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A、B点拨.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其下游南岸冲刷厉害,说明该河是地跨南北半球,所以只可能A、B正确,再根据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北半球右岸侵蚀,南半球左岸侵蚀。
备考3 试考点3、6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月1日上午9时10分,载有七名宇航员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了为期16天的太空任务之后,返回地球,但在着陆前发生意外,航天飞机在空中解体,解体后哥伦比亚号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坠毁。正值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除夕之夜,事件发生20分钟后,小王收到新浪网发出的手机短信,问小王收到短信时北京时间是( )
A.2月1日19时10分 B.2月1日22时30分 C.2月2日22时30分 D.2月1日22时10分
A卷 基础经典预测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备考1 测试考点2在由上海开往旧金山的轮船上,人们看到昼夜更替的周期( )
A.是24小时 B.长于24小时 C.短于24小时 D.无昼夜更替
1.C点搪.昼夜更替的周期是24小时,但对于移动的轮船上的人们看到的昼夜更替的周期就不再是24小时了,而是比一个太阳日长或短。由于地球自转,人们看太阳是东升西落,相当于太阳是往西走,与东行的轮船是反向运动,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在船上的人们看太阳的西落速度必然变快,昼夜更替的时间也就变短。
备考2 测试考点4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厉害,北岸人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图2-6所示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测预1;对1:自转运动的规律
预测根据:地球自转运动是地球的基本运动之一,是建立学生基本知识框架的构成要素之一,作为一个中学生必备知识之一。但是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却不多,所以值得我们重视。
命题角度预测: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考查有关自转运动方向、速度、周期的内容。
预测2:时间问题
预测根据:随着国际交往的进一步深入,国际联系进一步密切,时间换算是人们必备的知识之一。
命题角度预测:结合某一重大事件计算北京时间等。
5.实验设计:(1)实验材料:可选用有轴的球状(面)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墨水、清水等。.
(2)实验步骤:①将球状(面)物的虚拟北极点向上,在球状(面)物上滴适量的墨滴(或水滴)。②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进行旋转。③观察并描述墨滴(或水滴)流痕的偏转方向。④再将虚拟南极点向上。重复②③步骤,但旋转方向与②步骤相反。
(3)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点拨.该题考查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首先要明确地转偏向力是地球由于自转而导致的地球上的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改变的力。其表述为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地转偏向力为00所以实验的关键一是要模拟出地球的自转运动(如地球仪、雨伞);二是要演示出物体在地球上的水平运动;三是要通过调整运动方向模拟北半球、南半球,以分别得出“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的结论。抓住了这关键三点,也就抓住了本题的核心。
IV.高考题预测 高瞻远瞩 占尽先机
4.(1)C(2)A(3)B点拨(1)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图中所示的经度由西向东在减小,应该是西经度,根据海陆轮廓或当地经纬度判断,图示陆地应该是南美洲,图中纬度应该是南纬。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P点是西经75o,是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晚8+5=13个小时,P点地方时应该是9时0分0秒一13小时=前一天的20时。(2)P点的纬度约是南纬53o,此时是20时海上落日,则P点的昼长约是16小时。漠河的纬度约是北纬53o,夜长约是16小时。因为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方昼长之和为24Wo(3)巴拿马运河在南北美洲之间,麦哲伦海峡在南美大陆与火地岛之间,直布罗陀海峡在欧洲和非洲之间,从图中可看出,该船将进入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在南美洲与南极半岛之间。
回顾5测试考点4(典型例题4分)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3.B点拨.我国的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当希腊(东 IX)是19时的时候,北京时间是19+(8-2)=25时,即次日凌晨1时。
回顾4测试考点3、5、6(典型例题,12分)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只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是9时0分0秒(北京时间)。读图2-5完成下列(1)-(3)题。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3)该船即将进入( )
A.巴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2.BD点拨:(1)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经度的不同而产生的时刻就是地方时,地方时和经度有关,和纬度无关。(2)北京时间与北京的地方时不同,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是120o的地方时,而北京位于116oE,因此,北京地方--时不是北京时间,比北京时间要晚约16分钟。
