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7057  217065  217071  217075  217081  217083  217087  217093  217095  217101  217107  217111  217113  217117  217123  217125  217131  217135  217137  217141  217143  217147  217149  217151  217152  217153  217155  217156  217157  217159  217161  217165  217167  217171  217173  217177  217183  217185  217191  217195  217197  217201  217207  217213  217215  217221  217225  217227  217233  217237  217243  217251  447348 

(2011·浙江月考)下图表示以南极为中心的半球俯视图, M为极点,a为晨昏线,PM和QM表示两条经线,P、Q在a上,且P是a上纬度最高点。回答5-8题。

5、若Q点为晨点,P点的纬度71度。那么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6、若P点位于东经30度,且与Q点位于同一经线上大部分地方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时,由此时的北京时间为(  )

A、18时  B、20时   C、8时   D、6时

7、当Q点的昼长大于P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中海盐度在一年中比较低   B、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节

C、索马里沿岸为暖流       D、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处于伏旱时期

8、关于P、Q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点到M点的距离相等    B、Q点比P点先看到日出

C、图中P、Q间的弧线可表示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D、两点不可能昼长相等

试题详情

(2011·河北月考)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每圆北极黄河站(图3所示)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据此并读图完成9-11题。

9.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的地方时约为                       (   )

    A.10时         B.12时          C.14时         D.16时

10.据此推算,黄河站的极夜期约为                                    (   )

    A.90天         B.120天         C.150天        D.180天

11.黄河站距北极点的距离大约1200千米,黄河站的纬度最接近              (   )

    A.73°N        B.75°N         C.77°N         D.79°N

  提分妙计:要计算某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就必须首先求出不同日期的分布范围,而找到地方时0点所在经线是关键,因为从0点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的范围是新的一天的范围,其余就是旧的一天的范围。

(2011·昌乐模拟)当地时间1月12日16时53分 ,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震中(18.5°N,72.5°W)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南仅16公里的地方,该国官方预计遇难人数可能超过十万人。据此回答下列1-3题。

1.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是 (   ) 

A.2010年1月12日21点53分   B.2010年1月13日5点53分

C.2010年1月13日21点53分   D.2010年1月12日24点53分

2.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全球处于12日的日期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大约是(   )

A.八分之五    B.二分之一   C.八分之七   D.八分之三

3.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右下图中

 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解析:1.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根据震中经度(72.5W)计算出海地地震发生在西五区,西五区区时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故北京时间为(1月12日16点53分+13时),即1月13日5点53分。2.据海地地震发生时海地时间(西五区)12日16点53分,计算出0点所在经线为43°15′E,即全球处于13日(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43°15′E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之间,那么,全球处于12日(旧的一天)的日期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大约是(360°-(180°-43°15′))÷360°,即约为八分之五。3.1月12日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即最接近①位置。 答案: 1.B  2.A  3.A

试题详情

(2011·重庆月考)下面甲图中PQ为晨昏线(且陆地地形较为平坦),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甲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5回答9-10题。

图5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北半球,PQ为昏线      B.该地位于南半球,PQ为晨线

C.PQ间的实际距离约为30Km        D.图中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

10.关于图中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① 流向为由E到A   ② 流向为由A到E, 

③ 甲图所示季节该河流补给湖泊④ 甲图所示季节该湖泊补给河流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2011·江西联考)图1中,小圆圈有一处为太阳直射点,两条虚线均为晨昏线。读图1回答1-4题。

 

1、赤道的太阳高度为

   A、50°   B、70°    C、90°  D、66°34′

2、太阳直射点位于

   A、亚洲       B、太平洋   C、澳大利亚      D、巴西

3、E地的经度为

   A、 45°E  B、45°W    C、90°E  D、135°W

 4、E地位于F地的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试题详情

(2011·海南月考)某人驾驶飞机自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下图所示为飞机起飞时的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北京时间12点时甲地物影最短。据此回答7~8题 

7.飞机起飞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120°E,23°26′S    B.120°E,23°26′N 

C.75°E,23°26′S    D.75°E,23°26′N

8.有关该次飞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如果飞行速度是1100千米/小时,则飞行所用时间为9小时 

C.如果飞行速度是1100千米/小时,则到达乙地时,该地地方时为9∶00 

D.飞行中会经过极夜区

7.解析:北京时间12点时甲地物影最短,可知甲地经度为120°E。从图中可以看出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为45°,根据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为6∶00及该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位置关系,可计算出此时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为75°E。从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可以判断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答案:D 

8.解析:过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航程是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孤长,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所以沿最短航线飞行要沿两点所在经线圈过北极点;经线圈上纬度间隔1°的实际距离约110千米,所以甲、乙两地的最短航程为6600千米,飞行速度是1100千米/小时,其飞行时间应为6小时;乙地此时为?3∶00?,过6小时后为9∶00。答案:C 

试题详情

41.(13分)

(1)寒潮  冷锋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寒冷干燥 (4分) 

(2)低温杀死病菌和害虫,减少疾病和病虫害;积雪中包含空气,对其土壤有保暖作用;有利于增加空气湿度,净化空气;增加北方地区明年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增加地表水资源(任答2点2分)

(3)分布于南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基本平行于纬线呈带状分布 (2分)  太阳辐射 (1分)

(4)A处为我国华南,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    B处地处南亚,高大的青藏高原直逼热带地区,限制了避寒区的北界。(2分)

(5)E处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降低,使避寒区向低纬度延伸;F处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升高,使避寒区向高纬方向延伸。(2分)

试题详情

40.(共12分)

  (1)(盛行)西风带(1分,注意:未答“……带’’不给分。)   地中海气候(1分)  C(1分)

  (2)赤道低气压(1分)  热带雨林带(1分,注意:答“热带雨林”不得分。)

   ①(1分,注意:“①”答成“l”、“(1)”均不得分,严格按照图中符号填写。)

  (3)整体性(1分)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分)

   有利影响: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或夏季水热条件好、水热组合好(共2分,从水分、热量两方面回答。)  

   不利影响: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多水旱灾害(共2分,水灾1分,旱灾1分。)

[命题意图与讲评建议]

   熟练掌握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是一轮复习的重点任务,模式图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展示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揭示地理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本题从三幅模式图入手,综合考查了“气压带与风带”、“气候类型”、“自然带”等重要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相互关联的,“气压带与风带’’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而不同“气候”又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因此,学生对这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消化应是循序渐进的,在复习,应提醒学生关注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分布规律可按对应关系联合记忆。

   另外,本题中还要求“评价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教师讲评时,应帮助学生建立答题的基本思路:“评价……影响”应从“有利”、“不利”两个方面作答。

试题详情

40.(2011·南京调研)读下列一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共12分)

  (1)图13中,甲代表          ,甲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图14中的      (填字母)。(3分)

  (2)图14中气候类型A的成闭是终年受      带控制,该气候形成的自然带名称是     ,在图15中对应的数字是      。(3分)

  (3)上述模式图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1分)

  (4)E气候类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评价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

             。(5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