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7080  217088  217094  217098  217104  217106  217110  217116  217118  217124  217130  217134  217136  217140  217146  217148  217154  217158  217160  217164  217166  217170  217172  217174  217175  217176  217178  217179  217180  217182  217184  217188  217190  217194  217196  217200  217206  217208  217214  217218  217220  217224  217230  217236  217238  217244  217248  217250  217256  217260  217266  217274  447348 

3.下列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类型不同

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

D.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试题详情

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地形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

试题详情

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①自然环境各要素虽然构成一个整体,但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的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③各要素对环境影响作用是相同的

④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读右图,回答2题。

试题详情

17.解析:第(1)题,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第(2)题,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第(3)题,云南所在的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第(4)题,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征。

答案:(1)A (2)B (3)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4)地震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试题详情

16.解析: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注意左侧的深度),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横波和纵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并可根据两种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推断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物质、状况的变化。右图是地球内部根据左图作出的判读结果。例如,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界面。又根据在2 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界面。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再根据纵波通过F面以下时的波速(纵波波速与通过介质的密度成正比),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气态。那么,既然非固态,又非气态,就只能是液态(实际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态)。

答案:(1)横 纵 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

(2)消失 突然下降 固 液

(3)各类岩石 外核 内核 地壳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试题详情

11.解析:浅层地能属可再生能源,目前在某些地区已得以开发利用。

答案:B

 12-15: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

答案:12.C 13.B 14.C 15.B

16-17:解析: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F为地幔,G为地核。D、E合为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选项中应是横波速度减为0。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答案:16.C 17.C

试题详情

10.解析:浅层地能埋藏浅,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少量来自地球内部。

答案:A

试题详情

9.解析:浅层地能主要存在于地表数百米内,在陆地地壳 平均深度范围内。

答案:A

试题详情

6.解析: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且横波不能在液态中传播,故A正确。

答案:A

7-8:解析:结合等值线分布可知,数值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由地球内部圈层知识可知,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

答案:7.C 8.C

试题详情

5.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及地球圈层的划分。莫霍界面约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在此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答案:A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