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6829  216837  216843  216847  216853  216855  216859  216865  216867  216873  216879  216883  216885  216889  216895  216897  216903  216907  216909  216913  216915  216919  216921  216923  216924  216925  216927  216928  216929  216931  216933  216937  216939  216943  216945  216949  216955  216957  216963  216967  216969  216973  216979  216985  216987  216993  216997  216999  217005  217009  217015  217023  447348 

17.根据我国五个农业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D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地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地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地区淡水养殖、水产品加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多选)( )

A.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

B.原料充足

C.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D.能源充足

(3)C地区粮食产量比B地区低,但粮食商品率却比B地区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地区农作物具有________的特点,该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水源是________。

解析:解答好本题需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据图判断出各农业区的名称和所在位

置;二是熟知各农业区生产的条件。A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光照充足而热

量不足;D地区位于内蒙古河套平原,属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下,

发展农业需解决水源问题;B地区是太湖平原,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淡水鱼养殖基

地,人口稠密,建水产品加工厂,不仅原料充足且市场广阔;C地为三江平原,地

广人稀是其商品率高的原因;E地为哈密盆地,地处内陆,农业生产特点不言自

明。

答案:(1)低温(热量条件) 灌溉水源

(2)BC

(3)C地区耕地面积大,人口密度小,故人均占有量比B地区多,超出个人需求,超

出部分转化为商品出售

(4)耐旱 冰川融水

试题详情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4-16题。

14.该区域的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

A.基塘农业  B.绿洲农业

C.坝子农业  D.河谷农业

解析:读图可以判断该区域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所以该区域种植

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地带,形成有名的河谷农业。

答案:D

15.该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国家政策扶持  B.游牧地点迁徙

C.水、热条件适中  D.光照条件充足

解析:该区域海拔高、气候寒冷,发展农业应优先考虑水、热条件。

答案:C

16.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有( )

A.水稻、小麦  B.小麦、青稞

C.水稻、青稞  D.小麦、玉米

解析: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热量不足,因此应种植耐寒的小麦和青稞。

答案:B

试题详情

(2010·苏北四市)读“我国某种水果栽培区分布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水果栽培区的分布反映出的农业生产特点是( )

A.整体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周期性

13.①地区栽培条件优于同纬度②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充沛  B.热量丰富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解析: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的特点,而图示是水果栽培区,应是

地域性特点。①地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秦岭阻挡,冬季冷空气不易进入;

夏季受四周地形阻挡,气流较封闭,温度偏高。

答案:12.B 13.B

试题详情

(2010·青岛)下图为鲜花、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不充足

解析:据图可知,阶段Ⅰ鲜花、蔬菜产区主要布局在城郊,应是受城市市场需求的

影响。

答案:C

11.阶段Ⅱ甲地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地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甲地全部城市化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解析:阶段Ⅱ甲、乙两地城市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保鲜技术也得以提高,实现了远

距离输送,使生产条件更好、生产成本较低的鲜花和蔬菜产区乙地最终占领了整个

甲地市场,故选D。本题易错选B,乙地鲜花、蔬菜基地销售区域的扩大得益于交通

条件的改善和保鲜技术的发展,但根本原因在于其生产条件好,投入成本低,市场

竞争力强。

答案:D

试题详情

为新疆2001-2007年番茄产量和面积的变化图。据图回答7-9题。

7.新疆地区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 

④科技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新疆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番茄的生长。

答案:A

8.新疆地区番茄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市场狭小  B.水资源紧缺

C.价格低廉  D.劳动力严重短缺

解析:番茄生长周期短、成熟期集中,对水分需求量大,而该地水资源紧缺,限制

了番茄业的发展。

答案:B

9.符合新疆番茄发展方向的是( )

A.开发高山冰川资源,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

B.向沙漠进军,进一步扩大番茄种植面积

C.将原有牧场有计划地改造为番茄种植基地

D.加强科技攻关,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

解析:发展农业生产应该因地制宜,新疆番茄业的发展应着重进行品种改良和科技

创新。

答案:D

试题详情

由于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地域类型。回答4-6题。

4.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美国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

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A.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

D.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解析:泰国的平原地区位于东南亚季风气候区,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潘帕

斯草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美国中部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

农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答案:D

5.下列农业地域类型机械化水平最低的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水稻种植业   D.混合农业

解析:机械化水平最低的是水稻种植业。该种农业多为小农经营,依靠家庭成员的

劳动即可完成耕作任务。

答案:C

6.乳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

A.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B.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是其发展的基础

C.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是其生产的保证

D.投入多、商品率高的商品性密集农业

解析:因为商品谷物农业区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因此A项错误;B项,乳畜业

的发展主要是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非大面积的土地;C项,种植园农业多分布在

热带地区,与气候密切相关,与工业发达与否的关系不是很密切。

答案:D

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开始大规模发展番茄种植、加工业,番茄的生产加工能力占到

全国近90%,番茄酱的出口,为新疆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下图

试题详情

读我国某自然村农产品产值比例构成图。回答1-3题。

1.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气候

解析:读图可知,在该自然村农产品产值比例构成中,乳产品和蔬菜的产值较高,

属城郊农业,故影响其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为市场。

答案:B

2.该自然村可能位于( )

A.西安市附近    B.拉萨市附近

C.哈尔滨市附近   D.上海市附近

解析:该自然村种植柑橘,柑橘为亚热带水果,四个选项中,只有上海市位于亚热

带。

答案:D

3.当地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相比,所产的柑橘皮薄但含糖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水源差异

C.土壤差异  D.气候差异

解析: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炎热干燥,且气温日较差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大,而

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柑橘糖分的积累。

答案:D

试题详情

第1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试题详情

16.假设上面图所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请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

解析:这是一道应用性很强的测试题。在气压图中判断天气现象,以及在运动的气压图中判断某地天气的变化过程等问题,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描述A地未来30小时内的天气变化,且前提是天气系统向东移动,分析时,以天气系统为参照,则相当于A地向西移动,进而可描述不同部位的天气状况。

答案: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偏北风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强。随着风向由偏北风转为偏南风,A地气温会略有上升。

试题详情

15.读上图(图中P1、P2、P3表示等压线,甲处箭头表示风向),回答下列问题。

(1)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反映的是________(近地面还是高

空)的情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系统属于________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________。

(3)甲地目前在________气团控制之下,不久将经历________天气过程。

(4)从图中可以看出锋面常发育在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即________中。

(5)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那么降水主要在A、B、C、D的________和________处。

解析:解题时根据风向从高压吹向低压,向右偏,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得到此天气系统是在北半球近地面的结论;根据空气从四周向中心运动得到第(2)题的答案。根据锋面的定义和空气的运动方向确定甲地在暖气团控制下,不久将经历冷锋天气过程。冷锋和暖锋的降水,都是暖湿空气被抬升或暖空气爬到冷气团之上,水汽凝结而形成的,因此,降水主要在冷气团的范围内,得到雨区在A、D的结论。

答案:(1)北 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2)低 气旋 (3)暖 冷锋 (4)低压槽 (5)A 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