回顾3测试考点3、6(典型例题,4分)希腊雅典(东二区)19时向世界转播体育比赛时况,我国的体育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实况的时间是( )
A.13时 B.次日凌晨1时 C.次日 17时 D.23时
考点5.日界线(拓展考点)
国际上规定,把东西12区的中央经线即180o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1)日界线的特征:a.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地球上日期的变更都从这条线开始。b.实际的日界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些曲折,不完全按照180o经线延伸,这是为了照顾附近国家居民的生活方便,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
(2)过日界线时间的计算:a.东12区和西12区日期相差整1天,时、分、秒相同。 b.从东12区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去1天,从西12区向西过日界线进入东12区,日期加上1天。C.过日界线计算相隔时区数一(12一东某区)+(12一西某区)
考题5 (典型例题分)当太阳直射90oE某点时,全球分属两个日期的界线是( )
A.90oE和90oW B.日界线和90ow C.日界线和本初子午线 D.00经线和90ow
考题5点拨:地球上作为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划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180o经线),其位置在地球上固定不变;另一条是零时所在的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这条线在地球表面不停地运动,但它始终都位于太阳直射经线的对面。当太阳直射90oE时,零时所在的经线与90ow经线重合,故两条日期界线分别是日界线和90ow经线。答案.B总结提示:我们通常说全球分为两天,当北京时间为8点时,即0时区为0点时,全球新的今天和昨天的范围各占一半;当北京时间为20点时,即0时区为0点时,全球恰好处于同一天。
考点6.地方时与区时计算(综合应用考点)
(1)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地方时的计算公式:某地地方时一已知时间(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
说明:①公式中的“±”的选用:依两地的相对方向而选用,若所求地位于已知地的东方,用“+”号;反之用“一”号。②经度差的计算:若两地在本初子午线的同侧,则两地经度数相减;若两地在本初子午线的两侧,则两地经度数相加。③计算步骤:a.确定两地经度差,b.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C.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d.代入公式计算。
(2)经度的计算方法:某地经度=已知经度
(3)区时的计算。
相邻两时区之间区时相差1小时,任意两点区时之差等于它们之间相隔的时区数之差。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区时数大)。
区时的计算
所求区时一已知地区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说明:①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已知经度数÷15o,如果所得余数小于7.5o,相除所得整数为时区数;如果所得余数大于7.5o,时区数为所得整数+1。如:计算116oE所在时区:116o÷15得7,余数为11,故116oE所在时区7+1,为东八区。②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差:A,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即为所求时差值。B,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时差。③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一已知区时±时区差,其中东加西减,即所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一”。④因1天为24小时,区时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为第2天,该数值减24小时,原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时间;若区时小于0,则为前一天,需用24小时减去所得数的绝对值,原日期减去一天,即为所求时刻。
考题6 (典型例题分)图2-4,AB弧是昏线,BC弧是晨线,回答(1)-(3)题。
(1)此时,下列四个城市白天时间最长的是( )
A.海口 B.广州 C.武汉 D.北京
(2)此时北京时间是( )
A.9点 B.10点 C.11点 D.12点
(3)全球与图中D点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 )
A.大于全球的一半 B.小于全球的一半 C.等于全球的一半 D.全球处于同一日期
考题6点拨:由AB弧是昏线,BC弧是晨线,判断ABC孤内是夜,弧外是昼,66o34′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日期为6月22日前后。45ow是夜半球的中间经线,时间是0时,据此可计算北京时间。此刻两个日期的分界线分别是45oW和180o经线,与D点(90oW)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180o向东至45oW,不到全球的一半。答案:(1)D(2)C (3)B总结提示:时间计算要记住,东加西减是规律。
Ⅲ.三年高考题一网打尽 (319) 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
回顾1测试考点3、6(典型例题,8分)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0。N,30。E)起飞,向西南经过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西5区)。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18 15时。据此回答(1)、(2)题。
(1)飞机到达哈瓦那时,当地时间是( )
A.19 日 12时 B.19 19时 C.18日12时 D.18日19时
(2)该次飞行飞过( )
