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大都市圈投资、出口、消费占GDP比重表(单位:%)
材料二 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以“基塘”特色闻名于世,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水果种植、淡水养鱼、蚕桑、蔗糖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地的种植结构发生转变。(见下表)
1978年、2004年广东顺德基地作物结构变化表(单位:万亩)
(1)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简述其共同的地理位置优势。
(2)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重要轻工业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综合材料二,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蚕茧产量减少对广东的生丝和丝织业出口创汇产生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4)简述三大都市圈在经济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6.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甲 |
水稻 |
油菜、棉花等 |
乙 |
春小麦、玉米 |
甜菜、大豆等 |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读“汽车工业空间组织演化过程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b阶段→d阶段,汽车企业在海外拓展的过程是 ( )
A.建立销售中心→建立组装厂→建立零部件生产厂
B.建立零部件生产厂→建立组装厂→建立销售中心
C.建立组装厂→建立销售中心→建立零部件生产厂
D.建立销售中心→建立零部件生产厂→建立组装厂
15.与d阶段相比,e阶段汽车组装厂和零部件生产厂在空间组织上发生的最重要变化是( )
A.组装厂和零部件生产厂分散
B.组装厂和零部件生产厂集聚
C.组装厂和零部件生产厂规模减小
D.组装厂和零部件生产厂联系削弱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城市化不合理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11~13题。
11.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12.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
A.绿地 B.工业区
C.交通区 D.住宅区
13.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据此回答9~10题。
9.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济发展 B.自然条件
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7~8题。
7.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8.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
6.下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的是 (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4~5题。
4.根据图中反映的信息,甲地广泛分布的肥沃土壤最有可能是 ( )
A.黄土、棕壤 B.红壤、紫色土
C.黑土、黑钙土 D.砖红壤、栗钙土
5.计划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进行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其中合理的是 ( )
A.甲处开荒种植玉米
B.乙处垦殖种植水稻
C.丙处发展棉花生产
D.丁处广泛建设茶园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 ( )
A.冬小麦和高梁 B.春小麦和玉米
C.水稻和甜菜 D.谷子和大豆
2.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
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
3.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17.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三十年前我国邻近城市的水体基本上不存在富营养化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的东海、南海多次出现赤潮,许多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城市垃圾过去是堆放在城市周围的郊区地面,既散发异味,又滋生传染疾病,现在是填埋在城市周围的沟壑内,又出现了垃圾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问题以及垃圾产生的气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
材料二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材料三 漫画“我不进城”
材料四 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退耕后的农民既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口粮,又从多种经营和其他副业中增加了收入。
(1)材料一所述的污染的污染源有哪些?治理措施有哪些?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3)大树移植可使城市迅速绿化,但该绿化以山区的森林植被破坏为代价,试分析山区森林植被破坏给下游地区和城市造成哪些影响?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