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713  216721  216727  216731  216737  216739  216743  216749  216751  216757  216763  216767  216769  216773  216779  216781  216787  216791  216793  216797  216799  216803  216805  216807  216808  216809  216811  216812  216813  216815  216817  216821  216823  216827  216829  216833  216839  216841  216847  216851  216853  216857  216863  216869  216871  216877  216881  216883  216889  216893  216899  216907  447348 

6.(1)C(2)A点拨(1)①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再加上沿岸地区寒流的影响,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2)①处受副热带高压控制,②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降水较多。

回顾7 测试考点2(典型例题。8分)图12-6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1)-(4)题。

  (1)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2)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3)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4)该山可能位于(   )

A.赤道附近   B.40oS附近   C.40oN附近   D.极圈附近

试题详情

5.C点拨世界上现存的天然林主要是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林就是亚寒带针叶林。

回顾6 测试考点2、3(典型例题-6,8分)读图12-5,结合所掌握的知识,回答(1)、(2)题。

   (1)图12 5中①地所处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沙漠带   D.热带季雨林带

 (2)图12 5中①②③三地自然条件相比较(   )

A.②地降水最多  B.只有③地的植被为森林   C.①地年均温最低D.②、③两地均受暖流影响

试题详情

4.C,点拔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光热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其分布都有地带性规律。石油资源的分布受地质规律的制约,但没有地带性规律。

回顾5 测试考点2(典型例题2分)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现存的天然森林主要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试题详情

3.(1)B(2)C  点拨:(1)从图中可以读出,山地针叶林带对应的范围是向北1100-1800千米之间。根据“纬度差1度距离相差111千米”这一规律可得出正确答案。(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由于气温逐渐降低,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也逐渐降低。

回顾4 测试考点3(典型例题分)下列陆地自然资源中体现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

  A.土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石油资源   D.光热资源

试题详情

2.C点拨: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表现为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大类,水平地域分异和垂直地域分异属于地带性地域分异,水平地域分异又分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其主导因素为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其主导因素为水分,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显著。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相似,但不相同。而垂直自然带的分异多少受纬度位置和山地的海拔高度的影响。非地带性分异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海陆分布、地形等主要是由地质作用中内力形成的,而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由以上分析可得出只有C项表述正确。

回顾3 测试考点2(典型例题-6,8分)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对应关系。读图12-4完成(1)、(2)题。

  (1)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

   A.62oN-68oN   B.52oN-58。N   C.50oN-54oN D.52oN-62oN

  (2)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试题详情

考点3.非地带性(拓展考点)

   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质构造、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使自然带未完全按某一方向延伸或更替的现象称为非地带性。如湖沼、绿洲的分布等。

考题3  (典型例题分)下列对于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热带草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B.因受寒流影响而形成热带草原

  C.因处于山地的背风坡而形成热带草原

  D.受离岸风影响而形成热带草原

考题3点拨:非洲东部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是由于地处东非高原,地势高,温度低,降水少所形成;即是由于地形起伏而形成的非地带性分布。答案:A总结提示:本题结合实例考查了学生对非地带形成的把握,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局部的、特殊的。

考点4.自然带的分布与相应的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典型动物和土壤的综合 (综合应用考点)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分别具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相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土壤和典型动物类型。如下表: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藻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沙漠狐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站(tiān)鹿
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
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松鼠、黑熊
棕壤、褐土
温带草原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双峰驼、子午沙鼠
荒漠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
寒带苔原带
寒带苔原气候
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
极地冰原带
寒带冰原气候
冰雪裸地
北极熊、海豹
未发育

考题4  (典型例题)读图12-3,回答:

(1)图上四个自然带的名称是:   A      。  B      C     ,  D    

(2)该地区纬度地带性表现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3)地球上纬度地带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考题4点拨:此题考查非洲部分地区大陆水平自然带的分布及该洲纬度地带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以及地球上纬度地带性形成的原因。答好此题需将一般规律性知识与N-体地区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灵活运用。答案:(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该地区面积大,地势起伏不大,海岸线平直,水热条件纬向差异小  (3)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Ⅲ.三年高考题一网打尽  (330)  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

