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443  216451  216457  216461  216467  216469  216473  216479  216481  216487  216493  216497  216499  216503  216509  216511  216517  216521  216523  216527  216529  216533  216535  216537  216538  216539  216541  216542  216543  216545  216547  216551  216553  216557  216559  216563  216569  216571  216577  216581  216583  216587  216593  216599  216601  216607  216611  216613  216619  216623  216629  216637  447348 

8.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解析:图中①为大气平流层,②为地壳,③为软流层,④为外核,⑤为内核。平流层(①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外核(④层)的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是液态,③层横波能穿过。

答案:7.C 8.B

试题详情

7.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 )

A.①为地壳    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   D.④为下地幔

试题详情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5-6题。

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0,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

解析: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经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因此地下波速发生变化的地方,其上下层物质的组成应该存在很大的差异。

答案:D

6.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石油为液体,当横波传到石油层时,横波会消失;而纵波可以通过任何状态的物质。

答案:A

 (2010·南通调研)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 

答7-8题。

试题详情

 人民网2009年2月12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9年2月12日1时34分,在印度尼西亚塔劳群岛(3.9°N,126.6°E)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千米,震中100千米范围内无较大城市。据此回答3-4题。

3.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解析: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纵波、横波在这个不连续面下,其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

答案:A

4.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解析:塔劳群岛地震的震源深度为30千米,据此判断此次地震震源位于上地幔。

答案:B

试题详情

2.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                 ( )

A.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而没有S波

B.月球内部结构中没有“软流层”

C.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

D.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

解析:月球表面附近没有气体、液体存在,所以无法找到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软流层”从图中地震波变化上无法显示出来;从题干可知,这只是表示月壳与月   幔。

答案:D

试题详情

 右图为“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1-2题。

1.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都是P波速度始终大于S波

B.都在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

C.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

D.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

解析: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

答案:C

试题详情

 [课时作业]

试题详情

17.如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ab表示晨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2)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是  

(3)假设线段ab与该经线夹角为15°,那么直射点在  

(4)假设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要说明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解析:(1)全球日期变化的经线一条是日界线--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而晨昏线与赤道所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或者18时,据此判断M点为0时所在经线,N点为日界线--180°经线,又由于相邻的两条经线相差6小时,N点在M点的东侧,故N点为6时,ab线为晨线;据地方时计算公式,算出与北京时间在同一日期范围的是90°E向东到180°。(2)晨昏线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相等。在太阳直射赤道时,与经线重合,夹角为0度;在太阳直射回归线时为最大,为23°26′,因此其范围在0°-23°26′。(3)当线段ab与经线夹角为15°,且为晨线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15°S,此时90°E为0时,90°W为12时,即太阳直射的经度,直射点坐标为15°S,90°W。(4)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即为23°26′,太阳直射23°26′S,这一天北半球昼短夜长,晨昏线将纬线划分的两部分差值达最大,昼最短,夜最长,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答案:(1)180° 90°E-180° (2)0°-23°26′ (3)15°S,90°W (4)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黑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

试题详情

16.右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 

夜,其他地区为白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出现极夜现象的   

纬度范围大致是    

(2)此时,90°E的区时是      时,北京时间是  时。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是          ( )

A.45°E,135°W          B.135°E,45°W

C.60°E,120°W          D.0°,180°

(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 )

A.90°W向东至180°    B.0°向东至180°

C.90°W向东至90°E    D.0°向东至90°E

(5)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

A.黄赤交角略微变小

B.东京白昼时间比悉尼长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晚

D.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

E.地球自转线速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解析:由光照图中昼夜半球的分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判断日期是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结合图中经纬度可知,90°E经线此刻是12时,上海(北京时间)此时是12月22日14时,90°W经线是0时,此时,与上海同处于12月22日的经度范围是90°W向东到180°。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越往北去,昼越短,悉尼白昼长于东京,上海日出早于北京,北半球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与季节无关,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答案:(1)23°26′S 66°34′N-90°N(或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2)12 22 12 14 (3)D (4)A (5)D

试题详情

 (2010·湘潭调研)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3-15题。

13.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

C.乙、丙、丁、甲       D.甲、丙、丁、乙

解析:12月某日太阳直射南半球,纬度越高,昼夜差值越大,赤道处昼夜等长;结合图示昼夜分布状况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甲位于赤道上,乙出现极昼现象,纬度最高,故选D。

答案:D

14.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                   ( )

A.昨日18时   B.当日18时    C.次日6时   D.次日18时

解析:当丙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2时,世界标准时为中时区的区时,两地相差8小时,即世界标准时是昨日18时。

答案:A

15.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            ( )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丁

解析:北京时间8时30分时,丙地地方时为12时,可知丙地的经度为172.5°E;同理北京时间13时时,丁地地方时为0时,则丁地的经度为75°W。丙、丁两地都位于西半球。

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