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439  216447  216453  216457  216463  216465  216469  216475  216477  216483  216489  216493  216495  216499  216505  216507  216513  216517  216519  216523  216525  216529  216531  216533  216534  216535  216537  216538  216539  216541  216543  216547  216549  216553  216555  216559  216565  216567  216573  216577  216579  216583  216589  216595  216597  216603  216607  216609  216615  216619  216625  216633  447348 

[课时作业]

试题详情

28.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山脉位于  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

理由。(5分)

(2)图中山脉东侧的景观属于  景观,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5分)

(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关键因素是  。(2分)

(4)图中植被类型为    ,实地考察发现图中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

原因是        。(4分)

解析:根据示意图可推断该地区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两侧。(1)根据安第斯山的位置可找出其所在板块,并分析其高度变化趋势及原因。(2)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脉东侧荒漠是由山地隆起阻挡西风深入,气候变干导致的。(3)山地隆起是地理环境演变的关键因素,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整体性的表现。(4)由图中大陆西岸常年盛行西风可推断,该地区的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山脉西坡位于迎风坡,水汽补给充足,降水多,所以雪线低。

答案:(1)美洲 升高。因其位于两大板块的挤压相撞处。

(2)温带荒漠 隆起的山脉(安第斯山)阻挡西风进入,山脉东侧降水少,气候干燥。

(3)地壳运动(或地形抬升)

(4)温带落叶阔叶林 西坡位于山脉迎风坡,降水较多

试题详情

2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推断图中锋面的类型及受该锋面影响的地区的天气特征。(4分) 

(2)分析甲处的地貌形态并简述其形成的原因并指出甲、乙、丙三处中受侵蚀作用最

强的一处,分析其原因。(8分)

(3)假如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部,简述我国东南季风增强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6分)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以判断该锋面为暖锋,受暖锋影响的地区会有连续性降水。第(2)题,甲处的地貌形态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易形成山岭。乙处受到的侵蚀作用最强,结合地形和水的作用分析原因。第(3)题,东南季风增强时,降水增多,河流搬运能力增强,地下水位上升,靠近大陆的海水盐度也降低。

答案:(1)暖锋。天气特征:连续性降水。

(2)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乙处受侵蚀作用最强。背斜顶

部受张力,岩层裂隙发育,常被侵蚀成谷地,水在该处的侵蚀作用较强。

(3)水汽输送量增大,降水增多;河流搬运能力增强;地下水位升高;靠近大陆的海

水盐度降低。

试题详情

26.这是一片备受世人瞩目的土地,从自然环境到人类文明的演进,无不留下深深的印记。自然地理环境又是由大气、水、岩石和生物圈组成的整体。据此读图回答问题。(16分)

(1)由图中资料,分析推断该区域商周时期与现在气候特征的差异。(4分)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该区域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6分)

(3)请你根据统一变化的原理分析在水土流失的过程中,本区域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

一变化的。(6分)

解析:(1)野象的生活需要较为湿热的气候,而商周时期其在中国的分布可到达黄土高原地区,由此可以推测当时当地的气候应比较暖湿。(2)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应从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3)本题需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着手进行分析,答题时应凸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1)商周时期:气候温暖湿润;现在:气候较商周时期干冷。气候处在不断变

化中。

(2)该区域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垂直节理;气候逐渐干冷的变化趋

势导致植被覆盖率逐渐降低,植被保持水土的功能逐渐下降。

 

(3)

由此可知,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

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

试题详情

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24-25题。

24.对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曲线的表示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25.关于下列山地雪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珠穆朗玛峰北坡纬度比南坡高,对应的雪线高度是北坡低于南坡

B.天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雪线高度是北低南高

C.阿尔卑斯山南坡降水多于北坡,雪线南低北高

D.安第斯山南端东西坡纬度相同,对应的雪线东低西高

解析:对不同纬度地区、山地不同坡向的不同雪线的考查,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内容。回忆不同纬度地区的气温、降水量和雪线高度的规律,可知降水量在赤道地区最多,在温带地区也较多,而气温基本上是从赤道到两极递减,雪线的海拔高度取决于降水量和气温,在副热带地区,降水较少,但气温较高,故在副热带地区的雪线是海拔最高的。山地雪线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和气温,对于一座山来说,不同坡向的雪线高度,首先取决于降水,其次,取决于气温,因此,山地迎风坡降水多,雪线应该低,所以,只要判断出每座山哪一坡是迎风坡,哪一坡是背风坡,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题中提供的四座山脉中,可以看出只有对天山雪线的高低判断是正确的。

