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我国糖料作物的“南蔗北菜”的分布,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
A.地域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连续性
2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
A.光热和降水 B.市场 C.交通运输 D.国家政策
3将农业的投入要素按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两类归纳,同属一类的是( )
A.化肥、技术、机械、农药、劳动力 B.种子、降水、劳动力、土地、资本
C.降水、化肥、机械、劳动力、土地 D.光照、降水、土地、灌溉、化肥
4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最重要手段是( )
A.加大农业机械投入 B.加大科技投入
C.加大资金投入 D.加大化肥、农药的投入
5兼有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国家( )
A.美国、俄罗斯 B.加拿大、乌克兰
C.阿根廷、澳大利亚 D.南非、新西兰
6下列工业部门中最早出现的是( )
A.化学工业 B.汽车制造工业 C.钢铁工业 D.电力工业
7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
A.以重工业为主 B.资本的集中程度高
C.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D.形成“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8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到埃及、最短的海上运输线经过( )
A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 B开普敦附近、印度洋、红海
C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D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
9影响上海宝钢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交通、市场 B原料、动力 C土地、水源 D劳动力、政府
10下列四组国家中,目前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是( )
A美国、英国 B美国、日本 C中国、巴西 D日本、法国
11在各种交通运输中,承担其它运输方式之间的周转和联系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管道运输
12下列不同地域中,最有利于布局商业网点的是( )
A工业原料地 B能源供应地 C商品生产地 D技术密集
13 某市医院医生通过互联网,请各医院的主任会诊,拿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其采用的手段是( )
A长途电话 B电报 C信息高速公路 D传真
14下列各组城市中,依次分别是在政治、宗教、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 )
A石家庄、太原、大同 B麦加、郑州、新德里
C伯明翰、合肥、敦煌 D华盛顿、麦地那、大庆
15下列城市中,可以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 )
A鹤岗、抚顺、开滦、大同 B大庆、玉门、包头、邯郸
C鞍山、包头、马鞍山、攀枝花 D石家庄、蚌埠、宝鸡、株洲
16日本索尼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办电视机装配厂,主要是考虑( )
A当地具有技术优势 B当地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C当地经济发达 D当地交通便利
17山东鲁能集团原来以电力经营为主,目前又扩展到房地产、矿产开采、体育、商业等多个领域,这种企业增长的战略是( )
A横向一体化 B纵向一体化 C多样化 D任意化
18有关国际金融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法国、德国都有国际金融中心 B.国际金融中心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C英国没有国际金融中心 D.澳大利亚的悉尼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19有两箱急救药品,要从北京送往长江抗洪第一线,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内河运输 D公路运输
20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 D移风易俗
21某建筑工地,不分昼夜地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
这样对周围居民会造成( )
A有害气体、有害废水、噪声污染 B有害废水、噪声、大气粉尘污染
C噪声、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 D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辐射物污染
22下列四幅图中,哪一幅表示我国90年代我国外贸出口商品的构成( )
23下列不属于国际贸易的是( )
A证券的交易 B政治的交易 C图书信息的交易 D商品的交易
24衡量现代城市环境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高层建筑物的数量和质量 B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低
C城市绿地面积的多少 D城市卫生状况和文明程度
25现在有些城市实行了“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是( )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公有制为主体 B公共汽车是无污染的交通工具
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D限制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使用
26下面四幅工业区位图中,最合理的是:( )
27下列观点和活动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天人合一 B人定胜天 C竭泽而渔 D围湖造田
28近年来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A发展中国家出口大量农矿产品 B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本、技术
C高科技产品进出口增长率大于其它制成品 D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
29一些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可以建在:( )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城市居民住宅区内
C城市的行政中心处 D市区环路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30旧金山“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
A科技力量强 B环境优美 C军事订货多 D高速交通方便
35.(8分)2000年入春以后,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连续发生几次大范围的扬沙、浮尘和沙尘暴天气,其发生频率之高、涉及范围之广为历史所罕见。据有关部门公布,这种破坏力强大的沙尘暴,50年代在我国发生过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2000年12次。请从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两个方面分析说明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沙尘暴天气日趋严重的原因。
[解析]本题依据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中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素质与环境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沙尘暴日趋严重的原因。
[答案](1)人口数量增加,需求量加大,客观上要求扩大生产规模,导致大面积的毁林开荒,过度垦殖、放牧等现象,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2)人口数量增长过快,消费额上升,积累额减少,影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人口素质的低下,缺乏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加剧了生态的破坏和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沙尘暴天气出现频繁。
34.(6分)某城市四企业的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假定该布局合理,那么:
图5
(1)能否判断四企业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说明理由。
(2)说明图中河流的流向与该地区的地势。
(3)该城市盛行风的风向为_______。
[解析]本题与学生经常所做的判断城市布局是否合理不同,而是在假定布局合理的情况下,让学生推断盛行风的风向、河流的流向及地势情况。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答案](1)能,A、C属严重污染企业,因为既远离市区,又以河流为分隔带;B、D属轻度污染企业,因此远离市区,但不需要隔离带。(2)河流流向:自南向北(因为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3)南风
33.(7分)读“上海浦东新区规划示意图”(图4),回答问题:
图4
|
(1)在图中用“/////”画出上海现代化中心商务区的大体范围。
(2)上海现代化中心商务区是由______地区和_______地区两部分组成的。
(3)为什么说上海现代化中心商务区的发展体现了在继承历史基础之上的创新?
