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591  216599  216605  216609  216615  216617  216621  216627  216629  216635  216641  216645  216647  216651  216657  216659  216665  216669  216671  216675  216677  216681  216683  216685  216686  216687  216689  216690  216691  216693  216695  216699  216701  216705  216707  216711  216717  216719  216725  216729  216731  216735  216741  216747  216749  216755  216759  216761  216767  216771  216777  216785  447348 

7.气温垂直递减率及其计算

   (1)原理:对流层气温递减率为 0.6℃

   (2)案例:当Ts稳定在-8℃时,地面气温要上升   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此时时间是    .

   计算过程:

    设地面温带为X时逆温消失,T比地面低 3000n ×0.6=18℃,

    则T=X-18 ℃

    已知Ts=-8℃,T>Ts时逆温消失,  X-18>℃-8 ℃  X>10℃

试题详情

6.地形图中的有关计算

   (1)计算公式:

    坡度计算: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相对高度计算:两点的海拔相减

    水库储水面积计算:找到最高水位的海拔高度,根据此海拔等高线围绕的范围,估算其面积

    陡崖处相对高度计算:(n-1)d≤H<(n+1)d

    (2)案例:计算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a b两点减的坡度;c 陡崖的相对高度;此处修筑大坝海拔高110米,水库的容量大约是多少?

   计算过程:

    ①图示区域最高海拔在600-700,最低在0-100,交叉相减,最大高差接近700米;

    ②a b两点图距1cm,相对高差200-400,坡度在200\500 ---200\500之间;

    ③大坝一定在图中峡谷处,100米围成的范围大致是1.5cm宽---2cm长,面积约为750×1000=750000平方米

    ④c处陡崖是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100米,则相对高度H为(3-1)100≤H<(3+1)100 ,即200≤H<400

试题详情

5.太阳直射点的确定计算:

   ①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

   ②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试题详情

4.昼夜长短计算

   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大小地的夜长。

  (1)计算公式

   ①昼(夜)长=昼(夜)弧经度数/15°(小时)=昼(夜)弧经度数×4(分钟)

   ②昼长=(12一日出时间)×2 =(日落时间一12)×2=日落时间一日出时间

   ③夜长=日出时间×2=(24一日落时间)×2

   ④某纬度的昼长=相对纬度的夜长

   (2)案例:某地北京时间6:40日出,19:40日落,求该地的昼长、日出、日落与经度。

   计算过程:昼长:19:40-6:40=13;

   日出:13=(12一日出时间)×2;日出时间=12-6.5=5.5

   日落:13=日落时间一日出时间;日落时间=13+-5.5=18.5

   经度:6:40-5:30=1:10;1:10=17º30ˊ;120ºE-17º30ˊ=102 º30ˊ

试题详情

3.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上为0,昼半球h>0°,夜半球h<0°,晨昏上h=0°。解题方法一定要注意把等太阳高度线图转化为日照图,关键是注意中心点或为太阳直射点,或为夜半球中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计算时一般采用纬差法,即两地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多少。

   (1)计算公式:H=90°-纬度差(纬间距)

   纬度差指该地与直射点间的纬度之差。同半球时等于两地纬度之差;异半球时等于两地纬度值之和。

   (2)计算步骤:直射点的纬度(δ)和当地纬度(φ)是决定正午太阳高度的两个变量。根据公式,知道或间接知道其中的两个变量,可以求知另一个变量。

   (3)案例:已知北京位于40°N,冬至日和夏至日其下午太阳高度相差多少?

   计算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冬至日太阳直射23°26ˊS,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ˊN.则两个日期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90° -(40° +23°26ˊ)=26°24ˊ; 90° -(40°-23°26ˊ)=73°26ˊ.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

   公式:L=HCotθ

   L楼间距;H前一楼高;θ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②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公式:α=90o-H

   α太阳能集热板与地平面的夹角;H正午太阳高度角。

   ③案例:30 º N某地,要在60米高的楼北面建一新楼,为全年都能受到阳光照射,最好的楼间距是_______.9月23日安装在楼上的太阳能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应该调节为_____.

