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地球上某区域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15-16题。
15.如果该图表示某一气压带,则该气压带为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解析:根据等压面的弯曲程度(中部向上弯曲)可以判断该气压为高压,但极地高气压的四周都为南或北,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16.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受上题气压带的影响 ( )
A.极地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解析: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
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
解析:据甲图可知,此时的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季,故0°-10°、10°-20°的地方都盛行东北信风,20°-30°的地方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30°-40°的地方盛行西南风,即D项正确。
答案:D
14.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解析:根据甲图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南可知,甲代表北半球冬季;乙图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代表北半球的夏季,可表示7月份;故B项正确。
答案:B
读图,回答10-12题。
10.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是 ( )
A.甲--热带草原气候,乙--热带雨林气候
B.甲--热带雨林气候,乙--热带沙漠气候
C.甲--热带草原气候,乙--热带季风气候
D.甲--热带雨林气候,乙--热带草原气候
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甲、乙分别位于巴西沿海和内陆。
答案:D
11.导致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解析:乙地位于巴西高原上,甲地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差异导致气候差异。
答案:C
12.与甲地相符的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量年内分配比较均匀。
答案:B
读2009年2月2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全国气象旱涝分布图,回答7-9题。
7.位于特旱区的城市有 ( )
A.广州、南宁 B.呼和浩特、沈阳
C.太原、石家庄 D.兰州、西安
解析:读图可知位于特旱区的城市是石家庄、太原。
答案:C
8.下图所示天气系统中,造成华北地区干旱的是 ( )
解析:华北地区位于北半球亚欧大陆东部,冬春季节受冷高压控制易形成春旱。
答案:D
9.图中所示灾害分布,受灾最严重的粮食作物是 ( )
A.冬小麦 B.春小麦
C.玉米 D.水稻
解析:华北地区属于我国冬小麦分布区,故该地区冬小麦受灾最严重。
答案:A
(2010·南昌模拟)下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回答3-6题。
3.若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 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 ( )
A.1.5℃ B.2.5℃ C.15℃ D.25℃
解析:在对流层中,海拔每升高1 000米,温度降低6℃,故①②两地相差15℃。
答案:C
4.①地的各种辐射,以可见光为主的是 ( )
A.A1 B.B1 C.C1 D.D1
解析:①地的辐射A1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吸收较少,因此A1以可见光为主。
答案:A
5.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 )
A.两者均增强 B.两者均减弱
C.前者减弱,后者增强 D.前者增强,后者减弱
解析: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2减弱,大气逆辐射D2将增强,故选C。
答案:C
6.①②两地热力状况 ( )
A.A1>A2 B.B1>B2
C.C1<C2 D.D1>D2
解析:A1、A2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1地势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A2正好相反,所以A1>A2。
答案:A
(2010·北京西城区测试)读下图,回答1-2题。
1.导致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距海远近
C.大气环流 D.地形因素
解析:甲乙两地等温线闭合,可能是受地形影响。
答案:D
2.甲、乙、丙三地一月均温比较 ( )
A.甲地最高 B.乙地高于丙地
C.丙地高于甲地 D.乙地最高
解析:甲地气温在-8℃--6℃之间;乙为-16℃--18℃之间,故气温最高。
答案:A
17.(2009·安徽高考)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 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解析:本题以罗布泊水面变化为背景,考查地势变化,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第(1)题,地势与河流三角洲变化相关,结合图中三角洲变化判断即可。第(2)题,首先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河流水量与三角洲之间的关系判断即可。第(3)题,从环境的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角度结合干旱区域特征综合分析。
答案:(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
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
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
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3)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筹上、中、下游用
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
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16.(2010·南京调研)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2: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
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
江汉平原 |
宁夏平原 |
自然带类型 |
|
草原、荒漠过渡带 |
主要粮食作物 |
|
小麦 |
根据当地问题自然、社会等特点, 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
××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
(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3)试解释黄河在本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
(4)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
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中。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
解析:(1)两地中甲为江汉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农作物为水稻;乙为宁夏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荒漠化明显,研究性学习针对当地情况,合理选择即可。(2)湖泊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有调节气候(对气温和降水都有明显的影响),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能净化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作用。湖泊减小,湖泊变为陆地,气候大陆性增强,洪涝灾害多发,水体净化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体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3)河流出现凌汛现象的原因是有结冰期的河流,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结冰和融冰期都有可能出现。该河段自南向北流,冬季气温低有结冰期,因此可能出现凌汛现象。(4)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植被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下渗减少,蒸发增强,地面变得干燥,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空气的湿度降低,降水减少,会加剧荒漠化的趋势。
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水稻 铁路沿线固沙植被
的研究等(只要符合当地情况即可)
(2)气候大陆性增强(气温变化增大、降水减少、变率增大)、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
水体净化能力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生存、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任答三点)
(3)冬季气候寒冷,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
(4)从上至下依次为A、B、C
北地区的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14-15题。
14.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
是 ( )
A.地面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降水 D.地面径流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西北地区风尘沉积通量呈上升趋
势,由此推断青藏高原阻断了印度洋水汽进入,致使西北地区气候更加干旱。
答案:B
15.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 ②植被覆盖率增大 ③河湖及其水量增加 ④太阳辐射更
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青藏高原的隆起使西北地区更加干旱,晴天增多,太阳辐射增强。
答案:A
13.下图体现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同的
B.我国西北地区物理风化弱,化学风化强
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不会对气候要素产生影响
D.气候要素的变化导致该地区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解析: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推动地理环境发展变化,气候要素是西北内陆地理环境形成的主要因素。
答案:D
风尘沉积通量大小可以指示地区干燥度的变化。下图反映了青藏高原隆起与西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