答案:24.A 25.B

试题详情

原、荒漠、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读图完成22-23题。

22.关于各代号所表示植被类型的判断,正确的为              ( )

A.甲为硬叶林

B.丙为热带雨林

C.丁为针叶林

D.戊为阔叶林

解析:甲处降水稀少、温度高,植被类型为荒漠;丙处降水少、温度低,不可能存在热带雨林;丁处降水多、温度高,最有可能是热带雨林;戊处降水丰富、温度适中,为阔叶林。

答案:D

23.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 )

A.丙在非洲广泛分布

B.甲分布区域的气温日较差小

C.乙分布区域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半年

D.戊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解析:非洲为热带大陆,而丙处降水少、温度低,在非洲没有广泛分布;甲处降水

稀少、温度高,为热带沙漠气候区,气温的日较差大;乙处降水和温度适中,为温

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多集中在夏半年;戊地处大陆东岸,不可能为地中海气候

区。

答案:C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

试题详情

右表示由小到大)。据此回答19-21题。

19.图中①②③④曲线与其相关的项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年降水量       B.②-植物年生长量

C.③-年平均气温      D.④-年太阳辐射量

解析:①曲线随高度增加基本呈递增趋势,应为年太阳辐射量;②曲线随高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且在海拔5000米以上仍有分布,应为年降水量;③曲线随高度增加基本呈下降趋势,应为年平均气温;④曲线在山脚量最大且4000米以下变率较大,应为植物年生长量。

答案:C

20.使①③两曲线在d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面状况        B.大气环流       C.地形       D.坡度

解析:①③两曲线在海拔2000-3000米处有小幅度变化,是受地面状况影响的

结果。

答案:A

21.如果此山为我国天山,与c、d、e相比,b处交通便捷、城镇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地势平坦 ②人口较多,工农业较发达 ③水源丰沛 ④昼夜温差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据图可知,b位于天山山麓地区,与c、d、e相比,地势平坦,人口较多,

工农业较发达,故交通线和城镇较多。

答案:A

 下图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分别为草原、苔

试题详情

回答16-18题。

16.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解析: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是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结果,体现了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A

17.①图中植被和农业带的分布与②图中甲、乙、丙、丁四线段所经地区一致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丁表示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甲、乙、丙表示的都是从赤道向两

极的地域分异,但能体现①图中沙漠、草原带的只有乙。

答案:B

18.①图中草原带形成的原因是                     ( )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受到西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C.冬季风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D.多高山冰雪融水,水源较为丰富

解析:①图中草原带位于里海沿岸,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

答案:B

 下图是某山地海拔与植物年生长量、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太阳辐射量的关

系图(图中横坐标表示植物年生长量、年降水量、年太阳辐射量及年平均气温,从左至

试题详情

回答14-15题。

14.“女王头”独特的地貌对应的外力作用是                ( )

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

解析:“女王头”为海岸怪石,且“玉颈”处浸在海水中,故“女王头”独特的

地貌对应的外力作用是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

答案:A

15.关于下列四座岛屿,不正确的叙述是                  ( )

A.“女王头”位于①岛

B.②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景观

C.③岛西海岸降水较少

D.①、④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解析:读图可知,①岛为台湾岛,“女王头”位于该岛;②岛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是热带雨林景观;③岛为海南岛,该岛西海岸降水较少;④岛为爪哇岛,与①岛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答案:D

 下图分别是东欧和北亚的植被与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及东欧和北亚地区简图。读图

试题详情

 (2010·天津模拟)读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众多较大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

A.由东向西       B.由东南向西北

C.由西向东       D.由西北向东南

13.图中,西部海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

A.波浪侵蚀作用     B.冰川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断裂下陷作用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图示地区进行准确的定位。据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判定该地区位于欧洲的西北部,再通过轮廓图可以知道该地区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该半岛的西北侧分布着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因此,河流应该是从西北向东南流动。该半岛的西侧有大量的峡湾,这是由于在第四纪大冰期时由冰川侵蚀形成的。10°E以西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12.D 13.B

 在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

名。但其“玉颈”由于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根据所学知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