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图1为城乡间各要素流动模式图,则箭头甲、乙表示的各要素可能是
A.甲-资金、土地 B.乙-资金、信息
C.甲-劳动力、观念
D.乙-土地、观念
读表1世界人口最多的10个国家人口数量及其自然增长率,完成1-2题。
国家 |
2002年人 口数(亿)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1990-1995 |
1995-2000 |
2000-2005 |
||
中国 |
12.95 |
1.10 |
0.91 |
0.75 |
a |
10.41 |
1.86 |
1.64 |
1.41 |
美国 |
2.88 |
1.00 |
0.83 |
0.71 |
印尼 |
2.17 |
1.54 |
1.43 |
1.22 |
巴西 |
1.74 |
1.49 |
1.31 |
1.20 |
巴基斯坦 |
1.48 |
2.68 |
2.77 |
2.50 |
俄罗斯 |
1.47 |
-0.03 |
-0.16 |
-0.19 |
孟加拉国 |
1.43 |
3.10 |
2.00 |
2.10 |
b |
1.27 |
0.16 |
0.17 |
0.10 |
尼日利亚 |
1.15 |
2.57 |
2.39 |
2.24 |
1.上表中字母a、b所代表的国家,组合正确的是
A.a-印度 b-法国 B.a-日本 b-英国
C.a-英国 b-法国 D.a-印度 b-日本
2.下列有关表中国家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95-2000年,人口净增长最多的国家是巴基斯坦
B.2000-2005年,俄罗斯国家社会养老金压力小
C.2005年,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属“现代型”
D.1990-2005年,尼日利亚国内总人口呈递减趋势
44.在人类社会近现代发展史上,出现过世界科
技与经济的转移,右图为美国太平洋沿岸城市
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城市带形成的主要区
位因素。(5分)
。
43. 读图,分析回答:(14分)
( 1)副业、渔业、果林业分别在甲乙丙三地何处发展较为合理,试述理由。
甲地应发展________业,理由: 。
乙地应发展________业,理由:
。
丙地应发展________业,理由:
。
(2)计划在①-⑥处,欲建水果罐头加工厂、石油输出港、自来水厂、疗养院,分别应建在何处较为合理,试述理由。
石油输出港应建在________,理由:________。自来水厂应建在________,理由:________。疗养院应建在________,理由:________
。水果罐头厂应建在______,
理由:________。
42.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9分 )
(1)该图表示了 程,该过程的标志是 、 、 。
(1)图中a代表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属于 国家,a、b两类国家现在城市化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⑶上图中E→F反映了________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41、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每空0.5分)
(1) A所在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按投入的多少划分属于
农业,按用途划分属于
农业。
(2) C、E分别为澳大利亚的 和美国的 (地形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 和 。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点是 ,且都以 经营为主,相对于E地,C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条件为 。
(3) 伊利集团是我国内蒙古一家知名企业,集团下设多家奶牛场,并与内蒙古许多牧场建立联系。实践证明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对伊利集团意义重大,为此可向图中 地借鉴经验 、 、 、 。
(4) F、 G两个世界级的工业区均为 工业区(传统或新兴);20世纪50年代F地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20世纪80年代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经济衰退,近年来我国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为此可向F地学习: , , , 。
(5) ④处有世界著名的新兴工业区 ,以 工业为主导,影响该类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的进入家庭。据此回答39-40题
39.对于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40.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B.大范围的水污染
C. 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D.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Ⅱ卷 非选择题(40分)
38. 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标志是( )
A.城市就业率 B.城市的生活水平
C.城市用地规模 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37. 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凸显的问题主要有( )
①环境质量下降 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③社会治安差、犯罪率上升
④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6. 世界上城市化发展得最早,且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 )
A.美国 B. 日本 C.德国 D.英国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