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 C[解析]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常常有绿洲分布,这主要是高山地区有大量的冰雪融水,形成了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10. B11. C[解析]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地垂直自然带中的针叶林带与水平自然带对应的范围距42°N在1 100~1 800 km之间;在地表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大约差111 km,计算可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52°N~58°N。第11题,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随着纬度的增加,山麓地带的热量也逐渐递减,针叶林在山地分布的海拔也会逐渐降低。
6. D7. D8. C9. A[解析]第6题,洋面封冻,阻断了洋流的热输送,导致该海域气候变冷,CO2浓度降低,温室作用减弱,也会导致气候变冷。生物衰落,光合作用减弱,CO2含量增加,导致温室作用加强,气候变暖。第7题,二氧化碳具有保温作用。“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气候变冷,则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第8题,选项D是臭氧层遭到破坏,是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含量增加造成的后果。选项A、B明显错误,不符合题意。第9题,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之一是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平衡功能。
4. B5. D[解析]看冰雪面积(横坐标)。图中三线,冰雪面积由大至小排列依次为实线、虚线、点线,全球的冰雪面积总是为南、北半球之和,应最大,故实线为全球,全球平均气温1月较7月低,点线中1月气温高于7月,应为南半球,所以虚线为北半球,北半球1月气温低于7月,所以a为北半球1月。
2. D3. D[解析]一个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自然环境状态的改变,从而使恐龙绝灭更加可信。地理环境具有保持稳定的能力,即平衡功能。
1. A[解析]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高山环绕降水少、干旱、温差大、多大风植物稀少贫瘠、土壤有机质少。
20.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 767米,从南麓的厚畛子镇(海拔约650米)开始攀登山峰,是徒步登山、进行生态考察或旅游的主要路线。下面是某学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考察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分析回答。(13分)
(1)同学们自南坡向上攀登,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当同学们到达高山区域,从背包中取出在山下准备的密封包装食品时,发现密封包装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大气压所造成的。(3分)
(2)在一般情况下,顶峰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 ℃,因此,同学们在上山前就应该考虑到温差,准备相应的服装 。当同学们达到3 400米以上时,就进入了高山草甸。这里地势比较平坦,上山时小径逐渐消失,这时,同学们应该用等方法来确定方位。(3分)
(3)在秦岭南坡上,生息繁衍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最有名的如“国宝”大熊猫,这些大熊猫构成了一个种群。国家已经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 。(2分)
(4)在攀登过程中,甲乙两位同学就如下问题产生了分歧。甲同学的观点是“山越高,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的类型就越多”,乙同学的观点则是“山高,自然带的类型不一定多”。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较正确?并简述理由。(5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9.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在其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开拓性的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大气环流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无青藏高原时的环流状况。
材料二高原季风环流纬向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1)下列A、B、C、D四个选项表示材料三中序号的含义,请将选项填写在相应序号后的空格内(填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① ,② ,③ ,④ 。(4分)
A. 阻挡印度洋、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B. 中亚、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 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D. 东亚、南亚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
(2)根据材料探究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6分)
(3)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这种特性表现在: 。(5分)
18. 图中北半球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东部比西部的纬度位置低些,原因主要是()
A. 大陆西部受到寒流影响 B. 大陆西部受到地势影响
C. 大陆东部受到暖流影响 D. 大陆东部受到寒流影响
17. AB沿线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 )
A. 热量 B. 光照 C. 水分 D. 地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