回顾1 测试考点1、2、3  (典型例题,16分)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测量队于典型例题登顶。回答(1)-(4)题。

  (1)登顶队员在北京时间13时前撤离,主要是为了避开(   )

   A.大量冰雪融化   B.泥石流爆发   C.强对流天气   D.强紫外线辐射

  (2)珠穆朗玛峰峰顶比同纬度海平面(   )

  A.白昼略长   B.黑夜略长  C.自转线速度略小   D.自转角速度略大

(3)导致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变化的是(   )

   A.地面沉降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海平面升降

(4)登顶队员从积雪冰川带下山,依次经过的垂直自然带是(   )

  A.高山草原带--高山草甸带--高山针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一  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一高山草原带--高山针叶林带

  D.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高山草原带

1.(1)C  (2)A(3)B(4)D点拨:(1)珠穆朗玛峰与北京相差大约2个小时的区时,北京时间13时,珠穆朗玛峰地方时约11时。当地的12点前后是太阳辐射最强烈的时候,地表强烈增温,空气强烈上升而形成强对流天气,多暴风雪现象。青藏高原上的太阳辐射都较大,登山队员对此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可以减轻危害的,但暴风雪等强对流天气则没有办法避免,只好在时间上避开。(2)地球上的同纬度地区,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相同的,但珠穆朗玛峰因海拔较同纬度地区高,距地心的半径大,因此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弧长)较同纬度地区大。地球上除了南北极点外,角速度处处相等(15O/小时)。因海拔高,日出的时间较同纬度地区早日落的时间较同纬度地区迟,因此白昼时间较同纬度略长。(3)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运动的影响,现在仍然在继续增高。(4)珠穆朗玛峰自山顶至山麓的完整垂直自然带名称依次为冰雪带、荒漠带、高山草甸(高山冰雪融水自上而下流淌,首先形成的应该是水草较好的高山草甸,然后是普通的草原)、高原草原、高山灌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

回顾2 测试考点2(典型例题4分)关于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各纬度带的表现相同

  B.山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多

  C.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

  D.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相同

试题详情

考点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1)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

   (2)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含义:陆地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①陆地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的。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

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②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即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4)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联图示:见图12 1。

案例剖析  旁征博引  举一反三

考题1  (典型例题)读下面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的环境变化模式图,回答:

  (1)将下列地理事象的数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空白处。

   ①水土流失  ②鸟类、兽类减少  ③生态失调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⑤风速减小、湿度增大  ⑥气候恶化⑦水旱灾害减少⑧土地沙化  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2)图示表示地理环境具有     特征。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考题1点拨: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其他组成要素的作用十分明显,热带雨林对气候的影响尤其显著。滥伐森林造成许多环境问题,生态平衡会失调,如何解决生态平衡失调的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植树造林,我国在许多山地、丘陵地域实行退耕还林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至右:第一行②⑦,第二行⑧⑥③④⑨;第三行①⑤。(2)整体性热带雨林总结提示:此题考查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的理解程度。我们在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时要抓住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一主线。

考点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①表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有规律地更替。②原因: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即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条件为基础的,加上水分条件的影响。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①表现: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呈森林带一草原带一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②原因:受海陆分布的影响,从沿海向内陆降水由多到少造成的干湿度差异很大。这种变化在中纬地区表现较为突出,这种分异规律是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的,加之热量条件的影响。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①表现: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出现了自然景观的依次变化。②原因: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和热量状况差异很大。③规律:赤道附近的最高山岭,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和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考题2  (典型例题于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B.各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

C.高山地区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无明显的分布规律

D.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最为明显

考题2点拨:从总体JC_看,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各自然带之间逐渐过渡,没有明显的界限,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这种规律称为地带性规律。答案:D   .总结提示: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是绝对的。即陆地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这种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但是,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还要受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一些没有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非地带性现象叠加在地带性现象之上,构成了复杂的地理环境。

试题详情

Ⅱ.考点过关 过关斩将 一马平川

考点详解  精剖细解  

试题详情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它同     分异规律有些相似,原因是随海拔高度变化     状况变化大。

试题详情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以     为基础在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