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187  216195  216201  216205  216211  216213  216217  216223  216225  216231  216237  216241  216243  216247  216253  216255  216261  216265  216267  216271  216273  216277  216279  216281  216282  216283  216285  216286  216287  216289  216291  216295  216297  216301  216303  216307  216313  216315  216321  216325  216327  216331  216337  216343  216345  216351  216355  216357  216363  216367  216373  216381  447348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试题详情

3.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 )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解析:甲图是喀斯特地貌景观,在喀斯特地貌区可常见石林、石峰、丛林、石芽、溶洞等。甲地地貌景观以石林、石芽为主。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流水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乙图景观为武陵源风景,外力作用以流水的物理风化作用为主。

答案:2.B 3.C

(2009年高考广东卷)“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所,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4-5题。

试题详情

2.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 )

A.奇松、云海        B.石林、石芽

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

试题详情

1.(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卷)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水下沙坝”。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风化作用         D.搬运作用

解析:选B。河流在入海口附近,河面变宽,水流速度减缓,携带的泥沙易堆积,再加上海水对河水的顶托作用,因而流速更缓,常在河流入海口形成“水下沙坝”。

(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卷)下图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2-3题。

试题详情

6.(2008年高考广东卷)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1: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材料2:见下表。

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概念与特征
形成条件
辐射雾
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
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③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④有充足的凝结核
平流雾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
①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②暖湿空气的湿度大;③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 m/s);④大气稳定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________雾。

(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冷的洋面上,一般形成________雾。

(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________雾。

(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其形成原因。

解析:第(1)、(2)题都比较简单,可以从表格资料中直接读出答案。“辐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平流雾四季皆可出现”,“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词句。第(3)题,夜空晴朗,风速较小,有利于地面辐射降温,使近地面原来不饱和的空气达到过饱和就形成了雾。翌日,日出后,气温上升,过饱和状态逐渐结束,雾也就逐渐消散,天气晴好。所以“十雾九晴”中的雾绝大多数就是辐射雾。第(4)题,重庆正好处于盆地当中,四周群山包围,夜晚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利于水汽凝结;重庆工业和生活用煤多,空气中悬浮小颗粒多,易形成凝结核。

答案:(1)辐射 (2)平流 (3)辐射 (4)辐射雾。

形成原因:①位于我国的湿润地区(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汽充足(空气湿润);②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温快);③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近地面水汽积存);④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

试题详情

5.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 )

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

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

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解析:选B。图示的总热量输送为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向北输送的热量之和,因此②为总热量输送。①曲线在赤道附近向北输送的热量为负值,即热量向南输送,结合洋流分布,本区为赤道附近的暖流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东部的寒流之间的热量交换。曲线①中高纬度的负值为北冰洋附近的冷海水南下与南部暖海水进行热量交换,因而曲线①为海洋输送,则③为大气输送。

试题详情

4.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

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解析:选D。由于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少不同,造成高低纬间温度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又由于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形成复杂的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和地转偏向力又导致大洋环流的形成。

试题详情

3.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由甲地向乙地变化不大,由甲地、乙地向丙地均逐渐减少。第3题,物体的温度越高,其辐射越强。

答案:2.C 3.B

(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下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4-5题。

试题详情

2.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试题详情

1.(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卷)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解析:选D。“露重见晴天”,说明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幅度大,水汽因降温快而大量凝结成露,预示着第二天白天为晴天。

(2009年高考广东卷)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3题。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

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