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我国7月水系水质类别比例比较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水质分布一般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河流水质较好,北方地区河流水质较差
B.季风区河流水质较好,非季风区河流水质较差
C.经济落后地区河流水质较差,经济发达地区河流水质较好
D.河流夏季时的水质较好,冬季时的水质较差
12.影响上述河流水质好坏的主要因素有
A.流域内人口密度 B.流域内污水排放量
C.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 D.河流径流量
10.进行下列活动,应选择水路运输的是
A.从济南到乌鲁木齐参加会议,次日必须出席
B.从上海到大连旅游,想节约交通费用
C.从武汉将50吨大米运往上海
D.将大同一批优质煤运往秦皇岛
9.广深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完全“公交化”的城际快线。该快线会
A.提高沿线城市房价 B.促进跨城居住就业
C.增加能源消耗 D.加剧环境污染
7. 若仅考虑三个因素,则区位条件评价正确的说法是
A.H----最优 B.B----最劣
C.F----最优 D.D-----最劣
8.若用此图分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此图表示聚落区位因素,则B地聚落最可能呈带状分布
B.若此图表示农业区位因素,则A地需要解决灌溉水源
C.若此图表示工业区位因素,则E地水运条件最好
D.若此图表示人口区位因素,则G地人口可能分布在河谷地区
读全球人均粮食、土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完成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单位面积产量持续增加
B.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C.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持续加剧
D.世界人口持续增长
6.图中可以看出,近十年多来,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主要依靠
A.增加化肥使用量 B.增加耕地面积
C.增加科技投入 D.兴修水利
右图反映了某区域以A地为中心,半径约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平均气温增幅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3--4题。
3.导致图中A地近10年平均气温增幅
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城市的快速发展
B.工业生产的发展
C.农业生产的发展
D.全球气候变化
4.若该地工业布局合理,下列关于该地
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区最可能位于西南部
B.工业区最可能位于东北部
C.盛行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
D.盛行风向最可能是西南风
读右图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2题。
1. 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B. P-P′的区间是人口的最佳规模
C. 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D. P为环境承载力
2. 图中反映了
A.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B.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C. 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D. 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38.由于上述原因可能出现的后果是
A.世界陆地面积将扩大 B.中山站周围海域海水盐度将升高
C.麦加与非洲大陆之间的距离将变大 D.俄罗斯种植业区的范围将变大
下图为我国西部内陆地区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36-37题。
36.甲、乙两地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A.甲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而乙地区年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
B.若纬度相同,甲地区海拔高度一定大于乙地区
C.若纬度相同,甲地可能位于乙地以东
D.若纬度相同,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区要大
37.常见甲图所示荒漠状况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A.呼伦贝尔草原 B.河西走廊 C.塔里木盆地边缘 D.包兰铁路沿线
2007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据此回答38题。
根据我国现在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以上。据此回答34-35题。
34.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有
A.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 B.品种质量较差
C.分布不均,西北地区面积较广 D.人均占有量较高
35.下列改善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的做法中,合理的是
A.在青藏高原地区营造用材林 B.在塔里木盆地营造薪炭林
C.在江南丘陵地区种植经济林 D.在东北平原种植常绿阔叶林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