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 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
B. 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C. 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
D. 该月等温线图上,③的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900 hPa等压面空间高度分布图,图中数值表示等压面高度。读图回答8、9题。
6. 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 )
A. 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 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 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D. 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5. 该地形区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该地形区( )
A. 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2009·四川高考)下图是沿36°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6、7题。
4. 下列地点中,位于该地形区内的是 ( )
A. 30°N,105°E B. 20.5°N,105°E C. 40°N,120°E D. 45°N,125°E
右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 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
A. 甲-乙-丙-丁-甲 B. 乙-甲-丙-丁-乙
C. 丁-丙-甲-乙-丁 D. 乙-甲,丙-丁
2. 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丁丙 C. 乙甲丙丁 D. 甲乙丁丙
3. 若乙地气温为10 ℃,3 000米高空的c处气温为-6 ℃,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①近地面空气对流加强 ②近地面空气上升受阻
③污染物容易扩散,加快空气的净化 ④污染物不易扩散,污染加重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创新题)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表一),完成4、5题。
表一
面积 |
26万平方千米 |
最冷月均温 |
5 ℃-8 ℃ |
最热月均温 |
16 ℃-29 ℃ |
年均温 |
16 ℃-18 ℃ |
年降水量 |
1 000毫米-1 300毫米 |
无霜期 |
250天-350天 |
年日照时数 |
900小时-1
300小时 |
20. (1)自西向东年平均等潜水位线由高变低。
(2)地势(地形)自西向东
(3)夏季水位高,冬春季节水位低潜水水位高低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密切相关,冬春季节(尤其是春季)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而蒸发量较大,潜水水位低;夏秋季节,该区域虽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最丰富,潜水水位高。
(4)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区;严重时地面下降,造成建筑物塌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恶化等。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年平均等潜水位线自西向东总体逐渐降低。第(2)题,图甲中,导致等潜水位线自西向东总体逐渐降低与该地区地势西高东低一致,椭圆表示的区域范围内等潜水位线也是西高东低,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则,则该区域内地下水总体上自西向东流。第(3)题,此题注意潜水水位埋深与潜水水位的关系,潜水水位埋深越深,则潜水水位越低,从图乙中可知潜水水位埋深是夏季浅,冬春深,所以潜水水位季节变化规律是夏季水位高,冬春季节水位低;这是由于潜水水位高低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密切相关,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值越大,潜水水位越高,反之越低。第(4)题,地下水需要合理利用,不能过度开采,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19. (1)黄河:地上河,含沙量大,有冰期和凌汛,夏季水量大,冬春有断流现象。
淮河: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汛期水位高,防洪形势严峻;冬春水量小,水资源短缺。
长江:江阔水深,水量大,汛期长,无冰期,含沙量近年有所增加。
(2)调蓄洪峰,减缓下游平原的洪涝灾害。
(3)变小提前缩短
[解析]结合区域地理案例分析某一河流水文特征。
11. D12. C[解析]图中显示水资源承载力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可利用水资源量有关;跨流域调水可提高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
10. B[解析]一般地,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越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严重缺乏,所以较少的水资源被大量开发利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植被的破坏,而植被的破坏与水资源开发不相关。
8.C9.D[解析]第8题,在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形成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由B到C是向东航行,在此过程中,可以比出发地更早地经历日出与日落,因此昼夜更替的周期变短。第9题,B地位于巴西高原的迎风地带,东南信风经过巴西暖流所在洋面,将温暖湿润的空气吹送到陆地,使沿岸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因此与季风环流无关。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