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6. A17. A[解析]第16题,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最南、最北纬度数;而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最低纬度数为刚开始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纬度;气压带与风带移动的纬度范围大约只有5-10个纬度。第17题,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与黄赤交角呈互余关系,因此其夹角增大1°,黄赤交角就减小1°;直射点往南、北移动的最大纬度就相应减小1°,气压带与风带移动的幅度也会相应减小。
7. B8. D[解析]注意图中折线是按①②③④日期变化的,a折线表示南极圈,b折线表示北极圈。本题是坐标图解试题,容易搞错的地方是折线变化的时间顺序,遇到解答困难时,可再读一遍题干,题意中暗示了时间按①②③④日期变化的。
4. D5. C6. C[解析] 第4题,根据题干和图示判断,甲地昼夜平分为赤道,乙地有极昼现象为南极圈以内,丙地的昼长为13小时 (或夜长为11个小时),丁地的夜长为14小时(或昼长为10 个小时),可判断丙地比丁地的纬度低。第5题,当丙地日出即北京时间为2点,世界标准时即中时区的区时。第6题,一个地区的正午时刻是地方时12时。丙地正午时刻为北京时间9时,则丙地应位于165°E;丁地的正午时刻为北京时间1时,则经度数为45°W。丙、丁两地应位于西半球。
20. 内部条件:与所绕转的恒星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的存在;体积质量适中→吸引保存适量的大气;外部条件:光照条件稳定→生命演化连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
[解析]本题以探索地外文明为背景考查生命存在的条件,只要类比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即可作答。
第三讲地球的运动
点位于昏线上,所以21点也是其日落时刻,其昼长为(21-12)×2=18小时。或者是24-(24-21)×2=18小时。第3题,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情况(陆地部分向高纬凸出),可以判断此时同一纬度上,陆地温度高于海洋温度,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所以此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
19. (1)A
(2)高纬(两极)低纬(赤道)相反
(3)AA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4)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但易受天气影响,能量不稳定。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读图和分析能力以及联系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归纳区域差异的能力。第(1)题,结合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选择答案。第(2)题,由大气上界水平面太阳辐射分布表可归纳出全球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第(3)题,在地理纬度、地形和大气状况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四川盆地太阳辐射最弱。第(4)题,为开放性较强的题目,能够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进行命题,又没有脱离地理基本原理。
18. D[解析]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才能吸引住大气,并使气压不至于太高,日地距离适中才能使地球保持适宜的温度,才有液态水存在,地球磁场可以使宇宙射线方向发生偏转,从而削弱宇宙射线对生命的伤害。
16. C17. D[解析]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虽然仅占太阳总辐射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却是地球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与其经过的大气路径长短及大气透明度密切相关。
14. B15. C[解析]第14题,首先图中等值线的等值距为500,①、②两地之间有6条等值线。两地间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值为(6-1)×500≤R<(6+1)×500;即差值最小等于2 500,最大小于3 500,按照题目要求,最大差距可能<3 500,所以选B。第15题,首先进行区域定位,②地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势低,夏季风的迎风坡,阴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①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①②之间等值线比较密的地区是横断山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D项西南季风不能说明①地年太阳辐射强的原因,所以选C。
12. D13. B
11. D[解析]由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因此纬度越高辐射差额为正值的数值越小、时间越短。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