
金星
0.82
0.856
5.26
224.7d
243d
地球
1
1
5.52
1a
23h56min
火星
0.11
0.150
3.96
1.9a
24h37min

15.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                                     ( )

A.质量相近                   B.体积接近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D.自转周期相近

16.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众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同向性--各行星的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在同一平面

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

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17.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解析] 第15题,由表中地球和火星的两组数据对比,最为相近的是自转周期。第16题,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而共面性指的是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黄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第17题,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会对地表温度有较大的影响。

[答案] 15.D 16.B 17.B

试题详情

(2009·陕西宝鸡5月)据美国今日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据此完成12-14题。

12.太阳活动                                                  ( )

A.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与地球上旱涝灾害有一定相关性

D.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可忽略

13.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

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

14.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解析] 本组题考查太阳活动及其影响。太阳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层;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辐射和带电粒子流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

[答案] 12.C 13.A 14.D

试题详情

(2009·江西3月)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对M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M地全年的太阳辐射都较丰富,主要是受昼夜长短因素的影响

B.M地3月和9月的太阳辐射较强,主要是因为这时的太阳高度大

C.M地的太阳辐射较强,使M地成了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

D.M地的太阳辐射较强,有利于棉花的种植

[解析] 太阳辐射强度受太阳高度的影响,M地3月和9月太阳高度较大,因此太阳辐射较强。M地全年太阳辐射都比较丰富,说明太阳高度变化较小,应位于低纬度地区,A错误;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主要有气候与地貌,大气环境改变等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M地太阳辐射强,但不一定雪线就最高,C项说法错误;棉花是一种耐旱的农作物,M地虽然太阳辐射强,但降水多,不利于棉花的种植,故D错误。

[答案] B

11.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比M地多,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太阳高度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N地在3月到9月期间才有太阳辐射,应位于极地地区。5-7月间,北极地区出现极昼,太阳辐射较多。

[答案] B

试题详情

(2009·福建宁德5月)北京时间2009年2月11日某时,美国一颗卫星(铱星33)与俄罗斯一颗已报废的卫星(宇宙2251)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0千米处相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卫星相撞事故。其中,铱星33的轨道倾角为86°,宇宙2251的轨道倾角为74°(卫星轨道倾角即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读“卫星相撞示意图”,完成8-9题。

8.两卫星相撞时            ( )

A.莫斯科正烈日炎炎           

B.北京正处深夜

C.华盛顿正夕阳西下           

D.伦敦正旭日东升

[解析] 卫星相撞时间为2月11日,据图可知此时北极点周围有极夜现象,则据图可看出莫斯科位于昏线附近,北京处于夜半球中间位置,华盛顿约位于昼半球中间,伦敦处于昏线附近。

[答案] B

9.两卫星相撞前那一时刻,卫星“宇宙2251”的运动方向是朝          (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解析] 依据两卫星的轨道倾角可确定“宇宙2251”的轨道,依据地球自转方向推知卫星运动方向。

[答案] C

试题详情

(2009·淄博4月)读下图,完成6-7题。

6.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 )

A.恒星轨道           B.彗星轨道

C.行星轨道           D.卫星轨道

[解析] 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是围绕地球,地球属于行星,围绕行星的轨道是卫星轨道。

[答案] D

7.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 )

A.太阳风          B.核能            C.太阳能          D.光能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电池利用的是太阳光,其开发的能源类型是太阳能。

[答案] C

试题详情

(2008·湖北黄冈5月)根据某地区多年对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最冷月(1月)和最热月(7月)日辐射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热量日总量变化图。读下图,完成4-5题。

4.该地区1月和7月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日总量小于4186千焦/平方米·日的墙面                                                             ( )

A.分别朝北、朝东              B.分别朝南、朝西

C.分别朝西、朝南              D.均朝北

[解析] 在图中找到太阳辐射热量日总量为4186千焦/平方米·日的等值线与1月、7月日辐射总量线的两个交点,然后判断。

[答案] D

5.经研究发现该地区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小,其原因是( )

①太阳高度角最小 ②气温最低 ③经过大气层的路径最长 ④反射作用最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日出、日落时是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候,且太阳光穿过大气层的路径最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答案] B

试题详情

(2009·云南玉溪5月)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09分许,“神舟七号”飞船升空。9月27日16时39分许,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中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了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读图1和图2,完成1-3题。

1.“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时,地球公转速度接近图1中的            (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解析] 飞船发射升空为9月25日,此时太阳直射赤道附近,且向近日点方向移动,应为丙点。

[答案] C

2.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漫步时,五星红旗能够“飘扬”起来的原因是       ( )

A.风力            B.辐射            C.温差            D.失重

[解析] 太空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五星红旗“飘扬”应与失重有关。

[答案] D

3.图2中翟志刚出舱活动时所见太空是漆黑的,原因是                  ( )

A.飞船所在宇宙空间阳光被其他天体所遮挡

B.宇宙空间有昼夜之分,飞船进入太空时为黑夜

C.宇宙空间无大气,不能散射太阳光

D.为突显翟志刚出舱活动,人工加黑了照片背景

[解析] 由于太空中无大气,太阳光不能被散射。

[答案] C

试题详情

19.(2009·北京海淀5月)读下面“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为____________;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是____________。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河流的流向判读要注意两点:第一,河流总是由高向低流的,则应判断河流所流经区域的等高线情况;第二,要注意指向标等图中的方向信息。第(2)题,地形地势特征包括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及分布等要素。第(3)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描述某地位置,可用标志性的地物(如河流、山脊、山谷等)来指示,也可以用海拔来表示其分布位置。第(4)题,主要从线路长短、坡度陡缓等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 (1)自东向西 3℃到4.2℃之间(3℃<T<4.2℃)。 (2)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 (3)①海拔高度在300-400米之间,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流过,④白水河北岸,⑤谷口朝南。(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以下为两组答案:合理。理由:两条路线的水平距离相同或实际距离相近;攀登的相对高度相同或两山海拔相近。不合理。理由: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

试题详情

18.(2008·长沙5月)读下面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D在E的________方,F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米。

(2)C悬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________米。

(3)假设图中城市的海拔高度为400米,当城市温度为32℃时,山峰E的温度不会高于________。

(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筑坝修水库,你认为不宜选在何处________。理由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注意图中的指向标,即可判断方位;图中的等高距为200米,再结合地势趋势,可判断F处海拔为900米。第(2)题,C悬崖处有三条等高线相交,根据公式可知相对高度范围是:大于或等于400、但小于800米,即最高不会超过800米;第(3)题,山峰E的海拔高度介于1300至1500米之间,而城市高度为400米,则高差介于900至1100米之间,即温差介于5.4-6.6℃之间;则当城市气温为32℃时,山峰E气温不会高于26.6℃;第(4)题,B处若修建水库,就会把城市和铁路淹没,经济上损失太大而不适宜在此建;同时,此处修建大坝,会把喀斯特地貌区变为水库,而喀斯特地貌区多地下暗河,不宜蓄水,从这方面考虑B处也不合适,应建在A处。

[答案] (1)西南 900 (2)800 (3)26.6℃

(4)B,①会淹没城市,搬迁费用大,②该处铁路线必须改道,造成浪费,③在喀斯特地貌(石林)分布的区域不宜建水库,④C为陡崖,地表不稳定,在此修建水库易诱发地质灾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