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648  216656  216662  216666  216672  216674  216678  216684  216686  216692  216698  216702  216704  216708  216714  216716  216722  216726  216728  216732  216734  216738  216740  216742  216743  216744  216746  216747  216748  216750  216752  216756  216758  216762  216764  216768  216774  216776  216782  216786  216788  216792  216798  216804  216806  216812  216816  216818  216824  216828  216834  216842  447348 

考点3.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拓展考点)

   (1)气温的测定:①日平均气温:把一天中8时(地方时,下同)、14时(一天中气温最高)、20时、2时测到的气温相加除以4即为日平均气温。②月平均气温:把一月中每天的平均气温相加除以该月的天数,就是月平均气温。③年平均气温--把一年中各月的平均气温相加除以12所得到的商就是年平均气温。

   (2)气温的时间变化:①日变化:一天中陆地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②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它受纬度、季节、海陆、天气等因素的影响。③气温的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它受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考题3-1 (典型例题天之中,对流层气温最高的时刻出现在(  )

  A.臭氧强烈地吸收紫外线的时刻

  B.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的反射太阳辐射的时刻

  C.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刻

  D.以上说法都不是

考题3-2 (典型例题关塔里木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天大气中的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大量散射了太阳辐射

  B.白天云层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地面增温慢

  C.夜晚地面的热量被空气中二氧化碳和尘埃大量吸收

  D.夜晚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少,地面降温快

考题3-1点拨: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而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刻是12时,此时也是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最强的时刻,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答案:D考题3-2点拨:日较差的大小取决于白天的最高气温和黎明前后气温最低值的差。而白天的最高气温取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最低气温取决于大气的保温作用。塔里木盆地白天云量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增温快,夜间云少,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快,昼夜温差大。答案:D总结提示;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时刻并不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高和最低的时刻,而是向后拖了一段时间。

考点4.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拓展考点)

   (1)相似性:无论南北半球,无论冬夏季,气温都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差异性:南北半球差异:受海陆分布影响,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海陆间差异:1月,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7月相反。

   大洋内部差异:受寒暖流的影响,大洋中部等温线比边缘平直

考题4 (典型例题分)读“某地7月等温线分布图5-2”回答:

(1)这幅图表示的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为什么?

(2)在同一纬度的A、B两地,出现气温不同的情况,如果同在海洋上,A、B两地各受什么因素影响?

(3)若A、B同在陆地上,两者在地形地势上有何不同?假设A地的海拔为200m,气温与B地相差0.6℃,则B地的海拔是多少?

(4)若A、B两地分别处在陆地和海洋上,则处在陆地上的是A还是B?

考题4点拨:该题是有关气温分布的基础知识题。首先根据气温总的变化方向判断出半球,再根据海陆热力差异判断,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南半球相反),再根据等温线弯曲“高高低低”的特点,可以判断出处于陆地的是A。若两地均在海洋上,则影响其弯曲的常见因素为洋流,则A为暖流,B为寒流。若在陆地上受地形影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可以求出两地相差100m,则B地的海拔为300m。答案:(1)表示的是北半球,因为温度由南向北递减。(2)A受暖流影响,B受寒流影响。(3)A地海拔较低,B地海拔较高,B地的海拔为300m。(4)处在陆地上的是A0

考点5.全球的热量平衡(综合应用考点)

   就整个地球多年平均状况看,地球(地面和大气)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即热量收支平衡。如图5-3。

考题5 (典型例题读全球热量平衡示意图(图5-4),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位置填注: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地面反射、大气散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的     作用,大气的     作用,大气的     作用。

(3)对地球大气能起到保温效应的是(   )

  A.地面辐射   B.大气辐射  C.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

考题5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球热量平衡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含义,_解答此题应与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结合分析。

  无论是大气还是地面,收入的热量和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维持着热量的收支平衡。答案:(1)A地面辐射B大气逆辐射C大气辐射D太阳辐射E大气反射F大气散射G大气吸收  H地面反射  (2)吸收反射散射(3)D

Ⅲ.三年高考题一网打尽  (323) 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

右图5-5表示不同地物辐射温度在一天内的变化状况。据此回答1、2题。

回顾1 测试考点1(典型例题4分)曲线①-④代表的地物分别可能是(   )

  A.沙地、湖泊、林地、草地

  B.沙地、草地、林地、湖泊

  C.草地、沙地、湖泊、林地

  D.草地、林地、沙地、湖泊

1.B点拨:曲线①反映的气温变化幅度最大,说明该类地物的比热最小,选项中列出的4类地物中,沙地比热应该最小;曲线④反映的气温变化幅度最小,说明该类地物的比热最大,选项中列出的4类地物中,湖泊属于湿地,其比热应该最小;草地、林地的比热较沙地逐渐增大。

回顾2 测试考点2、3(典型例题4分)上图显示(   )

  A.日出前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

  B.日落后地物①的降温速度最快

  C.地物③的辐射温度白天夜晚都最低

  D.地物④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早于其他地物

试题详情

考点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的:①吸收--如臭氧吸收紫外线(具有选择性)。②反射一云层和大颗粒的尘埃(无选择性)。③散射--蓝、紫色光易被散射(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具有选择性,大质点则无选择性)。

   (2)效果: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案例剖析 旁征博引举一反三

考题1  (典型例题分)黎明前东方天际先泛起“鱼肚白”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   )

  A.散射作用   B.反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折射作用

考题1点拨: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主要是由于大气分子或微小尘埃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答案:A总结提示: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它有一定的波长,不同的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不同波长削弱作用不同,总的来说,对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削弱较少,也就是说对可见光来说,大气几乎是透明的。.  

考点2.大气的保温效应  

   (1)保温效应

   ①保温原理:一是大气中水汽和C02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将地面辐射释放热量的大部分保存在大气中,二是大气吸热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的热损失。②保温效应的物理过程:(如图5-1所示),a.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并以长波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称为地面长波辐射;C-f是水汽和C02吸收地面辐射后以长波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称为大气辐射。其中f的方向与b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③结论: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与地球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保温作用的关键是大气逆辐射。

   (2)大气热力作用的影响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既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又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

考题2 (典型例题)下列概念,按近地面大气受热、散热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

C.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

考题2点拨:本题考查了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答案:C 

试题详情

Ⅱ.考点过关过关斩将一马平川

考点详解 精剖细解  入市三分

试题详情

3.全球等温线分布规律                 

试题详情

2.北半球大陆和海洋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      月和          月,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和      月;南半球相反

试题详情

1.一天中气温变化规律     

试题详情

3.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辐射是     

试题详情

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试题详情

1.太阳辐射是      波辐射。

试题详情

13.(1)7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2)东南  夏威夷高压(3)西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以南  (4)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亚洲季风的成因。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为高气压,东亚吹东南风,南亚吹西南风,可以判定该图表示的是7月份季风示意图,A处气压中心为亚洲低压(印度低压)。东亚面向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夏季风主要是由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移到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的,所以形成南亚季风的原因有两个: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