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按发展历史分: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
粗放农业 |
密集农业(集约农业) |
概念 |
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扩大土地面积成为增加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的农业 |
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用提高单位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的农业,如劳动密集型农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农业等 |
分布 |
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 |
现代世界的农业主要密集农业 |
农业地域类型 |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游牧业 |
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
例题3. 我国太湖平原的花卉、水果、蔬菜生产,在农业类型的分类上属于( )
①粗放农业;②密集农业;③自给农业;④商品农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太湖平原是我国的重要的出口商品基地。此区经济基础好,劳动力丰富,资金投入大,属于密集农业和商品农业。
答案:D
3、按产品用途分: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商品农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商品农业普遍进行专业化生产,生产规模大。一般情况下,一个农场只种植一种农作物或饲养一种畜或禽。
2、按投入多少分: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其中密集农业也称集约农业。并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农业(如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和资金密集型农业(如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当今世界的农业主要是密集型农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工厂化生产方式(如工厂化养猪场)。
1、按生产对象分: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
2、产出:各种农副产品,包括供人们食用的粮、肉、蛋、奶、水果、蔬菜等和作工业生产原料的棉花、皮、毛、木材、橡胶等。
例题2. 将农业的投入要素按自然和人文两类归纳,同属一类的是 ( )
A、化肥、技术、机械、农药、劳动 B、降水、化肥、机械、劳动、土地
C、光照、降水、土地、灌溉、化肥 D、种子、降水、劳动、土地、资本
解析:农业的投入要素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即人文要素)两类。
答案:A
1、投入:自然因素(光热、水土、地形等)、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逐渐增加,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农业产出。特别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加大科技投入(如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已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2、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生产特点比较
特点 |
成
因 |
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 |
地域性 |
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大 |
因地制宜 |
季节性和周期性 |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 |
因时制宜,不违农时 |
例题1. 《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在 ( )
A、地形 B、劳动力 C、气候 D、市场
解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植物的生长和果树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淮南和淮北是以淮河为界,最主要的差异是气候。
答案:C
1、农业生产活动: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14.(1)夏季炎热干燥(2分) 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 (2)M地 降水集中在冬季(1分)原因:受西风带影响(2分) N地 降水集中在夏季(1分)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2分)
(答出其它差异合理的,可酌情给分) (3)亚洲东部(2分) 最大大陆与最大大洋海陆对比最强烈,季风影响范围广(2分)
15(1)东北 西北 黄淮海平原 (2)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二年三熟或一年二熟 (3)降水量比较多 积温较高,光照充足
15.读我国西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表,完成下列要求:
地区 |
无霜期(天) |
≥10°C的积温 |
降水量(mm) |
种植制度 |
A. |
140-170 |
1300-3700 |
500-800 |
|
B |
100-220 |
2000-4500 |
250-600 |
|
C |
177-220 |
3400-4700 |
500-950 |
|
(1)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地区是A. ,B ,C 。
(2)在表中填出各地区的种植制度。
(3)A.地区与B地区相比,农业气候资源的优势是 ,B地区与A.地区相比,农业气候资源的优势是 。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
答案 |
A. |
A. |
d |
b |
|
|
|
|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