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323  216331  216337  216341  216347  216349  216353  216359  216361  216367  216373  216377  216379  216383  216389  216391  216397  216401  216403  216407  216409  216413  216415  216417  216418  216419  216421  216422  216423  216425  216427  216431  216433  216437  216439  216443  216449  216451  216457  216461  216463  216467  216473  216479  216481  216487  216491  216493  216499  216503  216509  216517  447348 

分类(按湖泊所在流域特点)内流湖→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

外流湖→外流区→淡水湖。

分布
 
      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区,占我国湖泊面积的一半,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试题详情

3、水文特征       

(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2)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时间
水量
水位
结冰期
夏季风盛行时

上涨、形成汛期

冬季风盛行时

下降、形成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北普遍有

(3)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

地区
河流
流量
水位
含沙量
有无结冰期
东北
黑龙江、松花江
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
少(森林茂密)
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
秦岭-淮河以北
辽河、海河、黄河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汛期短(雨季短)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短(位于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珠江
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
汛期长(雨季长)
小(流域内植被好)
无(亚热带,冬季均温0°C以上)

(4)内流河水文特征

①分布地区:西北内陆

       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②主要特征  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③ 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    

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态环境问题:

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其原因是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增,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试题详情

2、水系形态

(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与自然灾害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 

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

试题详情

1、内流区和外流区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内、外流区

区   域
范围
占全国决面积
占全国总水量
内流区
内流河的流域
1/3
不到5%
外流区
外流河的流域
2/3
95%以上

试题详情

13.(1)太平洋板块  亚欧地区   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2)①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

②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而形成

③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而形成的(或两个大陆板块相撞)

④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带

试题详情

图4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11-12题。

   

   

11.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12.a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河流沉积作用                  B.湖泊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13.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A          B          C   

         D          E          F          。

  (2)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

     ①太平洋西部的岛弧和海沟的成因是:                      

                                     。

     ②红海的面积不断扩大原因是:                     

                                     。

     ③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是:                          

                                     

     ④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能力训练答案]

1、A  2、D  3.BD  4.AD  5.AD  6.CD  7.BD、8、A  9、C  10、B  11、C 

12、D

试题详情

2003年秋季,泉城济南市许多干涸多年的泉群重新涌水,图1表示济南市附近地貌类型,据此回答8-10题:

                        ①黄河

                                    ②冲积平原

                                    ③侵蚀平原

                                    ④喀斯特低山

                                    ⑤花岗片麻岩低山

8.这些泉群的主要补给区为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⑤

9.这些泉群的水源主要为

    A.土壤水        B.潜水          C.承压水        D.地表径流

10.这次泉水由枯变丰的最主要原因是

    A.实施地下水回灌取得成效          B.2003年黄河中下游地区雨量大增

    C.退耕还林发挥了良好生态效益       D.南水北调东线将长江的水调入黄河

试题详情

图5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6为图5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表2为图5中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3-7题。

 

表2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22.4
21.0
15.9
9.4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19.8
28.5
17.0
9.0
1.6
0.5

3.根据表2的气候数据,判定P地所在地区属于                          (   )

    A.亚热带         B.温带         C.季风气候       D.大陆性气候

4.河流R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                                      (   )

    A.夏季降水       B.春季降水      C.深层地下水      D.冰川融水

5.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中上游地区工业生产发展          B.臭气层空洞

    C.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D.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

6.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温度下降                      B.温度升高

    C.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              D.过量抽取地下水

7.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                  (   )

    A.增加移民       B.控制人口数量  C.扩大耕地面积    D.保育天然植被

 

试题详情

如图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读图回答1-2题。

1.在六大板块中,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比较K、L、M、N四地洋底地壳的地质年龄                           (   )

    A.L>N           B.L<N          C.L>K           D.M>N

试题详情

4、断层:隧道、水库选址时,应避开,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      后果。

[能力训练]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