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536  216544  216550  216554  216560  216562  216566  216572  216574  216580  216586  216590  216592  216596  216602  216604  216610  216614  216616  216620  216622  216626  216628  216630  216631  216632  216634  216635  216636  216638  216640  216644  216646  216650  216652  216656  216662  216664  216670  216674  216676  216680  216686  216692  216694  216700  216704  216706  216712  216716  216722  216730  447348 

3.下列对变质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页岩是由板岩受挤压变质而成的

B.变质岩中含有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C.变质岩与岩浆可以相互直接转化

D.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形成变质岩

解析:第1题,变质作用是指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的过程。其他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图中与变质岩相连的过程有3个,而过程④只能是变质岩经重熔再生作用成为岩浆,所以③和⑥表示变质作用。第2题,化石是古生物遗体或遗迹伴随着沉积岩的形成过程而被保存起来,所以只有在沉积岩中才有可能找到化石,即A项(页岩和石灰岩)正确。第3题,A项应是板岩,由页岩挤压变质而成的。B项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属沉积矿,只存在于沉积岩中。C项变质岩可经重熔再生转化为岩浆,而岩浆只能直接形成岩浆岩,而不能直接形成变质岩。

答案:1.D 2.A 3.D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读图,完成4-6题。

试题详情

2.下列岩石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A.页岩、石灰岩        B.砾岩、大理岩

C.砂岩、玄武岩        D.石英岩、花岗岩

试题详情

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

A.④和⑤     B.①和⑥     C.①和④     D.③和⑥

试题详情

18.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后饱和成雾;在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

(1)图中①②两地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海雾多发的时段应是( )

A.1-2月       B.3-4月

C.7-8月       D.11-12月

(3)①②两洋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名称是__________。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渔场?

(4)据统计,P地冬季比同纬度的中国沿海地区降水要丰富得多,试分析原因。

解析:解答第(1)(2)题,关键是根据材料理解海雾的成因。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日本的西海岸冬季多雪,东海岸夏季多雨,与盛行风、洋流和地形有关。

答案:(1)② ②处是寒流,水面温度低,有暖湿气流流经

(2)C

(3)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4)P地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经日本海域时,受海洋(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在日本西海岸受地形影响抬升而降水增多。

试题详情

17.(2010北京西城抽样测试,41)“沃克环流”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地带的大气热力环流,下图是“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的垂直大气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太平洋东、西部海水性质差异及主要成因。

(2)正常年份,乙地垂直气流状况是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丙地垂直气流状况是__________,受其影响,大陆沿岸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

(3)甲海区盛行风__________;图中90°W附近表层海水随风离岸而去,深层海水出现__________运动,形成补偿流;沿岸__________资源丰富。

(4)当沃克环流减弱或反向,太平洋面东、西部水温异常,即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因厄尔尼诺现象而导致干旱和森林大火的地区,可能出现在__________。(选择填空)

A.澳大利亚      B.秘鲁C.印度尼西亚    D.埃及

解析:第(1)题,受到洋流性质的影响,赤道上太平洋东部海水温度、盐度均低于西部。第(2)题,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是顺时针方向流动,即西太平洋气流上升,多雨;东太平洋气流下沉,干旱少雨,沿岸形成热带荒漠景观。第(3)题,考查秘鲁渔场的形成原因。第(4)题,注意理解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即可。

答案:(1)东部海水温度、盐度均低于西部。东部有秘鲁寒流流经,西部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

(2)上升 全年高温多雨 下沉 (热带)荒漠

(3)东南(信) 上升 渔业

(4)AC

试题详情

16.P、Q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相同,而且该气候在当地分布面积均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

A.两地大气环流均较弱

B.两处均受寒流影响

C.两地均是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D.两地均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解析:第15题,根据南极周围的地理事象的运动方向可知为洋流。第16题,P、Q都属于地中海气候,海陆分布是造成该气候在当地分布面积较小的原因。

答案:15.C 16.D

试题详情

15.图中标有运动方向的地理事象,示意的是 …( )

A.波浪运动      B.潮汐运动

C.洋流运动     D.大气运动

试题详情

14.能反映Q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原因的是( )

解析: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非洲西南部,运输量最大的是石油。Q处渔场是受本格拉寒流影响形成的。

答案:13.A 14.B

读右图,完成15-16题。

试题详情

13.图中航线是世界繁忙的运输线,运输量最大的货物是( )

A.石油    B.铁矿    C.稻米     D.木材

试题详情

12.假若L1、L2流向相同,则( )

①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②北京昼长夜短 ③夏威夷高压强盛 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组题考查印度洋季风洋流。当L1向东流时,此时为北半球夏季,L2为南赤道暖流,向西流;当L1向西流时,此时为北半球冬季,L2为南赤道暖流,向西流。当L1和L2流向相同时,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北京昼短夜长,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值得说明的是,冬季10°S左右存在赤道逆流。

答案:11.B 12.D

读“某大洲(局部)图”,完成13-14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