A.乌拉尔山上空 B.阿留申群岛上空 C.墨西哥湾暖流上空 D.加利福尼亚寒流上空
1.(1)D(2)C 点拨:圣彼得堡所在的30oE(东2区)与哈瓦那所在的西5区,其区时相差7小时(2+5),且哈瓦那的时间迟于圣彼得堡--减去7小时,飞机飞行用了11小时--加上11小时。哈瓦那的当地时间--西5区的区时=15-7+11=19(日期不变)。(2)此次飞行是从圣彼得堡(欧洲西部地区)向西南方向前行,乌拉尔山在圣彼得堡的东部;阿留申群岛在美国的西北部海域、加利福尼亚寒流在美国、墨西哥的西海岸地区--均位于哈瓦那的西部地区、圣彼得堡的东部地区;墨西哥湾暖流位于哈瓦那的北部地区。
回顾2测试考点3、6(典型例题4分)关于地方时,正确的说法是( )
A.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
B.地方时是因地理经度而变化的时刻
C.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
D.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早
(1)方向:地球在时刻不停地绕假想的地轴作旋转运动,其方向为自西向东,如果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如果从南极点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反过来,根据地球顺时针方向转动可推出图中的中心点为南极点。(2)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即地球自转一周(360o)所花的时间,为23时56分04秒,即一个恒星日,这是以恒星为参照物的真正周期,常用于科学研究。实际上,人们习惯上使用的自转周期是以太阳为参照物,长24小时的周期,即一个太阳日,为什么一个太阳日会比一个恒星日长3分56秒呢?可用图2-1表示。当地球位于E1位置时,地球上的P点刚好正对着太阳和天空中的某一颗恒星,随着地球的自转,地球刚好转一圈(360o)达到Ez后,P点又正对着那颗恒星了,这是一个恒星日,即图中A所代表的时段。但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作绕日公转运动,在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它在公转轨道上约向东移动了1。,因此P点并不正对太阳,需要再继续转动约1。,P点才能正对太阳,这一过程约需3分56秒,图中的B表示一个太阳日。(3)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可分为角速度和线速度,即分别用角度和距离来衡量地球自转的速度。由于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地球表面上的各点(除南北两极点)就相当于绕其所在的纬线圈跑了一圈,因此这些点都是转动了360o,即角速度相等,每小时大约为15。,但由于各条纬线圈的长短不等,它们所“跑”的距离则有着较大的差异,赤道的距离最长,因此线速度最快,约为40000 km/24h≈1670 km/h,其余纬度的线速度为1670 km/h×C0Sφ(其中的φ为所求地点的纬度)。由于C0s60o的值等于1/2,所以南北纬60o地区自转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案例剖析 旁征博引 举一反三
考题11 (典型例题)关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从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东向西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B地球自转方向因时因地而异,但自转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C.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就是我们日常所用的太阳日,它比一个恒星日长3分56秒
D.在太平洋上作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上的船员会感觉到一个太阳日的长度比实际的要短
考题1-2 (典型例题)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地心的运动
B.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轴是地轴
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考题1-1点拨:地球在时刻不停地自转,虽然从南北极点上空看,其顺、逆时针方向不同,但都是自西向东运动;地球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地轴以外的各点都在按同一方向转动;其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3时56分04秒,即转动360o所花的时间,但我们日常生活中习惯以太阳为参照物,用太阳日,如果在地球上作自西向东的运动,就好像迎着太阳直射点而去,因而会感到一个太阳日比实际的长度要短些;反之如果作自东向西的运动,则会感到太阳日会长些,如果运动速度刚好和地球自转(日太阳视运动)速度一致,则会感到太阳不升也不落。
答案:D考题1-2点拨:地球的自转运动是绕其旋转轴--地轴的运动,它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在运动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是固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答案:A总结提示: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包括方向、周期、速度三个方面。就方向而言,由于观察角度不同,表述就不同;就周期而言,由于我们选用的参照系不同,而有不同的周期,实际上真正的周期只有一个,原因是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日公转;就速度而言,球体的旋转速度的表示有角速度和线速度之分,它们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明显不同,以上内容需要我们注意区别。
考点2.昼夜交替
(1)昼夜的产生: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同一时刻,只有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能被太阳光照到,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个球面照不到太阳光,是黑夜。如果地球像太阳一样能发光,或是像玻璃球一样地透明,那么地球表面就不会有昼夜之分了。
