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气候资源的特点 、 、 。
2.海洋资源包括 、 、 、 和 。
1.陆地资源一般分为 、 、 、 。
13.(1)略。(2)从地形来看,地质灾害多发生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地区;从气候条件看,多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地区。(3)西南地区地处阶梯交界处,地形复杂坡度大;地处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岩石破碎;降水多,夏季多暴雨;人类活动对该地区植被、地形破坏较大。(4)加强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力口强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一些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等等。
点拔:分析该地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要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人手。回答防御措施要尽可能贴题,答题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
12.(1)亚热带季风 台风热带沙漠 干旱 (2)二 水力广州 西电东送 (3)一 阿斯旺大坝 沙漠中的绿洲
点拨:解答此题关键是要抓住北回归线、南海、纳赛尔水库等重要信息,找准各自区域,结合初中区域地理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备考1 3 (学科内综合题)测试考点4、5、6、7 图14-10为我国山脉和部分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8分)
(1)在图上画出我国地势三个阶梯的分界线。(2分)
(2)据图分析我国地质灾害的分布与地形和气候之间有什么关系?(2分)
(3)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具有多发性和突发性,原因是什么?(2分)
(4)在我国西南地区应如何防御地质灾害?(2分)
11.(1)32程质量差,有偷工减料等人为因素,导致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差 (2)C (3)该地区位于亚欧块板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较活跃,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4)C 点拨:回答本题的首要一关是识读出图中所示的地理区域,根据经纬度和岛屿轮廓形状判断出该地区是我国台湾岛。(1)台湾多地震,人们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在城市中心建高大建筑物时,对其抗震能力有较高要求。D处地震波及A城,致使某幢高大建筑物倒塌,暴露出该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等问题,(2)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强烈碰撞的地方,地壳不稳,多断裂构造带,地球内能极易从这个薄弱地带释放出来,从而使其成为我国现代地震的多发区之一;(3)C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且位于岛屿东部,更接近板块的消亡边界,又地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降水频率高。
备考12(实际应用题)测试考点2读图14-9,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甲图所示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每年夏秋季节,该地区易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是 ,乙图所示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该地区是世界上 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4分)
(2)A河的水量居所在国河流总水量的第 位,其中上游 资源丰富支援B城市 及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建设,在该河流上游地区修建一系列水电站,实行 。(4分)
(3)C河为世界第 长河,在D城市上游修建了 ,由于有水库和河流的灌溉,使该河谷地区形成了 。(3分)
10.(1)副热带高压(或夏威夷高压) 晴朗干燥 干旱沙尘暴 (2)暴雨灾害洪涝群发性 (3)晴朗干热 伏旱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炎热、干燥暴雨和洪涝灾害 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副热带高压在我国的移动过程以及相应的天气与气候变化状况。当副热带高压控制南岭一带时,我国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正是如图a所示情况。此时,我国北方夏季风还没有到达,但因为白昼时间变长,气温迅速上升,表现为干旱、多风、暖热的天气特征,温度上升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需要大量水分,因此往往出现干旱灾害;而长江中下游则因为梅雨的持续性降水,有时也会暴雨频发,容易引发洪涝等自然灾害。当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江淮地区时,雨带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此时北方各地容易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而长江流域,因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炎热干旱,出现伏旱。
备考11 (探究性实验题)测试考点4、7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图14-8)”并回答下列问题。(7分)
(1)1999年9月21日D处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震中较远的A城市,有幢高大建筑物倒塌,原因是 。(2分)
(2)近些年来,每当发生大地震后,都会有一些建筑行业的主管官员和从业者因腐败事发而受处罚。这说明( )(2分)
A.建筑商缺乏地震知识,不了解地震分布规律,导致建筑物选址不当
B.政府不愿承担责任,惩治建筑商以转移公众视线
C.地震所造成的破坏程度,与建筑物质量有关
D.建筑不当,也是造成地震的原因之一
(3)该地区地震频繁多发的原因是 。(2分)
(4)B处与C处相比, 处诱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1分)
9.C点拨:从图示来看,①处位于向斜的侧部,岩层整体性强,比较牢固,②修建公路使上层岩层失去了支撑,易顺岩层交界面滑动,③处没有破坏岩层的整体性,④处为背斜侧部,工程破坏了一侧岩层的结构,加上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产生整体滑动。
B卷 综合应用创新预测题(38分)
备考10 (信息迁移题)测试考点2、7 图14-7为1991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间环流形势(a)和降水量分布(b)图。(12分)
(1)a图所示的高压中心名称是 。此时我国北方地区通常的天气状况是 ,常出现的气象气候灾害有 和
等。(4分)
(2)b图所示,长江中下游最可能出现的气象气候灾害是 ,经常引发 等灾害,反映了自然灾害 的特点。(3分)
(3)如果a图中的高压系统加强,中心移动到江淮一带,则江淮地区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常会出现 等气象气候灾害,原因是 。此时我国华北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通常是 等。(5分)
8.D点拨:A、B项属于非地质灾害,后两项属于地质灾害,但人类活动对C项影响不大,对D项中的地质灾害影响最大。
备考9 测试考点6不考虑岩体影响,在图14-6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修建公路,不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C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地面沉降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抽取地下水造成的,也是长期影响的结果,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垦造成的,长期影响的结果,西北地区的沙尘暴是由于人类长期过度放牧、垦殖等造成的;泥石流的形成是由于暴雨等因素引起的现象,其发生具有极强的突发性,爆发猛烈,危害巨大。
备考8 测试考点7 由于人类活动可能加剧的地质灾害是( )
A.寒潮和沙尘暴 B.土地荒漠化和洪涝 C.地震和火山爆发 D.泥石流和滑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