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190  216198  216204  216208  216214  216216  216220  216226  216228  216234  216240  216244  216246  216250  216256  216258  216264  216268  216270  216274  216276  216280  216282  216284  216285  216286  216288  216289  216290  216292  216294  216298  216300  216304  216306  216310  216316  216318  216324  216328  216330  216334  216340  216346  216348  216354  216358  216360  216366  216370  216376  216384  447348 

6.(2008年高考海南卷)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 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下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

解析:第(1)题,首先注意设问中的关键词“洪水”,而非“洪涝”“洪灾”,以免答非所问。洪涝可分为洪水、涝害等,洪水是由于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涝害是由于洪水泛滥在地势低洼处积水成灾。其次注意从材料和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中的“6月下旬至7月中旬”和图中的“淮河干支流”,这次洪水的主要原因就可以结合多雨和水系特征作答。第(2)题,围绕“防洪”,从“分洪的作用”“控制工程的功能”“新河的功能”三个方面回答。

 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

(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怀洪新河:分洪、防涝、灌溉、航运等。

试题详情

5.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答案。第5题,临时建筑大多不太牢固,大风雨时容易发生危险。

答案:4.C 5.B

试题详情

4.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

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

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

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

试题详情

3.(2008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

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

解析:选D。全球变暖对气候的影响在各地的表现不尽相同,降水量有增有减,河湖水位也是有升有降,其变化具有地域性。由于不断升温,我国西部山地高山上的冰雪大量融化,从而使得冰雪总量减少。

(2009年高考广东卷)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4-5题。

试题详情

2.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气候变干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艾丁湖面海拔为负值,说明湖面低于海平面;湖面水位变化相同的高度,南侧出露的面积较北侧小,说明南侧坡度较北侧陡;湖面缩小,湖泊对环境的调节功能减弱,含盐量升高。第2题,艾丁湖位于吐鲁番盆地,降水少,蒸发旺盛。其湖面缩小,说明气候变干,降水减少,蒸发加剧。本区不存在围湖造田问题。绿洲扩大会使湖水量减少,湖泊缩小。艾丁湖汇水面积没有变化。

答案:1.A 2.D

试题详情

1.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 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试题详情

6.(2009年高考江苏卷)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________,建议________。

②在E、F两地中,________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________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对等压线、等高线、地形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第(1)题,A城镇风向可根据等压线分布情况判断,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形成西南风,图中等压线向西南延伸的狭长区域形成冷锋,A地此时位于冷锋前方,晴天概率大,D地在冷锋后,冷锋降水多在锋后及锋面附近。第(2)(3)题,D处于山谷处,且等高线密集,易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A处于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第(4)题,据材料,海拔500米以上山地多为陡坡,不适宜开垦耕地,适宜发展林业。由图中可知,E地为两个陡崖之间的谷地,有河流经过,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答案:(1)西南风 A A地位于冷锋锋前

(2)D 坡陡;水充足

(3)A 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

(4)林业 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 E 遥感

试题详情

5.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

A.道路③        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

解析:选B。若要用大型运输车运送重型机械设备,应选择相对平坦的道路,道路①最适合。

试题详情

4.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解析:选D。道路①是3条道路中线路最长的,因而不可能是直线;道路③经过最高点(约375米);①②道路在300米以下路段的海拔、坡度和长度基本一致,极有可能重合。

试题详情

3.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

A.80 m           B.110 m

C.170 m          D.220 m

解析:选B。首先应明确三条曲线的起点为甲地,终点为乙地。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的海拔分别约为260米和150米,因而正确选项为B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