(2)昼夜的界线--晨昏线:①概念,地球上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这是一个大圆,任何时候都把地球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即昼半球和夜半球。由于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因此站在晨昏线上的人看到太阳刚好在地平线上,或日出或日落。②晨线与昏线的判读:晨昏线往往被与纬线圈相切的两个点分为两段--晨线和昏线,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更替到昼半球的那条界线叫晨线;反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更替到夜半球的那条界线叫昏线。侧视图中一般能看见整条的晨线或昏线,俯视图中能看到半截的晨线和半截的昏线,如图2-2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③晨昏线位置的日移动:实际上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运动,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动的,而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而不断地西移,从而导致一个地点的昼夜状态在不断地变化。
(3)昼夜状态的表示:任一瞬间,地球上各地的昼夜状态都可用太阳高度角(所谓太阳高度角就是指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之间的夹角)来表示如下:
|
太阳高度角(H) |
表示意义 |
昼半球 |
H>0o |
太阳在地平线之上,离直射点越近H越大,直射点上H=90o |
晨昏线 |
H=0o |
太阳刚好位于地平线上 |
夜半球 |
H<00 |
太阳在地平线之下,即看不到太阳 |
(4)昼夜交替的原因:如果地球是静止的,那么对着太阳的半个球始终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个球始终是黑夜,也就不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了。但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也就在不断地西移,从而导致晨昏线也不断地西移,进而出现一个地方昼夜状况发生变化的现象。
(5)昼夜交替的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也就是地球表面各地太阳高度日变化的周期,为24小时,叫做1个太阳日。(注意该周期的参照物是太阳,因此和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有所不同。)
(6)昼夜交替的影响:正是由于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因此这一周期就成为制约人类起居休息的基本时间单位。目前我们生活中所用的一天,即是这个周期;另外,由于昼夜交替周期不长,导致白天的气温不至于过高,夜晚的气温不至于过低,这种昼夜温差不太大的温度条件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考题2 (典型例题分)读下图,回答:
(1)若AB是昏线:
①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为 。
②此时的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
③ABCD四点按昼长由长到短分别为 ,按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分别为 。
(2)若昏线经过CD两点:
①此时的北京时间为 。
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点
B.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
D.北京和新加坡的昼长相等
(3)若此时CD一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此时全球大部分地区在 (昨、今)日。
(4)若从C、D分别沿经线向赤道发射一颗射程为lll0km的导弹,则( )
A.两导弹都落在CD线之东
B.两导弹都落在CD线之西
C.从C点发射的导弹落在CD线之东,而在D点发射的导弹落在CD线之西
D.从C点发射的导弹落在CD线之西,而在D点发射的导弹落在CD线之东
考题2点拨:这是一幅光照示意图,图中的横线是纬线,纵线是经线。根据AB是昏线可知,晨昏线之下的部分为夜半球,北极圈内发生了极昼现象,A点所在经线(150oZ)是夜半球_的中线,进而可得出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和30ow经线的交点上这一结论。30oW为6月22日的正午12时,因此北京时间是6月22日22时。由于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因此除了极昼和极夜地区外,越在北方的地区昼就越长,A点发生极昼现象,昼长达24小时,是四点中昼最长的点,B点发生了极夜现象,是四点中昼最短的点。该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因此越接近北回归线的点,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大。如果昏线经过CD两点,说明此时昏线与经线重合,该日为春分或秋分,且CD线之西属昼半球,之东属夜半球,CD线(即150oW经线)为18时,据此可推出北京时间是12时。由于此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如果此时CD一线两侧的日期不同,而据图中的经度可知该线并非日界线,这说明CD此时为零时,则30oE为12时,因此北京时间是18时。这时只有150oW向西到180o之间的区域属刁三昨日,绝大部分地区都属于今天。如果从C、D分别沿经线发射导弹,那么它们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会分别向右、左偏,故最终这两枚导弹将分别落在CD线之西东两侧的地点。答案:(1)①23o26′N、30oW②6 22 22③ACDB CADB(2)①12时②B(3)1g时今 (4)D总结提示:晨昏线是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线之一,在解题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它可以判断日期、季节,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位置,可以判断昼长、夜长,可以判断太阳高度,可以判断日出、日落时间,还可以判断地方时、区时等。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表示该日是二至,若北极圈及其以内发生极昼,则为夏至(6月22日前后),若北 极圈及其以内发生极夜,则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表示该日是春分(3月21日前后)或秋分(9月23日前后)。过晨昏圈与纬线圈交点的经线是昼半球的中间时刻或夜半球的中间时刻;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是18时。