   计算过程:θ=90 º-(30+23º26ˊ)=36 º24ˊ;

       L=HCotθ=60Cot36 º24ˊ=60×0.7=42米

       H=90 º-(0 º+30 º)=60 º

       α=90º-H=30 º

试题详情

2.时间换算和计算

   (1)地方时计算

   ①计算公式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l时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经度差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秒/1′×经度差

   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O°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O°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②计算地方时的步骤: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代人公式计算。

   ③案例:当120°Ε地方时为12点时,60°W的地方时是多少?

   计算过程:确定经度差(120°Ε+60°W=180°);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180°÷15°=12);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120°Ε位于60°W以东);代人公式计算(12-180/15=0)。

   (2)区时换算

   ①换算公式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士1小时×两地理论时区数

   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区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时区差的计算: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大数减去小数;如果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则两时区数相加。

   时区数一所在地经度/15 ,所得商小于7.5舍不小于7.5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

   ②计算区时的分三个步骤:确定两地的时区并确定两地的时区数差;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东加西减;代人公式计算。

   ③案例:当某人乘坐的飞机于当地时间5月8日14点从北京起飞时,纽约(74°W)的区时是多少?

   计算过程:起飞时是东八区14点,纽约的时区数是74÷15,西五区;两地时区差是8+5=13;东八区在西五区的东面;计算:14-(8+5)=1.

(3)日期计算

   ①日期变化原因

   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由于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且每隔15个经度就相差1小时。全球有360个经度,同一个地方在绕地球一周后就相差24个小时,即1天。为消除这种日期上的差异,国际上规定以180°经线为日界线。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0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    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

   另外一条日界线---子夜线:地方时为24点或O点的经线,是今天和昨天的自然分界线,是由于昼夜的更替而引起的。

   ②注意的问题

   a.日界线两侧的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钟点相同,但日期不同,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快24个小时,即快1天。

   b.为了避免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使用两个日期,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而是绕过了一些岛屿和海峡有三个弯。

   c.子夜线两侧的钟点相同,但日期不同,东侧的日期比西侧的日期早(快)1天。

   d.子夜线是自然存在的,地方时为24点或O点,说24点时为昨天,O点时则为今天。

   ③两个日期所占比例的计算在地球上,分隔日期的分界线共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即法定日界线;另一条则是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为自然日界线:子夜线。

   当地球上只存在一个日期时,两条分界线合为一条,便是180°经线。因为日界线是新的一天的起点,所以180°经线的地方时就等于新一天已经转过的时角,也就是说,从180°经线向西到地方时为O时的经线之间的范围为新的一天,其余的就是旧的一天。因此,已知地球上某点的地方时,可以求算此刻今日与昨日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如果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则此时在地球上今日与昨日的地区范围各占一半。假若直射经线不是180°而是120°E,那么可以推出180°经线地方时为16时,则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大于旧的一天的范围。

   规律:a.180°经线向西到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之间是新的一天范围。

      b.180°经线地方时为0/24,则全球属于同一天。

      c.180°经线地方时为12时,则全球新旧日期各占一半。

      d.180°经线地方时为几小时,则全球新的一天占几小时。

   有关日期界线的易混点:

   把0时所在的经线与0°经线混淆;把今天和昨天的范围混淆;把0时所在的经线和国际日期分界线东西两侧的日期混淆.可以运用线段图示法区分之.

