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343  216351  216357  216361  216367  216369  216373  216379  216381  216387  216393  216397  216399  216403  216409  216411  216417  216421  216423  216427  216429  216433  216435  216437  216438  216439  216441  216442  216443  216445  216447  216451  216453  216457  216459  216463  216469  216471  216477  216481  216483  216487  216493  216499  216501  216507  216511  216513  216519  216523  216529  216537  447348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a 地区发展种植业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   )

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

C.地势低平     D.气温日较差大

24.图中a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   )

A.春小麦      B.冬小麦

C.甜菜        D.棉花

试题详情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19.下列有关东北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然地域单元完整           B.资源丰富

C.只包括黑、吉、辽三省         D.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20-22题。

20.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季风风向     D.纬度位置

21.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但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   )

A.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B.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C.不合理的灌溉,土壤盐碱化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22.针对东北区的土地、森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东北区将建设全国性的(  )

A.商品粮基地      B.商品棉基地      C.林业基地       D.牧业基地

试题详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不受气候条件制约的是                       (   )

A.作物品种     B.耕作制度     C.生产季节     D.农业机械

2.关于气候对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的需求

B.无霜期从南部的80天到最北部的180天左右

C.东北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春旱的影响

D.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利

3.东北地区农事活动特点是                        (   )

A.秋播、春管、夏收           B.春播、夏管、秋收

C.夏播、秋管、冬收           D.秋播、春夏管、冬收

4.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于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5.东北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到北排列顺序的是          (   )

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B.森林类型:暖温带常绿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

C.作物:冬小麦、春小麦、甜菜      D.土壤:黑土、黑钙土、草甸黑土

6.下列关于东北经济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北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    B.重要农业基地和轻工业基地

C.东北区是我国第一个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D.农业非常发达而重工业基础薄弱

7.易使东北农作物受到影响的是                      (   )

A.春旱       B.低温冷害     C.伏旱       D.洪水

8.东北地区北部的主要农作物是                      (   )

A.冬小麦、棉花   B.春小麦、水稻   C.玉米、高粱    D.春小麦、大豆

9.下列关于东北沼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沼泽是生态系统;②沼泽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③沼泽可缓解气温的日、年变化;④应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东北沼泽,以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东北林区开发所造成的问题是                      (   )

A.黑土退化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盐碱化    D.湿度过大

11.“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12.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           (   )

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③大规模商品化生产;④大规模国家经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东北地区农业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是                    (   )

A.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          B.提高区域专业化水平

C.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          D.进一步提高粮食商品率

14.东北国土开发整治的一个方向就是发挥                  (   )

A.劳动力资源优势  B.土地资源优势   C.气候资源优势   D.动物资源优势

15.关于东北地区防护林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干旱风沙区      B.位于东北平原多林地区

C.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成效显著

16.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中央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比较,主要区别是      (   )

A.人少地多,粮食商品率高        B.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和小麦

C.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17.下列著名的畜牧优良品种中,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

A.牦牛       B.滩羊       C.细毛羊      D.三河牛、红牛

18.东北区向国家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省区是                  (   )

A.黑        B.辽        C.吉        D.内蒙古

试题详情

判断22-25题。

22.图中①、②的地理含义分别是      (   )

    A.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C.光合作用、释放氮气             

    D.呼吸作用、释放氧气

23.图中腐殖质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释放钾、磷、钙等养分元素,供植物吸收

    B.增加土壤空隙、保证充足的空气

    C.释放以氮为主的养分,供植物吸收

    D.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供植物直接吸收

24.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                                (   )

    ①有机质的累积    ②岩石风化        ③地下水吸收      ④养分元素富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如果该示意图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考虑到淋失作用的存在,则该地的土壤特点是

                                                                (   )

    A.土质疏松,富含钙质              B.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C.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D.碱性土壤,富含钾、钠等养分

试题详情

图7是我国东部某河流的径流变化图,据图判断19-21题。

19.根据径流的变化特征,①、②、③的补给类型分别是                    (   )

      A.雨水、地下水、冰川融水

    B.地下水、雨水、湖泊水

    C.雨水、积雪融水、地下水

    D.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

20.调节该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的理想措施是  (   )

    A.跨流域调水     B.围湖造田

    C.修建水库       D.保护湿地

21.读河流5、6月份径流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

    A.春耕生产,农业灌溉用水增加

      B.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加

    C.沿岸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

    D.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减弱

图8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

试题详情

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16-18题。

16.甲图中 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 )

A.①        B.②         C.③        D.④

17.若该地多山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8.乙图为甲图中某地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刚好位于O点,则其最佳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试题详情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14-15题。

14.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15.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

20080904
 
    A.地形      B.土壤      C.洋流      D.降水

试题详情

刚好出现极昼现象。回答12-13题。

12.该考察船到达B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

A.11月                       

B.3月   

C.6月                        

D.9月

13.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    

A.28°         B.42°         C.48°          D.62°

试题详情

11.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北京时间8时整的是(提示:太阳直射的经线为12时)   (   )

 

一极地考察船从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B地

试题详情

读太阳直射点在P点,某时刻以P点为中心周边地区的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完成8-10题

8.M点的纬度位置是              (   )

     A.50°N       B.40°N  

    C.20°N        D.55°N

9.此日,M点是               (   )

     A.昼长夜短       

    B.8点钟日出

   C.太阳高度角将变大   

   D.昼夜等长

10.N地此时的地方时是                                                (   )

   A.12时         B.13时20分     C.11时40分     D.13时40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