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
解析:第1题,当a(晨昏线)、c(经线)两线重叠时,则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b地自转线速度最大,应位于赤道上,在春、秋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第2题,由“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可知,b地位于赤道,在赤道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
答案:1.A 2.C
7.(2007年高考上海卷)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填图并回答问题。
(1)2007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 板块与 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游景点,以防 (灾害)侵袭。
(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层和分界面的名称。
(3)最近,我国在渤海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地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
波。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所罗门群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地震在海洋中发生往往会引起海啸。第(2)题,地球内部圈层和分界面名称属基础知识,此题较为简单。第(3)题,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穿过固、液、气态,而横波只能穿过固态。
答案:(1)印度洋 太平洋 海啸
(2)
(3)横
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的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答案:3.C 4.B 5.C 6.B
5.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4.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3.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解析:第1题,在地震波中,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而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从而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后左右或前后摇晃。第2题,由于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20千米,而高山高原地区地壳厚度约35-45千米,故震源位于地壳中。
答案:1.C 2.D
(2010年江苏启东质检)读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3-6题。
1.地震发生时,汶川县城的居民会感到( )
A.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上下颠簸
6.(2008年高考上海卷)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陡崖出现在______处。甲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____,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____,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_____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3)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______性。
解析:(1)背斜处岩层上凸,向斜处岩层下凹,断层处岩层断裂错开。结合图示岩层特点较易填注地质构造名称。从地表形态看,断层处往往发育有陡崖;向斜往往成山,而背斜往往成谷。背斜(甲处)成谷是因为背斜处受张力影响,岩石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力侵蚀变成洼地(或谷地)。
(2)联系教材知识可知三叶虫化石形成在古生代早期地层(即④层);恐龙蛋化石形成在中生代地层(即②层);早期人类遗迹则会保留在新生代地层(即①层)。
(3)结合题干图示信息,不难得出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的结论。
答案:(1)背斜 向斜 断层 丙 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该处容易形成断裂,岩石比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外力侵蚀作用,地势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
(2)④ ② ①
(3)不可逆
5.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
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
解析:第4题,图示河流西岸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明显;东岸为凸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乙地位于凸岸,应为新近堆积形成,符合“新住处”的情镜。由诗中“桑落洲”“平沙”等可知,该处河流堆积作用显著,多冲积沙洲,位于河流下游。河流形成于地势较高处,故河流处等高线应凸向海拔高处,故图示北侧地势较高,河流自北向南流。第5题,内力作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故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流向。
答案:4.B 5.A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