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530  216538  216544  216548  216554  216556  216560  216566  216568  216574  216580  216584  216586  216590  216596  216598  216604  216608  216610  216614  216616  216620  216622  216624  216625  216626  216628  216629  216630  216632  216634  216638  216640  216644  216646  216650  216656  216658  216664  216668  216670  216674  216680  216686  216688  216694  216698  216700  216706  216710  216716  216724  447348 

18.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 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17题,新加坡是一个岛国,面积小,缺少河湖蓄水,导致水资源缺乏。D项正确。第?18题?,华北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不能说降水稀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是造成华北平原缺水的一个原因,但不是自然原因。B项正确。

答案:17.D 18.B

试题详情

17.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

A.新加坡的年降水总量十分稀少

B.工业高度发达,水污染严重

C.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

D.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但缺少河湖蓄水

试题详情

16.山东作为海洋大省,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目前可以进一步开展( )

A.滩涂发展种植业     B.填海造陆

C.滩涂旅游        D.海水淡化

解析:第14题,伏季休渔考虑渔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禁止捕捞期间可以发展海水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以增加收入。第15题,舟山渔场位于大陆架,光照条件好,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另外,沿岸有寒流和暖流交汇,浮游生物丰富;长江等河流水注入带来丰富的有机盐和营养盐类。第16题,山东作为我国的海洋大省,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目前可以进一步开展滩涂旅游。

答案:14.A 15.C 16.C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据所学地理知识完成17-18题。

试题详情

15.关于我国第一大渔场--舟山渔场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处,浮游生物丰富 ②靠近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需求量大 ③纬度低,光热条件好,适宜鱼群繁殖 ④附近有河流水注入海洋,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14.在伏季休渔期间,我国渔业可以主要发展( )

①海水养殖业 ②远洋捕捞业 ③近海捕捞业? ④水产品加工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13.下列不属于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呈现的特点是( )

A.利用方式的多样化

B.土地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

C.非农业用地的质量是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来衡量的

D.土地退化和土壤污染带来的食物安全问题将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解析:第11题,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12题,农业文明阶段是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的。土地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土地质量不断下降。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第13题,在工业文明阶段,由于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非农业用地的大幅度增加,土地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也越来越严重。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答案:11.B 12.C 13.B

2008年5月12日,农业部公布了关于2008年海洋伏季休渔工作的通知,从6月1日12时至8月1日?12时?,休渔期维持两个月不变。1999年,南海伏季休渔制度开始实施,迄今已整整8年。经过多年的养护,南海渔业资源的群体数量得以补充,鱼类资源得以恢复,遏制了资源衰竭的趋势。据此完成14-16题。

试题详情

12.下列关于农业文明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文明阶段以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为标志

B.土地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C.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高

试题详情

11.分析表格中自然资源利用范围和规模、利用方式、利用效率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数量的增多

B.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C.资源的不断变化

D.社会的不断更替

试题详情

10.把下列相关内容的代号填入表中空格处。

气候资源类型:A.水分资源;B.光照资源;?C.热量资源

农业类型:①种植业;②林业;③水产业;④畜牧业;⑤灌溉农业

农作物品种:Ⅰ?水稻;Ⅱ?小麦;Ⅲ?速生林;?Ⅳ?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Ⅴ?棉花;Ⅵ?长绒棉;Ⅶ?葡萄瓜果等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气候资源优势
 
 
应发展农业类型
 
 
 
农作物主要品种
黄河中 下游区
南方热带、亚热带区
 
 
 

解析:东部季风区水热资源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林业和水产业;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光照资源充足,多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答案: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气候资源优势
AC
B
应发展农业类型
①②③
④⑤
农作物主要品种
黄河中
下游区
南方热带、亚热带区
Ⅵ、Ⅶ
Ⅱ、Ⅴ
Ⅰ、Ⅲ、Ⅳ

能力提升

 (2010安徽蚌埠高三月考,7-9)分析下表中内容,完成11-13题。

社会阶段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



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
简单
中等
多样化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试题详情

9.读“亚洲某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城市规划中的工厂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到此地的盛行风向。请分析判断该处位于_______气候区。

(2)请从建筑与气候资源角度考虑,该城市规划中,有不尽合理的地方吗?

解析:第(1)题,根据有污染企业的布局可知,该城市盛行风向为西南风和东北风,所以该城市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第(2)题,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街道往往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答案:(1)热带季风

(2)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街道不宜东西走向或南北走向,而应采取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