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下图为“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24分)
(1)图中所示区域的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大部分属于________农业,其农产品生产的大部分是靠__________的投入获得的。
(2)图中F为________山区,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农业生产中应发挥____________资源优势,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________________。
(3)A处为______________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主要果树为________。
(4)E山脉南侧与北侧农田类型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处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的分界线,B地区农业发展的障碍是________________。
(6)C平原区是我国______________(土壤)的主要分布区,该地区保持土壤肥力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所在地区目前是我国人口主要迁入区
B.A所在地区能源缺乏,需要大量调入
C.B所在地区的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D.B所在的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
13.关于C河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流经地区受冰川侵蚀作用明显
B.降水丰富,水量大,航运价值高
C.主要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
D.受到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汛期长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读“我国部分省区7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影响图中28°C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地形因素 D.副热带高压
11.此时沿图中海岸线分布的28°C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
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地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7-9题。
7.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 )
A.①地势高低 ②人均土地面积 ③年平均气压 ④年平均气温
B.①年太阳辐射总量 ②地势高低 ③水能资源 ④热量资源
C.①人均土地面积 ②人均粮食产量 ③热量资源 ④人口密度
D.①人口密度 ②年降水量 ③年平均气温 ④人均粮食产量
8.对造成上述各要素分布差异主要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地形和气候
B.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③-降水量和地形
D.④-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9.关于上述各要素在我国各大区域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②-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③-西南最多、华北最少
D.④-西北最多、华北最少
读“我国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回答5-6题。
5.东北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在( )
A.辽河下游地区 B.松花江上游地区
C.鸭绿江下游地区 D.图们江下游地区
6.以下地理因素中,与Ⅰ区降水丰富有关的原因有( )
①夏季季风 ②冬季季风 ③距海较近 ④地势迎风坡
⑤纬度较低 ⑥梅雨霏霏 ⑦冰期较短
A.①⑤⑥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⑥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读下列四幅图,回答1-4题。
1.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B.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2.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3.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
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C.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D.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4.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17.(1)
地理位置 |
我国中部 |
东南亚 珠江三角洲 |
交通 |
内河 铁路 |
西南 中南 |
资源 |
鱼米 |
海洋 旅游 |
(2)江汉平原:人多地少;水旱灾害频繁;易受寒潮影响。北部湾经济区:人多地少;易受台风的影响;技术水平较低。
16.(1)渭北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400-500毫米,虽光照、热量比较充足,但降水不足和水源缺乏,不适宜粮食的种植。
(2)①渭北黄土高原区海拔较高,光照强,气温的日较差大;②土层深厚,土壤的矿物养分与微量元素含量高;③远离工业发达的地区,环境清洁,无污染;④地广人稀,土地辽阔。
(3)该生产模式既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节约成本,又避免了农药与化肥对果品质量的损害。
(4)果树与三叶草、青草间种,草木结合,增加了植被的覆盖率,发挥了植被的生态效能。
14.AB 15.A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