   ③案例:若120°E刚好是t日和t+1日的分界线,则t+1占的范围是。

   计算过程:根据题意知:120°E地方时是0时,此时,180°经线地方时为0+6时。t+1是新的一天,占有的范围与180°经线地方时相同,为6时,相当于地球范围的1/4.如下图:

试题详情

1.空间距离计算

   ⑴原理:地球大圆弧,经线圈\赤道\晨昏线为地球最大圆,大圆弧上才有两地最短距离.纬度1°的经线长度=111km;赤道上经度1°的纬线长度=111km  ;任何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111.cosφkm

   ⑵运用:首先确定两点间距离与经度还是纬度大致相当,而后确定大约相当于多少经度或纬度,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计算。

  (3)案例:我国的黄河站(78°55ˊΝ,11°56ˊΕ)距离北极多远?

   计算方式是:111km/1°×(90°-78°55ˊ)≈1221 km.

试题详情

(九)、等地价线    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向四周递减,原因是由于地价受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不同的影响。一般城市高中心。

试题详情

(七)、等震线:    ①地震的烈度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②影响因子:震级越高,烈度越大;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震中距越短,烈度越大;地质构造上断层分布,烈度大;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   ( 八).等太阳高度线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    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根据太阳直射纬线推断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并判断与之相关的地理现象。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    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   3.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一是最外侧的大圆圈为0°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一般是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二是图中最大的圆圈不是0°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如果没有标注太阳高度的数值,在图中最外侧的大圆圈上太阳高度为0°,即晨昏线。   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   5、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   6、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   7.有关知识点:   a.极点: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这是因为一天中极点离太阳的距离都相等的缘故。   (1)极点上,一年中在极昼期太阳高度在0°到23.5°间变化。   (2)极点上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纬度度数相等。如:若太阳直射21°n,则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反之,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则可知道太阳直射21°n。   b.赤道:赤道上因全年昼夜等长,总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90°和66.5°间变化。   c.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是0点日出,24点日落这些地点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7°,其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互余。   d.处于极昼期的地点(除该日极昼的地点)。处于极昼期的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是一天中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上,非极点地区表现为斜升斜落,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度大于0°,其大小等于当地纬度与极昼最低纬度大小之差;这些地点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7°(非极圈)

案例:

如图为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状况图,读图回到:

1.E点的地理坐标为(  )

A.(70°E,80°N)  B.(70°E,80°S)  C.(110°W,80°N)   D.(110°W,80°S).    2.E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夜平分  B.昼夜等长  C.极夜  D.极昼 

3.③地与①地的经度差是   30°(大于或小于)

4.若②④地有一直杆,其影子朝向       .

解析:由图可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经度70°E ,纬度10°N ,E点与直射点的太阳高度相差90°,纬度也相差90°,所以E点的纬度为80°N,不在同一条经线上,有极昼现象.此图中北极点在E点以南,因此,E点的经度为110°W.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③地和①地的经度差大于两点的太阳高度差.此时太阳在④地的西南天空,所以物体的影子应指向东北.答案:1.C 2.D 3.大于 4.东北.

试题详情

(六)、等潜水位线    1.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根据潜水面上各自的水位标高绘制而成,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2.河流流向判断:潜水水位随地形而有起伏(呈正相关),可根据图中等潜水位线的数据递变(递增或递减)顺序判断出地势高低,河流都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可知河流流向。    3.潜水的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区流向低值区。    4.潜水的埋藏深度:是指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同一幅图上的地形等高线与潜水等水位线相交之点的数值之差,即二者高程之差,为该点的潜水埋藏深度。    5.潜水流速的大小:取决于潜水的坡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坡度越小,流速越慢。在同一幅地图上,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不同地图中要注意比例尺和高差。    6.确定引水工程:为了最大限度地使潜不流入水井和排水沟,当等水位线凹凸不平、疏密不均时,取水井应布置在地下水汇流处,并且埋藏较浅处;当等水位线由密变稀时,取水井应布置在由密变稀的交界处,并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注意不是垂直)。    7.潜水与河水或湖泊水补给关系:一是作水平线法,比较水位高低,总是由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二是作出潜水流向,潜水向河流或湖泊流,则潜水补给河流或湖泊,潜水流向由河流或湖泊指向潜水,则河流水或湖泊水补给潜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