考点3.地方时与区时
(1)地方时:由于地球的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也就有了早迟之分,这种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
(2)区时:因每条经线都有自己的地方时,使用起来极不方便。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经度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的办法来协调各地的时间,全球360。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用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用的时间,这个时间称为区时。笼统地说,全球的时间就由无数个变为24个。但是不同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采用不同的计时办法。
(3)部分国家的计时方法。
印度:采用半区时计时,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时区边界经线的地方时,印度用的是东5.5区区时。
朝鲜:该国位于东8区和东9区之间,但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照,于是采用了本国东部时区东9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中国:我国领土跨东五至东九共五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我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时区(东八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这叫北京时间,也就是120oE经线的地方时。
考题3(典型例题京时间是( )
A.东八区内120oE的地方时 B.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C.亚洲各国共同使用的时间 D.与世界时保持一致
考题3点拨: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oE的地方时,并不是指北京所在的116oE经线的地方时。该时间是我们中国统一使用的时间,它比世界时(零时区的区时)早8小时。答案:A总结覆示:注意关于北京时间的几种相同说法,一是北京时间是我国统一时间;二是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三是北京时间是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
考点4.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偏移
(1)原因:因为任何物体在运动时都有惯性,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它们就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但由于赤道上的经线是互相平行的,因此在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会发生偏向,这也是全球唯一不产生偏向的地方。
(2)地转偏向力:在地球自转时,会产生一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这种力叫地转偏向力,该力始终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只对物体的运动方向有影响,而不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在物体运动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纬度越高的
(3)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
(4)影响:地球上,气流和水流等流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非常明显,如自西向东流的长江其南岸受到的侵蚀作用较为明显,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泥沙多沉积在北岸。
考题4(典型例题)甲乙两物体分别在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进行长距离水平运动( )
A.甲乙物体都向东运动,则运动方向都向较低纬度偏
B.甲乙物体都向北运动,运地区,地转偏向力越大,因此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越明显。动方向都向西偏
C.甲乙物体都向西运动,运动方向都向北偏
D.甲乙物体都向南运动,运动方向都向东偏
考题4点拨: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球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会偏离原来的方向(赤道上除外),在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甲在南半球向东运动时,会向北偏,即偏向低纬;乙在北半球向东运动时,会向南偏,也是偏向低纬。其余各种情况依此类推。答案:A 总结提示:我们判断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时,应该保持与运动方向一致来判断。也可以参照物理学中的.右手法则来判断。即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具体方法是:以北半球为例,伸出右手,手心朝上,四指并拢,与拇指垂直,四指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则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物体的偏移方向。
Ⅱ.考点过关过关斩将一马平川
考点详解 剖细解入市三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