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7123  217131  217137  217141  217147  217149  217153  217159  217161  217167  217173  217177  217179  217183  217189  217191  217197  217201  217203  217207  217209  217213  217215  217217  217218  217219  217221  217222  217223  217225  217227  217231  217233  217237  217239  217243  217249  217251  217257  217261  217263  217267  217273  217279  217281  217287  217291  217293  217299  217303  217309  217317  447348 

1.列表分析中国各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地域分布
   原因
 
旱灾
  黄淮海平原
   东北平原
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衡
 
洪涝
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淮海平原
  夏季降水多而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等
 
地震
台湾、华北、西北、西南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滑坡
泥石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
低温
冷害
东北地区为多发区
  纬度高、气温低  接近冬季风源地
台风
东南沿海为多发区
濒临西北太平洋。
森林
火灾
东北、西北和西南林区
气候干燥,植物含水率低,易燃烧

试题详情

6.中国的生物灾害

   小麦锈病: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黄河下游、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南部沿海等地区,新疆南部的麦田产区。

   水稻病虫:主要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的稻田产区。

   棉铃虫: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棉花产区,黄河流域棉产区和新疆棉产区受害尤为严重,长江流域棉产区也有发生。

   蝗灾与旱涝灾害十分密切,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黄淮平原为蝗灾重灾区。

   例  下列地区既有小麦锈病病害发生又有棉铃虫虫害发生的是

①新疆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黄河中下游地区  ④东北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⑨④ 

答案:C

[方法点津]

试题详情

5.台风和寒潮的规律

   影响中国的台风源地:菲律宾以东洋面和南海中北部洋面;

移动特性:西北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性。

   入侵中国的寒潮的源头和路径:冷空气的源地是蒙古西伯利亚冷气团和北冰洋的极地冷气团,路径分西中东三条路径。

   例  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防灾、减灾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能源丰富区;乙为我国某时期平均降水pH<5.6的地区,防治该问题的根本途径                            o  

(2)甲、乙分布区几乎不重叠,说明了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即

   A.降水量悬殊较大

B.工矿、人口分布稠稀明显 

C.热量条件差异大

   D.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大小不同

   (3)简述丁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危害及减轻该种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

   (4)图中丙气象灾害名称是      ,发生在      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请简述该气象灾害对西藏和云贵高原影响较小,不易侵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的原因。

   答案:(1)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2)AB

   (3)台风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4)寒潮  春、秋  西藏、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受寒潮影响较小;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远离有冬季风的源地;此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沿途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层层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加上受南方温暖地面的影响,寒冷程度降低,所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就很少受寒潮影响。

试题详情

4.我国旱灾严重区是广大的东部季风区,而不是西北干旱区

   例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是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农业部农情调查,2008年入冬以来,中国北方冬麦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七至九成,部分地区降水量的偏少程度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北方大范围地区遭遇到近5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预计可能导致冬小麦减产5%。

   材料二  我国干旱灾害分布图(下图)

   (1)根据材料,指出我国严重干旱灾害的分布地区,并分析其主要形成原因。

(2)从材料分析此次北方冬麦区旱情严重的主要原因,并简要说明解决该地区旱灾的主要措施。  

答案:(1)东部季风区原因: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

   (2)自然原因: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春季大风天气较多,蒸发加强。人为原因:春季正值冬小麦的生长旺盛期,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解决措施:①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引水蓄水工程);②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③冶理抽取地下水;④实施人工增雨或者增雪的作业;⑤利用秸秆覆盖等措施进行保墒抗旱;⑥培育耐旱作物品种;⑦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⑧政府加大抗旱资金投入等。

试题详情

2.中国地质灾害多发成因分析

   地震多发成因:板块交界处,构造运动活跃。  ①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②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滑坡、泥石流多发成因:①地势陡峻,地表不稳,岩石破碎②降水充足,多暴雨。

   例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地在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  时53分,遭遇了200年来最强的7.3级地震,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18032’N  72020’W)以西约l6千米处,震源深度约10千米。太子港沦为一片废墟,总统府坍塌,遇难人数超过20万人。  

材料二  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海地位置图

   (1)分析海地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2)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对海地地震的成因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进行调查研究,假如你是小组的成员,请你帮助设计研究方案。

   答案:(1)位于南美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线(或岛弧链)附近,地壳运动活跃海啸、滑坡、疾病传染等。

   (2)搜集海地及周边地区地质资料、地壳运动等相关资料;走访(或电话,电子邮件等咨询)有关专家并作好记录;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形成研究报告。

试题详情

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地域差异明显,成灾人口和农业灾情严重,重点在于成因和分布。  

例  有关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季风区以旱涝、风沙、盐碱、地震等灾害为主

   B.西北干旱区以干旱、风沙、盐碱化等灾害为主

C. 青藏高寒区以低温冷害、盐渍化灾害为主  

D.全国灾害损失的l/3发生在沿海地区

   答案:A

试题详情

18. 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读“世界各大洲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原因是是什么?

(2)欧洲西部与其他大洲相比,水旱灾害较少,原因是是什么?

   (3)寒潮能够长驱直入影响北美大部分地区,原因是是什么?

   (4)南美洲西部是地震多发地区,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该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5)近年来,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沙漠化现象严重,试分析该灾害加剧的原因。

  第2讲  中国的自然灾害 

[知能联动]

试题详情

17.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4月14日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发生7.1级地震源深度约33公里。截止到2010年4月24日,青海玉树地震死亡人数上升至2192人。

   材料二  青海广播网讯(4月15日),未来一周玉树震区和救灾沿线将出现降雪、大风和降温天气。根据气象预报,22号白天到23号夜间,玉树震区仍然阴天有中雪。西宁到共和沿线有小阵雨,共和到清水河沿线有小雨雪,清水河到玉树公路沿线阴天有中雪,有6到7级偏西风,山口地区最大风力可达8到9级。

   材料三  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有15公里。这次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l0万人。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对比分析两地区死亡人数差别巨大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简述玉树地震救援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试题详情

16.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与下列叙述对应正确的是(在叙述后面填上相应的字母)  防潮堤严重破坏:

   陆地发生海侵,大片低地淹没: 

海浪潮流作用加强:

   地下水海水入侵加剧:

   淤积作用加强,港口航道淤塞: 

海平面上升:

   河口海水倒灌,咸潮入侵:L或P

   (2)请简要说明s一潮洪灾害加剧一P效应链的地理原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