[解析]本题考查了历史因素对上海城市功能区--中心商务区形成的影响,上海市中心商务区的发展体现了在继承历史基础之上的创新。并要求学生明确上海现代化的中心商务区的空间位置。
[答案](1)画在浦西外滩和浦东陆家嘴的位置上。(2)浦西外滩 浦东陆家嘴 (3)利用历史上外滩老商务区的基础,在选址上考虑了陆家嘴与外滩毗邻,一方面改造浦西为外滩商务区,一方面沟通陆家嘴与外滩的便捷联系,使外滩与陆家嘴联结起业,成为上海现代化的中心商务区。
32.(9分)读以图3和材料,回答问题。
图3
四合院是我国华北地区一种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山东、山西、陕西等华北各地。其中以北京最为典型。
四合院是四面有房屋、中间有院子的一种住宅结构。其规模有大有小,小型四合院只有一进院子,大者有二三进和东西跨院,有的还有后花园。四合院由围墙封闭成矩形,房屋建筑按南北轴线对称排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上,门朝南开;有的大门前后有影壁,进门左转进入前院,院子南侧为倒座,旧时为佣人的住处。经垂花门进入中心庭院,分布在中轴线上坐北朝南的为正房,也叫上房,为主人起居室和卧室,一般为一明一暗。正房的前方左右两侧为厢房,也叫下房、配房,一般用作书房、餐室或幼辈住房。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回廊相连。
(1)文化景观是_______的指示物。四合院的住宅结构形式反映出华北地区冬季气候_______且多_______,这种结构可以_______;南窗较大,是为冬季进入较多的_______。
(2)文化景观也是_______的一面镜子。四合院_______、_______的配制,反映出中国古代长幼、尊卑间地位的差异。
(3)今天的北京四合院除具备居住功能外,还将其开辟为旅游点,因此又具有了_________功能。
[解析]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因此据北方四合院的住宅结构可以推测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文化景观作为人类的创造物,也是人文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
[答案](1)自然环境 寒冷 大风 御寒 阳光
(2)人文社会环境 上房 下房(或厢房、配房)
(3)旅游(或旅游观赏)
31.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图2)回答:
图2
(1)1995年流动人口数量是1984年的_______倍。
(2)建国初到1984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较少,原因是什么?
(3)1954年~1984年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_________,二是从_________,迁移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将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喻为“孔雀东南飞”,请解释这种现象的成因。
[解析]本题通过“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柱状图来分析中国人口迁移在不同时期的状况及原因。
[答案](1)4
(2)实行计划生育和严格的户籍管理,政策上不允许农村居民进入城市。
(3)从农村到城市 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 自发性的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4)这种人口向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量迁移,是因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首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政策的倾斜,使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为内地人口的大量迁入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从而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可见,人口向东南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唐僧取经,传播佛教是等级扩散
B.外语培训班教授外语是传染扩散,属于扩展扩散的一种形式
C.文化现象由许多文化系统构成
D.文成公主入藏教会藏族人农耕技术,加强了汉藏间文化联系,这种现象属于迁移扩散
[解析]文化扩散有多种形式。依据文化扩散过程中的主体--“人”的空间移动距离的长短划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
[答案]BD
第Ⅱ卷(综合题 共40分)
29.下列文化景观中,顺应了自然发展规律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旱地农业景观
B.横断山区的梯田农业景观
C.长江航道上繁忙的河运景观
D.青藏高原上的“谷地”农业景观
[解析]长江中下游干旱地区耕地类型是水田,横断山区坡度太陡,不能发展梯田,应发展林业。
[答案]CD
28.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从总体上看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A.不断向城市中心地靠拢 B.不断向工业区自己的核心靠拢
C.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D.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
[解析]工业区为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为交通运输的便利,工业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答案]CD
27.下列事物中,属于文化景观的是( )
A.高山流水 B.行云飞瀑 C.园林建筑 D.书画题记
[解析]高山流水、行云飞瀑是自然界原有的自然景观,而人文景观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答案]CD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