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24129  224137  224143  224147  224153  224155  224159  224165  224167  224173  224179  224183  224185  224189  224195  224197  224203  224207  224209  224213  224215  224219  224221  224223  224224  224225  224227  224228  224229  224231  224233  224237  224239  224243  224245  224249  224255  224257  224263  224267  224269  224273  224279  224285  224287  224293  224297  224299  224305  224309  224315  224323  447348 

7.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简要程序是(   )

A.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B.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表达

C.信息源→空间分析→数据库→数据处理→表达

D.信息源→数据库→数据处理→空间分析→表达

试题详情

在遥感技术中,可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

反射率的波段是(  )    

① 红外线 ② X光 ③ 可见光 ④ 紫外线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② ③   D. ② ④

6.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

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

工作有(  )

①判断水体的污染  ②判断人口的分布

③分析城市大气污染 ④估算工业生产总值

⑤航海导航     ⑥估算全球小麦的播种面积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⑥    D.①②⑥

试题详情

4.长江三角洲开发早期,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该地利用发达的水系发展成著名的“鱼米之乡”,这说明( )

A.区域发展受区域地理环境影响有限         B.区域地理环境决定区域发展

C.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   D.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试题详情

3.我国东南沿海厦门、汕头及台湾一带的骑楼,往往从二楼起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其主要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遮阳

试题详情

2.符合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

A.水稻土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    B.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

C.经济作物有甜菜、棉花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试题详情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辽宁省大连市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⑥

试题详情

49.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②的气候类型是           ,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这在北半球的     (填“高”或“中”或“低”)纬度比较明显。

(3)喜马拉雅山南坡③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

(4)请写出①、②、③分别代表的自然带:①                    

  ②                  ③                  

(5)福建省可能在上图    (填代号)的自然带范围内,而北京可能在上图    (填代号)的自然带范围内。

图Ⅱ
 
50.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

图Ⅰ
 
 

(1)图Ⅰ所代表的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     型;图Ⅱ中,人口增长属于此模式的地区有                   等。

(2)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     型,但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其原因是       (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0%。

 

                            图Ⅲ

(3)图Ⅲ里的C地区“二战”后仍以人口迁出为主,这对于缓和该地区          

有一定好处,但也往往造成         ;D地区“二战”后成为人口迁入区的主要原因是                                

试题详情

48.读“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自然带①是         带,它在40°N的山地分布的高度是      米。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分布?     判断的理由是             

(3)自然带③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为           气候和         气候

(4)自然带④在大陆东岸的典型植被是                    

在大陆西侧的典型植被为               

(5)从高、中、低纬度地带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纬度地是           

试题详情

47.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甲图为_______锋天气图。此时A地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B地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F处是_____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____天气。

(3)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天常受到乙天气系统控制,出现_____________天气现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