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344  216352  216358  216362  216368  216370  216374  216380  216382  216388  216394  216398  216400  216404  216410  216412  216418  216422  216424  216428  216430  216434  216436  216438  216439  216440  216442  216443  216444  216446  216448  216452  216454  216458  216460  216464  216470  216472  216478  216482  216484  216488  216494  216500  216502  216508  216512  216514  216520  216524  216530  216538  447348 

1、范围和国家

欧洲东部: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之间的欧洲部分

北亚: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部分

试题详情

3、德国

   (1)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2)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

中部谷地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

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3)发达的工业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发展条件
 
有利:丰富的煤炭、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不利: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发展宇航、飞机、微电子

分布特点: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鲁尔区的兴衰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区位优势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⑤广阔的市场

 ①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

衰落原因    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综合整治   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4)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墨尼黑:南部中心,新兴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试题详情

2、国家和居民

   (1)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2)居民: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匈牙利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3)经济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发达,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4)发达的旅游业

试题详情

1、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

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

   (2)海岸线曲折

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3)地形

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分布
 
       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勃郎峰本区最高

深受冰川影响:湖泊多--“千湖之国”芬兰

峡湾海岸--挪威沿海

平原呈波状起伏--波德平原

阿尔卑斯山脉两侧散布的湖泊

  (4)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气候:成因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气候
海陆分布
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地形
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洋流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分布
 
     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5)河湖

河流特征及成因:河网较密,水量充沛,长河较少。

主要河流:

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湖泊: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试题详情

27.[解析]题目已明确该地区为黄淮海地区,并且图的中心位置为河流、沼泽地,因此低洼易涝、盐碱是其主要问题。通过图中数据和图例分析,C点海拔较高,靠近耕地,应为建村落的理想地方。治理低洼易涝、盐碱地的主要措施是,挖鱼塘、筑台田,调节水盐运动规律。

[答案](1)洪涝(1分) 地势低平,河道弯曲;多沼泽,排水不畅(2分)(2)盐碱(1分)  地表水丰富,但排水不畅,导致地下水位高;且华北地区受春旱影响,蒸发量大(2分)(3)C(1分) 靠近农田和牧场;交通便利,利于生产和生活;地势相对较高,免受洪水威胁(3分)(4)在低洼的沼泽地带发展水产养殖业,推行鱼塘-台田模式;在蔬林地和灌木林地发展经济林木。(2分)

试题详情

(二)双项选择题

19.AB[解析]东北山环水绕,平原中开,自然地域单元完整,且资源丰富;但其范围包括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一部分;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20.BC[解析]东北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受夏季风和距离海洋远近因素影响。

21.AB[解析]肥力下降、湿地破坏是东北农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AC[解析]东北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最大的林区。

23.AD[解析]据图中信息可知,a点位于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水源充足,晴天多,因此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24.AC[解析]据a地所处地理位置,冬季气温低,冬小麦不能安全过冬(应为春小麦),甜菜是一种喜温凉的糖料作物,此处适宜。

25.AB[解析]“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是在农业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为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满足人们对健康、无公害产品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交通与城市、工矿业发展,使农业布局与结构发生变化。

26.BC[解析]劳力充足和粮食产量大的地区,一般也是人口较多地区,商品率并不高;人多地少,商品率不可能高。

试题详情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都与气候条件(热量和水分)密切相关,而农业机械属于社会因素,不受气候条件制约。

2.D[解析]东北热量只能基本满足一年一熟;无霜期应从北到南递增;东北因为有积雪融水,所以基本不受春旱影响。

3.B[解析]东北由于冬季太寒冷,冻土无法开耕,所以只有春夏秋三季有农事活动。

4.B[解析]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在大兴安岭以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5.A[解析]暖温带应是落叶阔叶林;甜菜比春小麦纬度稍低;黑土与黑钙土是东西差异。

6.C[解析]东北棉花很少,是重要的农业和重工业基地,由于原有基础好,是我国第一个较成熟的大经济区,被称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

7.B[解析]东北有积雪融水,没有春旱;伏旱是江淮地区现象;东北降水不太多,洪水现象较少;由于纬度较高,低温冷害对农作物危害较大。

8.D[解析]东北棉花很少,水稻只有南部有少量分布;高粱不是主要农作物。

9.D[解析]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对东北的沼泽现在已严禁开垦。

10.B[解析]我国东北林区存在过度砍伐现象,这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黑土是沼泽区的土壤。

11.C[解析]“北大仓”指三江平原,主要种植小麦,由于地广人稀,大多作为商品粮远销其他各地。

12.A[解析]东北地区土地连片,地形平坦,故商品粮基地的机械化和区域专业化程度高。

13.A[解析]东北农业资源类型多,从发展方向看,应以综合开发最有价值。

14.B[解析]东北纬度较高,地广人稀,国土开发与整治的方向应立足于土地资源优势。

15.C[解析]东北防护林的位置在大兴安岭以东、东北平原西侧原有森林破坏较严重的地区,是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16.C[解析]主要区别是我国东北是国营农场,而美国中央大平原是家庭经营,其他三点是两地的共同点。

17.D[解析]A属于青藏高寒畜牧业区;滩羊在宁夏;细毛羊在新疆;东北的为三河牛、三河马和红牛。

18.A[解析]黑龙江省由于地广人稀,又有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所以其提供的商品粮最多。

试题详情

27.下图是我国黄淮海地区某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读后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

 

 

(2)除(1)灾害外,农业生产还受__________威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有效地开发当地土地资源,拟在该地区建设一个新村庄。A、B、C、D四点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__点,理由是: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该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

[答案与解析]

试题详情

26.我国的全国性的商品粮基地应该建在                    (   )

A.劳力充足和粮食产量大的地区      B.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较好的地区

C.粮食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的地区    D.人多地少、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分)

试题详情

25.近年来,黑龙江省利用当地生产条件,大力倡导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无公害稻米、木耳、蜂蜜等产品销售旺盛。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        (   )

A.国内及国际市场对优质的、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

B.农业生态环境较好,污染轻       C.交通运输网发达,交通运输方便

D.城市及工矿业发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