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203  216211  216217  216221  216227  216229  216233  216239  216241  216247  216253  216257  216259  216263  216269  216271  216277  216281  216283  216287  216289  216293  216295  216297  216298  216299  216301  216302  216303  216305  216307  216311  216313  216317  216319  216323  216329  216331  216337  216341  216343  216347  216353  216359  216361  216367  216371  216373  216379  216383  216389  216397  447348 

9.据图判断,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

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

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

试题详情

(2010年广东佛山质检)读下图,完成7-8题。

7.在图中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8.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 )

A.巴西暖流        B.本格拉寒流

C.东澳大利亚暖流     D.加那利寒流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判读。第7题,由水温判断图中海域属副热带海域,①处等温线向低温处弯曲,属暖流,位于北半球,②处等温线向高温处弯曲,属寒流,位于南半球;①②均向北流;结合洋流分布可知,南半球寒流分布在大陆西岸,北半球暖流分布在大陆东岸。第8题,如果②在大西洋,应是本格拉寒流。

答案:7.B 8.B

(2010年长沙模拟)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

试题详情

(2010年东北三省三校联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4-6题。

4.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5.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

A.①           B.④

C.⑤            D.⑥

6.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

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

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解析:第4题,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可知,①是水汽输送环节,我国的夏季风可以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第5题,南水北调是改变地表水空间分布的工程措施。第6题,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和能量交换过程。

答案:4.C 5.C 6.A

试题详情

 下图是某大河水系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水系形态多分布在( )

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山地

2.图中所示水系分布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多属于( )

A.海陆间循环       B.内陆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以上都不是

3.下列关于该水系干流水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游流量最小     B.中游流量最小

C.下游流量最小     D.下游流量最大

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水系呈环状从四周向中心流,可判断该地区为盆地。第2题,据图分析,图示区域为内流区,参与内陆循环。第3题,图中河流为内流河,河流最后消失,下游流量最小。

答案:1.C 2.B 3.C

试题详情

1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合适的字母填入图中空格内(每项限用一次)。

A.土地肥力下降       B.洪水灾害增多

C.河道淤塞加快        D.水土流失加剧

(2)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是一个________,一种资源的变化,将使其他资源及其环境发生变化。图中内容表明,生物资源的破坏会危及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资源。

(3)1998年长江洪水并未达到历史上最大流量,却创下多项洪涝灾害的历史纪录。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人为原因:

上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以上分析,你认为人类在利用资源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一基本原理的应用。植被破坏引发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会引起区域内气候、水文等其他要素的改变,进而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形成恶性循环。长江流域的1998年洪灾从人为原因分析,主要在于上游地区的植被破坏、中游的围湖造田和下游的泄洪不畅。

答案:(1)①D ②B ③C ④A

(2)整体 水 土地

(3)乱砍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 围湖造田,削弱了湖泊对干流的调节作用 占用沿岸河道种田建厂,使河流的排洪、泄洪能力下降

(4)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必须预先就其对环境及资源整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全面的评估,综合衡量,防止和减小人类开发可能造成的破坏,并促使环境及各种资源正常发展。

试题详情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

B.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

C.气候变暖、温室作用减弱、气候变冷

D.气候变冷、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

14.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D.大气的温室效应增强

15.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的是( )

A.引起海平面下降

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

D.皮肤癌患者增多

解析: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洋面封冻阻断了洋流的热量输送,减少了海洋水汽蒸发,使气候向冷干方向发展,封冻面积就会继续扩大,形成一个循环圈;气候向冷干方向发展会使生物数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也相应减弱;这样就会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生物繁盛,光合作用加强,二氧化碳浓度就会降低,又导致气温下降,洋面封冻面积就会继续扩大,这又是一个循环圈。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我们正处在这种平衡关系时常形成的全球变暖状态,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可能是使全球各地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答案:13.D 14.A 15.C

试题详情

(2010年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联考)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引起图中地表景观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表形态变化

C.海陆变迁         D.人类活动

1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解析:由图示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该地的大气环流形式没有变化,海陆分布状况没有发生变化,但地表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地形的隆起,使该地出现了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差异,从而导致该地植被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个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11.B 12.A

试题详情

10.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历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代,可以推知当时环境特点为( )

A.气候干燥、冷热多变   B.藻类植物繁盛

C.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D.气候湿润、森林密布

解析:选D。石炭-二叠纪时大量孢子植物繁殖发展,如鳞木、芦木、封印木、大羽羊齿等,并形成万木参天、森林密布的地理环境。

试题详情

读下图,完成8-9题。

8.图中方框分别表示:①大气温度变化幅度减小 ②降水增加 ③空气湿度增大 ④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图中方框a、b、c、d对应的数码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

解析:选D。根据图中各框之间的关系可知,土壤热容量增大可使大气温度变化幅度减小;地面蒸发增多会使空气湿度增大;蒸腾作用增强会使空气湿度增大,同时也会使降水量增加;降水量的增加会使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

9.框图反映的主题是( )

A.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D.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选C。该图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