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 能力目标:了解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以及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分析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地形、河流及其与农业之间的关系;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与分布;了解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理解新加坡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特点;学会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区分热带雨林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1.知识目标:在地图上熟悉东南亚的范围和联系两大洲与两大洋的地理位置;熟悉东南亚的主要国家,记住东南亚的主要岛屿、半岛、海和海峡的名称;知道华侨与外籍华人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中国建设方面所的贡献
与位置;知道东南亚占世界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的分布,以及锡和石油的分布。
(二)综合题
1.读图17-1,回答
|
(1)A地气候特征是: 夏季▁▁▁▁▁▁▁▁▁▁▁▁
冬季▁▁▁▁▁▁▁▁▁▁▁▁
它属于▁▁▁▁▁▁▁(气候特征)
(2)B地气候特征是: 夏季▁▁▁▁▁▁▁▁▁▁▁▁
冬季▁▁▁▁▁▁▁▁▁▁▁▁
它属于▁▁▁▁▁▁▁(气候特征)
(3)A、B两地的气候共同特征:(单选) ( )
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②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③一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
④各地降水差异较小
2.读图17-2,完成下列要求:
|
(1).工业中心和港口的名称:
①▁▁▁▁▁▁▁
②▁▁▁▁▁▁▁
③▁▁▁▁▁▁▁
(2).主要工业区
④▁▁▁▁▁▁▁▁▁▁▁沿岸
⑤▁▁▁▁▁▁▁▁▁▁▁沿岸
(3).日本工业临海分布,是为了方便进口▁▁▁▁▁▁和
▁▁▁▁▁▁▁▁出口▁▁▁▁▁▁▁▁▁。
(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所产生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单选)( )
A.城市交通拥挤
B.城市失业人口激增
C.环境污染严重
D.粮食供应紧张
第十八章 东南亚
(一)选择题:
1.东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
A.中国 B.日本 C.朝鲜 D.蒙古
2.与我国陆上相邻的东亚国家有: ( )
A.朝鲜与韩国 B.韩国与蒙古 C.日本与蒙古 D.朝鲜与蒙古
3.东亚东部的气候特征是 ( )
A.大陆性气候显著 B.海洋性气候显著
C.季风气候显著 D.高山气候显著
4.有关东亚,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亚各国都是工农业发达的国家 B.东亚均为发展中国家
C.东亚各国经济发展特点差异较大 D.东亚各国都以稻米生产为主
5.在蒙古的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是 ( )
A.加工工业 B.畜牧业 c.林业 D,种植业
6.有关日本的地理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平原为主 B.森林覆盖率低
C,终年高温多雨 C.多火山、多地震
7.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亚洲大陆相比 ( )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多
B.冬季寒冷降水少,夏季炎热降水多
C.年较差大,降水多
D.年较差小,降水少
8.四国岛与本州岛之间的水域是 ( )
A.东京湾 B.朝鲜海峡 C.九州 D.濑户内海
9.关于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
A.矿产资源丰富 B.耕地广阔、农业发达
C.能源充足 D.岛国、多海港
10.日本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它分布在 ( )
A.北海道附近 B.本州附近 C.四国附近 D.九州附近
2.选学“日本的罪恶史”和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知识。
1.抓住该区域独具的自然地理特征。
1.概述 位置和范围 主要半岛、岛屿、国家和首都 自然地理特征 人口和经济 |
知道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记住朝鲜半岛、日本群岛、中国、北京、日本、东京、韩国、汉城、朝鲜、平壤 知道东亚多岛屿、半岛以及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知道东亚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知道韩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
2.日本 主要岛屿、火山和城市 自然地理特征 资源和经济 工业区的分布及原因 |
记住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富士山、大阪、神户 知道日本多山、多火山和地震、气候湿润、多台风 知道日本人口稠密、自然资源缺乏、大部分工业原料需要进口 知道日本经济发达 理解日本工业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的地理意义 |
3.思想品德目标: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具体认识人类生产同地理环境的关系,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l.知识目标:知道东亚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知道东亚自然环境和经济上的东西差异,记住主要岛屿、半岛、国家及首都。知道日本的领土组成,认识日本具有多山岛国、气候湿润、资源贫乏的自然特点,以及进口原料、出口成品、工业集中沿海地区的突出经济特点及其原因。
2.能力目标:识图、读图,学会用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区气候特征;通过对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剖析,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题
读世界区域划分图16-1,完成下列要求
|
中国位于▁▁▁▁区 俄罗斯位于▁▁▁▁区 加拿大位于▁▁▁▁区
巴西位于▁▁▁▁区 澳大利亚位于▁▁▁▁区
第十七章 东亚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