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0.(共12分)
(1)(盛行)西风带(1分,注意:未答“……带’’不给分。) 地中海气候(1分) C(1分)
(2)赤道低气压(1分) 热带雨林带(1分,注意:答“热带雨林”不得分。)
①(1分,注意:“①”答成“l”、“(1)”均不得分,严格按照图中符号填写。)
(3)整体性(1分)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有利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或夏季水热条件好、水热组合好(共2分,从水分、热量两方面回答。)
不利影响: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多水旱灾害(共2分,水灾1分,旱灾1分。)
[命题意图与讲评建议]
熟练掌握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是一轮复习的重点任务,模式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展示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揭示地理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本题从三幅模式图入手,综合考查了“气压带与风带”、“气候类型”、“自然带”等重要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相互关联的,“气压带与风带’’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而不同“气候”又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因此,学生对这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消化应是循序渐进的,在复习,应提醒学生关注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分布规律可按对应关系联合记忆。
另外,本题中还要求“评价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教师讲评时,应帮助学生建立答题的基本思路:“评价……影响”应从“有利”、“不利”两个方面作答。
40.(2011·南京调研)读下列一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共12分)
(1)图13中,甲代表 ,甲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图14中的 (填字母)。(3分)
(2)图14中气候类型A的成闭是终年受 带控制,该气候形成的自然带名称是 ,在图15中对应的数字是 。(3分)
(3)上述模式图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1分)
(4)E气候类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评价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
有 。(5分)
(2011·厦门模拟)右图为“某月近地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图完成36-38题。
36.该月①、②两区域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
A.①风力较大 B.②风力较大
C.风力相当 D.无法比较
37.该季节③地的气候特征为 ( )
A.低温少雨 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和多雨
38.②、③两区域气压差异的主要原因 ( )
A.②区域为海洋,③区域为陆地 B.②区域海拔较高,③区域海拔较低
C.②区域纬度较高,③区域纬度较低 D.②区域受西风影响,③区域受冬季风影响
(2010·江苏模拟)图 1 反映了某地点的气温年变化与地表水分收支状况(图中:P代表大气降水量,E代表地表蒸发量),读图回答第 34~35 题。
34.关于该气候类型特征和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在南北纬 30°一40°左右的大陆西岸
D.在南北纬 40°一60°左右的大陆西岸
35.读图 2 ,季风特征最显著的是
A . A 地 B . B 地 C . C 地 D . D 地
34. C 解析:气温最低月大于 O ℃ 小于 15 ℃ ,说明是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夏季少,冬季多。据此判断为地中海气候。
35. B 解析:季风环流的形成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分布于大陆东岸。海陆对比越显著,则季风越明显。
(2010·怀化模拟)读图6,完成30-31题。
30.图中Q地的年降雪日数可能是
A.8天
B.12天
C.9天
D.4天
31.造成P地一月等温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该地
A.盛行风背风坡,气温较高
B.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C.降水量少,气温较低
D.有河流流经,气温较高
(2011·河北模拟)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28~29题。
28.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
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9.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
28.A [解析]近地面,城市内部因热岛效应形成热低压,风由乡村吹向城市,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东南风。
29.A [解析]N地的气温比周围高,等温面应向上凸出。气压比周围低,等压面应向低空凸出。
(2011·重庆模拟)读图,回答25~27题。
25.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气压高于①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高
26.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a地风向为西北风 B.c地风向为西南风
C.b为阴雨天气 D. d为下沉气流
27.若图a为某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不考虑盛行风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可能为城区 B.乙处房价比甲处低
C.城市绿化带应建在离市中心16千米外 D.火电厂宜建在离市中心1 6--20千米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