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分类(按湖泊所在流域特点)内流湖→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
外流湖→外流区→淡水湖。
|
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3、水文特征
(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2)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时间 |
水量 |
水位 |
结冰期 |
夏季风盛行时 |
大 |
上涨、形成汛期 |
无 |
冬季风盛行时 |
小 |
下降、形成枯水期 |
秦岭-淮河以北普遍有 |
(3)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
地区 |
河流 |
流量 |
水位 |
含沙量 |
有无结冰期 |
东北 |
黑龙江、松花江 |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
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 |
少(森林茂密) |
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 |
秦岭-淮河以北 |
辽河、海河、黄河 |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
汛期短(雨季短) |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
短(位于暖温带) |
秦岭-淮河以南 |
长江、珠江 |
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 |
汛期长(雨季长) |
小(流域内植被好) |
无(亚热带,冬季均温0°C以上) |
(4)内流河水文特征
①分布地区:西北内陆
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②主要特征 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③ 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
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态环境问题:
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其原因是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增,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2、水系形态
(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与自然灾害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
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
1、内流区和外流区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内、外流区
区 域 |
范围 |
占全国决面积 |
占全国总水量 |
内流区 |
内流河的流域 |
1/3 |
不到5% |
外流区 |
外流河的流域 |
2/3 |
95%以上 |
13.(1)太平洋板块 亚欧地区 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2)①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②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而形成
③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而形成的(或两个大陆板块相撞)
④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带
图4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11-12题。
11.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12.a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河流沉积作用 B.湖泊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13.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A B C
D E F 。
(2)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
①太平洋西部的岛弧和海沟的成因是:
。
②红海的面积不断扩大原因是:
。
③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是:
。
④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能力训练答案]
1、A 2、D 3.BD 4.AD 5.AD 6.CD 7.BD、8、A 9、C 10、B 11、C
12、D
①黄河
②冲积平原
③侵蚀平原
④喀斯特低山
⑤花岗片麻岩低山
8.这些泉群的主要补给区为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⑤
9.这些泉群的水源主要为
A.土壤水 B.潜水 C.承压水 D.地表径流
10.这次泉水由枯变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实施地下水回灌取得成效 B.2003年黄河中下游地区雨量大增
C.退耕还林发挥了良好生态效益 D.南水北调东线将长江的水调入黄河
图5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6为图5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表2为图5中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3-7题。
表2
月 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月平均气温(℃) |
-7.3 |
-2.5 |
5.3 |
11.7 |
16.7 |
20.5 |
22.4 |
21.0 |
15.9 |
9.4 |
1.6 |
-5.7 |
月平均降水量(mm) |
0.5 |
0.6 |
2.5 |
6.0 |
13.0 |
11.0 |
19.8 |
28.5 |
17.0 |
9.0 |
1.6 |
0.5 |
3.根据表2的气候数据,判定P地所在地区属于 ( )
A.亚热带 B.温带 C.季风气候 D.大陆性气候
4.河流R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 ( )
A.夏季降水 B.春季降水 C.深层地下水 D.冰川融水
5.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中上游地区工业生产发展 B.臭气层空洞
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D.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
6.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温度下降 B.温度升高
C.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 D.过量抽取地下水
7.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 ( )
A.增加移民 B.控制人口数量 C.扩大耕地面积 D.保育天然植被
1.在六大板块中,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比较K、L、M、N四地洋底地壳的地质年龄 ( )
A.L>N B.L<N C.L>K D.M>N
4、断层:隧道、水库选址时,应避开,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 后果。
[能力训练]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