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5、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同是被利用为耕地,但是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由于耕作方式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东北平原为棉花的生产区 B .华北平原一冬小麦种植为主
C. 长江中下游春小麦、水稻种植普遍 D.海南岛以种植蔬菜为主
二,综合题:
图3-1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分布在我国 地区,它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2)乙地分布在我国 地区,它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3)丙地分布在我国 地区,它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4)丁地分布在我国
地区,它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 为主。
4、下列地区与其农业景观组合正确的是:
A. 阿根廷-精耕细作的农业 B .珠江三角洲-混合农业
C .东南亚-商品谷物农业 D. 西欧-大牧场放牧业
3、下列有关精神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保守性 B. 与自然环境没有关系
C .意大利歌剧和世界名画属精神文化 D .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属于精神文化
2、下列属于物质文化的事物是:
A .巴西的狂欢节 B. 法律制度 C .信息高速公路 D .生产工具
1、对于文化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文化就是科学知识 B. 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
C .精神文化是指抽象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文化内容
D .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属于文化范畴
39.分析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内容,你对“旅游活动”一词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对于A,b对于B的向右相对平移,说明旅游需要的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
(3)B、b与A、a曲线的形态差异,说明: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38.下面是我国某省两地发展旅游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出现的后果:
①旅游区布满废弃物,环境破坏②引进新的工艺和技术③用古文物换取外汇,文化遗产丧失④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发生冲突⑤旅游资源枯竭,环境恶化⑥调整产业结构的较好取向⑦为地方产品创造新的市场⑧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1)读下面地理要素关联图,把各方框中的字母与下列内容联结起来。
(2)从某省两地发展旅游业出现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是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首要问题
C.提高人口素质是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方面
D.发展旅游业必须由当地居民投资
37.一俄罗斯旅游团坐飞机抵达哈尔滨后,准备看故宫、八达岭、兵马俑、中山陵、苏州园林、长江三峡、都江堰,最后由上海乘飞机返回俄罗斯,请你当导游,为他们设计旅游路线并选择交通工具。
(1)由哈尔滨乘坐_______,沿_______线到北京,游故宫、八达岭。
(2)由北京乘_______,沿_______线在郑州改乘_______线到西安去看兵马俑,后沿该铁路线往西到宝鸡改乘_______线到成都看都江堰。
(3)由成都乘_______,沿_______线到重庆,在重庆改乘_______沿_______游三峡,沿此线路继续航行到_______去看中山陵,接着改乘_______,沿_______线到苏州,游苏州园林,最后到上海。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