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434  216442  216448  216452  216458  216460  216464  216470  216472  216478  216484  216488  216490  216494  216500  216502  216508  216512  216514  216518  216520  216524  216526  216528  216529  216530  216532  216533  216534  216536  216538  216542  216544  216548  216550  216554  216560  216562  216568  216572  216574  216578  216584  216590  216592  216598  216602  216604  216610  216614  216620  216628  447348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化石燃料

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从图中分析大气中CO2的来源:(1)是动植物遗体分解;(2)是呼吸作用;(3)

是燃烧化石燃料;其中燃烧化石燃料是主要的。

答案:B

12.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臭氧空洞的形成主要是人类使用的制冷设施释放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消耗

臭氧,与森林破坏无关。

答案:D

试题详情

10.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                   ( )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消费功能      D.选择功能

解析:从图中关系不难看出,藏羚羊的存活率和数量与环境有关,环境影响藏羚羊

的数量,藏羚羊的数量也影响环境,它们之间要达到某种平衡状态。

答案:B

试题详情

9.下图所示是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中小圆圈表示特定时间内该种群

的个体数)。由图可知                         ( )

A.绵羊的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B.绵羊的数量不可能与该岛屿的环境形成一种平衡

C.在自然状态下绵羊种群的数量最后基本稳定,证明了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D.绵羊种群的数量变化和该岛屿的地理环境互不相干

解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可以使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达到平衡状态。在自然状态下,最终绵羊的数量基本稳定,这也是地理环境平衡功能的体现。

答案:C

试题详情

8.若图中有四地,其对应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别为甲(3℃,800 mm)、乙(15℃,900

mm)、丙(7℃,5 mm)、丁(23℃,2 900 mm),则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同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乙两地年降水量接近,则其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同。

答案:A

试题详情

7.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B.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C.年降水量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D.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岩石风化的深度与降水和年均温变化曲线的变化趋势存在着

一定的正相关性:即年均温越高、降水越多的地区,岩石风化越深。

答案:B

试题详情

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5-6题。

5.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解析:修建水库一方面导致土壤水增多,给植被生长提供更多水分,植被覆盖率增加,进一步导致蒸腾作用加强,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另一方面导致库区蒸发量增大,水库周围降水增多。

答案:C

6.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

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解析: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可以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少洪涝灾害的发

生,同时大坝修建之后,径流趋缓,携带的泥沙减少,三角洲面积有减少的趋势。

答案:D

   读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回答

7-8题。

试题详情

图,读图完成3-4题。

3.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

用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而这些方面与河流流域内的气候密切相关。松花江地处东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而珠江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两条河流由于气候不同,而水文特征差异很大。

答案:A

4.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

A.⑤        B.⑥         C.⑦         D.⑧

解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主要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中⑥表

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故选B。

答案:B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

试题详情

 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1-2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解析:图中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分解如下:①当地为平地、森林植被;②当地地壳隆起升高,使背风坡由森林变为草原;③阶段地壳继续升高,背风坡出现了沙漠。这一过程中,变化的是地势和植被,而植被的变化又是地势变化的结果,故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

答案:B

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解析: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也发生改变,说明这些要素构成

了一个完整的地理环境,即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A

 (2010·营口模拟)右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

试题详情

[课时作业]

试题详情

1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均为河流堆积地貌,试比较两者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

 
形态特征
分布规律

 
 

 
 

(2)分析制约图中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

(3)如果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新疆中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那么甲处适宜发展的农业

  。如果该地区地下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油井的合适位置是  (A、B、C)处。

(4)图示地区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断裂、褶皱、侵蚀、沉积     B.褶皱、断裂、沉积、侵蚀

C.侵蚀、褶皱、沉积、断裂      D.褶皱、断裂、侵蚀、沉积

解析:(1)甲位于山前,是河流流出山口后冲积形成的冲积扇;乙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是河流冲积形成的广阔平原。(2)断层地带易被侵蚀成河谷、地势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3)新疆气候干旱,山前冲积扇受高山冰川融水影响,水源丰富,可发展绿洲农业;油气资源往往储存在背斜构造中。(4)由断层切断褶皱构造,可推断该地区先形成褶皱后断裂成断层,由褶皱顶部岩层缺失,且上面存在沉积岩(或沉积物),可断定褶皱和断层发生后又遭受过外力侵蚀,后又地壳下降,发生泥沙沉积。

答案:(1)

 
形态特征
分布规律

冲积扇坡地
河流流出山口处

低缓平坦(或平原)
河流中下游地区

(2)地形(地势),断层。 (3)绿洲(灌溉)农业 A (4)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