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391  216399  216405  216409  216415  216417  216421  216427  216429  216435  216441  216445  216447  216451  216457  216459  216465  216469  216471  216475  216477  216481  216483  216485  216486  216487  216489  216490  216491  216493  216495  216499  216501  216505  216507  216511  216517  216519  216525  216529  216531  216535  216541  216547  216549  216555  216559  216561  216567  216571  216577  216585  447348 

14.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试题详情

33.(28分)

(1)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供给充足街道成本低(也可以从广东等省生产成本高等角度分析)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

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也可以从安徽省劳动力富余等角度分析)

(2)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3-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05-资源跨区域调配

试题详情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图1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1-2题。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   

B.核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卷)33.(28分)根据材料和图1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

《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⑴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15分)

⑵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13分)

试题详情

图l3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A.①为资金    B.②为技术   C.③为劳动力   D.④为原料

26.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试题详情

33.问题:行业雷同加剧可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恶性竞争,不符合行业结构优化的战略要求(2分,任答两点即可)。

建议:甲市要继续率先并带动乙、丙两市的行业升级与优化;三市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加快发展具有地域优势的行业;形成本市特色的主导行业,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分,任答两点即可)。

试题详情

32.先下降(1分)后上升(1分);行业结构升级(或传统行业转移)(1分);扩大(1分)

试题详情

3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分);甲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1998和2002年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层次,到2006年下降到第四层次,而接受转移的乙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2001年进入主导行业,2006年上升为第三层次(2分)(丙市交通设备制造业在1998年、2002年未进入主导行业,在2006年开始进入主导行业)(两市任答一个即可)

试题详情

30.通信设备制造(1分);纺织(1分);技术(1分);劳动(1分)

试题详情

2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区域属于_______自然带,其分布上的共同特征是该自然带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  

(2)图中两斜线区域面积不同,试从大陆轮廓形状、地形两方面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试题详情

20.认读下列各图并回答问题。右图为1941年12月7日,日本空军偷袭珍珠港舰队的航行路线,图中X处为美国夏威群岛。

     

(1)左图中主体部分表示       洲的       群岛。

(2)写出檀香山的地理坐标       ,它与中途岛的距离约为    km。

(3)该群岛拥有大面积不同时代的熔岩,有的很新鲜,其成份中二氧化硅含量少,铁、镁成分相对多,气体含量也少。据此可以知道该群岛有火山活动,这种火山属   类型。火山喷发的熔岩属       性质,火山的爆发力   。 (4)    

(4)右图中到达夏威夷群岛的航线有两条(A、B),说明日本海军为什么要选择A航线进攻珍珠港?                          

                                  

(5)请从地理学科知识,分析说明日本选择1941年12月作为偷袭珍珠港的时间和原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